首页 > 广东 > 深圳市 > 西汉南越王墓,广州市西汉南越王墓的墓道前室外藏室各出土了什么文物

西汉南越王墓,广州市西汉南越王墓的墓道前室外藏室各出土了什么文物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9-16 16:21:44 编辑:深圳本地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广州市西汉南越王墓的墓道前室外藏室各出土了什么文物

南越王墓博物馆我去过三次,那里出土文物最多的是玉器啊,精雕细琢的好货,都是南越王二世那些腰带挂钩,还有左夫人右夫人的玉佩,还有玉印,金印,还有一些刀剑的玉器配件,还有箭头,陶器,还有一个来自波斯的银盒跟一些炼药的五色石,还有丝缕玉衣,很多啊,值得一去
你说呢...

广州市西汉南越王墓的墓道前室外藏室各出土了什么文物

2,西汉南越王墓是谁的陵墓出土了什么

西汉南越王墓位于我国广东省广州象岗山上,是西汉初年南越王国第二代王赵眜的陵墓。在秦末楚汉相争之际,时任南海郡尉的赵佗吞并桂林、象郡,于公元前203年建立南越国,定都番禺。南越国疆域基本就是秦朝岭南三郡的范围,东抵福建西部,北至南岭,西达广西西部,南濒南海。从赵佗最初称王以后,南越国共传5代王,历时93年。开国之君赵佗僭称南越武帝,第二代王赵眜为赵佗次孙,公元前137年至公元前122年在位,在《史记》中被称为赵胡,僭称文帝,第三代王赵婴齐为赵眜之子,死后称明王,皆筑有陵墓。赵眜的南越王墓劈山为陵,墓室仿照生前宅居筑成,后部主室居中,为墓主棺库主室,墓主身穿丝缕玉衣,随身印章9枚,最大一枚为“文帝行玺”龙钮金印,此外,还有螭虎钮“帝印”。龟钮“泰子”金印以及墓主“赵眜”玉印等。

西汉南越王墓是谁的陵墓出土了什么

3,西汉南越王墓的介绍

西汉南越王墓位于广州解放北路的象岗山上,是西汉初年南越王国第二代王赵眜的陵墓。赵眜是赵佗的孙子,号称文帝,公元前137年至122年在位。该墓于1983年6月被发现,挖掘完毕即在原地建立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发掘时,出土文物中有“文帝行玺金印”一方以及“赵眜”玉印,证明陵墓主人的身份。南越文王墓的出土,被誉为近代中国五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西汉南越王墓已开辟为博物馆。

西汉南越王墓的介绍

4,西汉南越王墓的修建年代

南越王墓是西汉早期建都番禺的南越国第二代王、秦统一岭南的将领赵佗之孙、自称文帝的赵眛的陵墓,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赵眛,史书称赵胡,公元前137——122年(汉武帝建元四年至元狩元年)在位,约16年。赵眛在位期间和称“南越文帝”,死后谥曰南越文王。这一时期,南越国名为汉朝藩属,实则保持独立王国的地位。 全墓由750块大石砌建,分前朝后寝两部分,共7室,前部三室为前室和东、西耳室;后部四室为主棺室、东西侧室及后藏室。由两道石门隔开,各室有各自的功能。

5,西汉南越王墓在哪年代修建

第一代南越王赵佗(现在还没找到)和第二代南越王赵昧(在广东市区内)的墓都是汉朝汉武帝(大约公元前100多年吧)时修建的,最近看了央视10频道相关节目,才知道的,呵呵
西汉南越王墓是西汉初年南越王国第二代王赵眜的陵墓。赵眜是赵佗的孙子,号称文帝,公元前137年至122年在位古代皇帝从即位开始就开始修建自己的陵墓了 也就是公元前137年开始修建的
史书称赵胡南越王墓是西汉早期建都番禺的南越国第二代王、秦统一岭南的将领赵佗之孙。赵眛在位期间和称“南越文帝”,死后谥曰南越文王,公元前137——122年(汉武帝建元四年至元狩元年)在位,约16年、自称文帝的赵眛的陵墓,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赵眛

6,广州南越王墓

坐落在越秀山公园西面的象岗,是岭南地区年代最早的一座大型彩绘石室墓,共7室,深藏于岗顶之下20米,1983年6月被发现,是近年来我国五大考古发现之一。    该墓主人是南越开国之君赵佗的孙子——第二代南越王赵昧,其尸身穿丝缕玉衣。陵墓的建造距今已有2100多年。陵墓中有15名殉葬人和1000多件珍贵的随葬品,主要是玉器和青铜器。    南越王墓的发现为研究秦汉时期岭南地区的历史以及汉越民族文化的融汇等问题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发掘后,墓室就地保护,并在其旁边辟建了占地1.4万平方米的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    交通:5、6、10、21、24、30、33、58、63、101、122路公交车越秀公园站下。    门票:十人以上团体票10元,散客12元。持老人证或身份证70岁以上可免票。    开放时间:9:00-17:30 http://www.3608.com/sight/s_intro_8704.html
位于越秀公园内,现在是收门票的。

7,广州市西汉南越王墓是怎样发现的

广州市西汉南越王墓位于广州市区北部的象岗山上,是 1983年6月9日在该地动工修建楼宇开挖地基时偶然发现的。 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占地14000平方米。整体布局以古墓为中心,上盖覆斗形钢架玻璃防护棚,象征汉代帝王陵墓覆斗型封土。墓的东边为三层的综合陈列楼,北边为两层的主体陈列楼,用环绕的回廊上下沟通将三座建筑物连成整体。现在,全馆共有10个展厅,4800多平方米。现在,南越王墓博物馆已被选进世界80个著名博物馆之中。该馆是广州越秀山一象岗文化史迹游览线的主要景点,建筑以轴线对称布局,按参观路线依山建馆,拾级而上,把展馆、墓室及扩建之展室连成有机整体。   南越王墓是西汉早期建都番禺的南越国第二代王、秦统一岭南的将领赵佗之孙、自称文帝的赵眛的陵墓,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赵眛,史书称赵胡,公元前137——122年(汉武帝建元四年至元狩元年)在位,约16年。赵眛在位期间和称“南越文帝”,死后谥曰南越文王。这一时期,南越国名为汉朝藩属,实则保持独立王国的地位。  全墓由750块大石砌建,分前朝后寝两部分,共7室,前部三室为前室和东、西耳室;后部四室为主棺室、东西侧室及后藏室。由两道石门隔开,各室有各自的功能。  经过数年挖掘,现已出土珍贵文物1000多件(组),有15位殉葬人。这是迄今为止,岭南地区发现年代最早、规模最大、陪葬物最丰富的汉初古墓,也是惟一的一座全用石块砌建而成的、首次出现壁画的彩绘石室墓。墓中出土文物尤以铜器和陶器最具南方越族文化的特色,有青铜编钟乐器3套,铜鼎36个,铜镜36面,以及金印3枚(广州市汉代考古至今发现西汉时期金印仅有4枚),出土玉器240多件。墓主身穿的玉衣殓装已复原,它是我国目前发现完整的西汉玉衣中年代最早又是惟一的"丝缕玉衣"。墓中出土蓝色平板玻璃、世界第一套套色印花铜版模、非洲象牙等,都是一批有意义的稀世珍品。【很高兴能为你解决问题满意及时采纳为最佳哦有问题可以追问】
是的,一般是这样,但有些月不一定是这样08年的免费开放日期:1月23日(星期三)、2月20日(星期三)、3月19日(星期三)、4月23日(星期三)、5月18日(星期日,国际博物馆日)、6月14日(星期六,中国文化遗产日)、7月23日(星期三)、8月20日(星期三)、9月24日(星期三)、10月22日(星期三)、11月19日(星期三)、12月24日(星期三),同时,我们定于5月12日护士节(星期一)、9月10日教师节(星期三)、10月26日环卫工人节(星期日)分别对护士、教师、环卫工人免费开放。5月12日逢星期一闭馆的博物馆可以不开放。
1983年6月9日在该地动工修建楼宇开挖地基时偶然发现的。

8,广州西汉南越王墓现在开放吗还有票价多少是不是免费的

开放时间:9:00——17:30(全年开放,2月28日、8月31日闭馆检修)(16:45停止售票) 门票:全票12元,半票5元。 免票人群:70岁以上老人,广州市65岁以上市民,广州市中小学生,残疾人,军人 半票人群:在校大学生、研究生,65岁到69岁老人,广州市以外中小学生。
开放。票价10元
[编辑本段]一、概况  西汉南越王墓位于广州解放北路的象岗山上,是西汉初年南越王国第二代王赵眜的陵墓。赵眜是赵佗的孙子,号称文帝,公元前137年至122年在位。该墓于1983年6月被发现,挖掘完毕即在原地建立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发掘时,出土文物中有“文帝行玺”金印一方以及“赵眜”玉印,证明陵墓主人的身份。  赵眜,《史记》称为赵胡,中国西汉时期南越国的第二代王,公元前137年至前122年在位,是南越国第一代王赵佗的孙子,号称“南越文帝”。他的陵墓位于今广州市解放北路的象岗山上,是著名的“南越王墓”。   南越王墓劈山为陵,从象岗顶劈开石山20米,凿出一个平面“凸”字形的竖穴,再从前端东、西侧开横洞成耳室,南面开辟斜坡墓道。墓室以红砂岩石仿照前堂后寝的形制砌成地宫,墓顶用24块大石覆盖,再分层夯实而成。墓室仿照生前宅居筑成,墓室坐北朝南,前三后四共7室,宽 12.5米,长10.85米。墓主居后部中室,前厅后库,前部东西为耳室,后部东西为侧室。殉葬者共15人,其中姬妾4人,仆役7人。前部前室四壁和顶上均绘有朱、墨两色云缎图案;东耳室是饮宴用器,有青铜编钟、石编钟和提筒、钫、锫等酒器以及六博棋盘等;两耳室是兵器、车、马、甲胄、弓箭、五色药石和生活用品、珍宝藏所,尤其珍贵的是来自波斯的银盒、非洲大象牙、漆盒、熏炉和深蓝色玻璃片。这些文物证明南越国早期或更前年代广州已与波斯和非洲东岸有海上贸易。后部主室居中,为墓主棺库主室,墓主身穿丝缕玉衣,随身印章9枚,最大一枚为“文帝行玺”龙钮金印,此外,还有螭虎钮“帝印”。龟钮“泰子”金印以及墓主“赵昧”玉印等。东侧室为姬妾藏室,殉葬姬妾4人均有夫人印1枚。西侧室为厨役之所,殉葬7人,无棺木,室后置猪、牛、羊三牲。后藏室为储藏食物库房,有近百件大型铜、铁、陶制炊具和容器。出土文物共千余件(套),金印是国内首次出土的汉代帝王金印。这些出土文物对研究秦汉时期岭南土地开发、生产、文化、贸易、建筑等状况以及南越国历史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南越文王墓的出土,被誉为近代中国五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西汉南越王墓已开辟为博物馆。现就陵墓及部分珍贵文物作较详细的介绍。  根据国家文物局2002年发布的《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共有64件(组)一级文物禁止出国(境)展出。南越王墓中出土的《角形玉杯》和《铜屏风构件5件》位列其中。成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编辑本段]二、彩画石室大墓  彩画石室大墓是一座西汉彩画石室大墓,墓主是南越国第二代王赵昧(赵佗之孙),距今已有2000多年。  1983年,在解放北路象岗山上一个工地发现的这个大墓。深入地下20米,用750多块砂岩大石构筑。陵墓面积约100平方米,分前后两部分,共有7个室。前室居中,室的四面及顶部都绘有朱、墨两色的云纹图案,象征朝堂。斜坡墓道残长10.46米,宽2.36~2.59米。墓内的前、后两部分各设有一道双扇的石门。  南越王墓是岭南地区发现规模最大、出土文物最丰富多样、墓主人身份规格最高的一座汉墓,是中国境内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彩绘壁画石室大墓。这座墓堪称地下宝库,共出土各类文物达1000多件(套),内涵非常丰富,尤以铜、铁、陶、玉四者所占比重最大。而“文帝行玺”金印是中国考古发掘首次发现的“皇帝”印玺,最为珍贵。  南越王墓的发现,其社会、历史、文化科学价值不但震撼岭南大地,而且惊动全国,闻名世界,从考古学界、社会各界到新闻界,无不感到惊奇。有人评价这是“令无数人苦苦探寻了2000多年的隐秘,中国考古史上最辉煌的发现之一”。墓中的宝贝被形容为:“珍宝灿烂”,“金灿灿”,“银闪闪”,“玉器之最”,“碧玉之宝”,“稀世之宝”,”汉玉中价值连城的绝品”,还有许多“罕见”、“首次”、“惟一”、“独一无二”、“精美绝伦”、“无法替代”等顶级评价。随着新华社消息的播发及《人民日报》等媒体文章的发表,全世界都在强烈地感到中国岭南地区古老文化的震撼,同时,又激发了人们对寻找赵佗墓的希望,迷茫中似乎露出了曙光!
文章TAG:西汉南越王墓西汉南越王墓王墓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