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东 > 深圳市 > 深圳干旱结束,深圳的旱季是哪几个月

深圳干旱结束,深圳的旱季是哪几个月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5-03 10:54:30 编辑:深圳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深圳的旱季是哪几个月

深圳市没有对旱季进行划分,只划分了汛期,一般从4月15日至10月15日为汛期。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后起,深圳干旱灾害有1988年春旱、1990年夏秋旱、1991年大旱、1997年春旱、1998年秋冬连旱、2002年秋冬春连旱、2004年大旱

深圳的旱季是哪几个月

2,深圳雨季是什么时候

深圳什么时候才算雨季 深圳雨季比较长,一般是4月至9月份,比如08年,一整个夏季就有1/3的日子在下雨 深圳雨季是在哪几个月份? 深圳雷雨,暴雨的一般是在5-8,一般说8-10那是西南地区的梅雨季节,不属于深圳这个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的城市雨季。深圳比西南地区的雨季早两个月左右。 深圳这个雨季会持续到什么时候呢? 深圳雷雨,暴雨的一般是在5-8,一般说8-10那是西南地区的梅雨季节,不属于深圳这个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的城市雨季。深圳比西南地区的雨季早两个月左右。 深圳霉雨季节是什么时候 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常的梅雨约在6月中旬开始,7月中旬结束,也就是出现在"芒种"和"夏至"两个节气内。梅雨期长约20-30天,雨量在200-400毫米之间。"小暑"前后起,主要降雨带就北移到黄(河)、淮(河)流域,进而移到山东和华北一带。长江流域由阴雨绵绵、高温高溼的天气开始转为晴朗炎热的盛夏。据统计,这种正常梅雨,大约占总数的一半左右。深圳一般几月份开始冷 深圳一般11月份到12月份左右变冷,10月份的气温还出20度左右 深圳市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2.4℃,最高气温38.7℃(1980年7月10日)、最低气温0.2℃(1957年2月11日)。雨量充足,每年4~9月为雨季,年降雨量1933.3毫米,年降雨量最多纪录2662毫米(1957年),年降雨量最少纪录913毫米(1963年)。日照时间长,平均年日照时数2120.5小时,太阳年辐射量5225年兆焦耳/平方米。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偏东风,平均每年受热带气旋(台风)影响4~5次。 以下是相关信息:baike.baidu/view/3329?fr=aladdin#3_2 广东今年的雨季是什么时候 深圳雷雨,暴雨的一般是在5-8月,我个人觉得现在已经提前了,深圳08年末和09年初的干旱必将导致09年的洪涝灾害、台风灾害增加。这是肯定的,暴风雨来临之前都是这么平静。 我在深圳4年多了,每年5月就会开始下大暴雨,让你回家不能回,出门不能出。 一般说8-10那是西南地区的梅雨季节,不属于深圳这个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的城市雨季。深圳比西南地区的雨季早两个月左右。 深圳常年气候怎样 深圳市位于广东省中南沿海地区,珠江入海口之东偏北,所处纬度较低,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由于深受季风的影响,夏季盛行偏东南风,时有季风低压、热带气旋光顾,高温多雨;其余季节盛行东北季风,天气较为干燥,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2.4℃,最高气温38.7℃(1980年7月10日)、最低气温0.2℃(1957年2月11日)。雨量充足,每年4~9月为雨季,年降雨量1933.3毫米,年降雨量最多纪录2662毫米(1957年),年降雨量最少纪录913毫米(1963年)。日照时间长,平均年日照时数2120.5小时,太阳年辐射量5225年兆焦耳/平方米。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偏东风,平均每年受热带气旋(台风)影响4~5次。[9] 春季影响深圳的冷空气势力开始减弱,天气多变,常出现"乍暖乍冷"的天气。初春仍有较强的冷空气影响,少数年份在2月下旬仍可出现寒潮天气,且雨水较少,多数年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旱。夏季在副热带高压的稳定控制下,常出现炎热天气,是极端最高气温出现的时期。同时夏季也是深圳降水最为丰沛的季节,深圳的降水各地区差异很大,容易出现局地性的洪涝灾害和短时雷雨大风天气。秋季是深圳市的少雨干旱时期,多秋高气爽的晴好天气。由于雨水少,蒸发大,因而秋旱容易发生且发展迅速,深圳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秋旱发生.冬季是深圳市最冷的季节,经常处于干冷气流的控制之下,气温达全年最低,降水稀少。 广东的雨季会下到什么时候 这个问题我也想知道,已经下很久了 深圳是属于什么气候的地区? 深圳是中国南部海滨城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东经113°46′至114°37′,北纬22°27′至22°52′。总面积1952.84平方公里。地处广东省南部,珠江口东岸,东临大亚湾和大鹏湾;西濒珠江口和伶仃洋;南边深圳河与香港相联,市区距香港港岛仅45分钟车程;北部与东莞、惠州两城市接壤。辽阔海域连接南海及太平洋,多处可建深水港,水产资源丰富。 深圳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区,气候温和,阳光充沛。夏季长达6个月。春秋冬三季气候温暖。年平均气温为23.7℃,最高气温为36.6℃,最低气温为1.4℃,无霜期为355天。年日照时数1975.0个小时,年平均降雨量为1608.1毫米。夏秋两季偶有台风。 深圳全境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土地形态大部分为低山、平缓台地和阶地丘陵。东南部的大鹏、葵涌主要为低山;中部和西北部主要为丘陵,也有500米以上的低山突起,山间有较大片冲击平原;西南部的沙井、福永、西乡等地主要为较大片的滨海冲击平原,平原占陆地面积的22.1%。 境内母巖以花岗岩为主,东部和北部有较大面积砂页岩分布。 深圳西部和西南部是珠江口、伶仃洋,东部和东南部是大亚湾、大鹏湾,海岸线长229.96公里,多为优良港口岸线, 盐田、妈湾、赤湾、大梅沙、土围、西涌、大鹏湾等处港湾可建深水港。蛇口、塘仁涌等可建中型港。可建小型港的有10多处。 海洋水域总面积800平方公里,其中伶仃洋350平方公里,大亚湾290平方公里,大鹏湾150平方公里。海洋水产资源丰富,是优良的海捕作业场所。拥有蛇遛、金色小沙丁、金钱鱼、大眼鲷、带鱼、三刺鲷、盲曹、鲈鱼等30~40种名贵鱼种,还有虾、蟹、贝类和藻类。 境内最高山峰为梧桐山,海拔943.7米。此外还有七娘山、羊台山、大南山等。东部有大、小梅沙、大鹏半岛等黄金海岸,西部有红树林、内伶仃岛自然保护区及海上田园等景区,天然旅游资源丰富。 深圳依山临海,大小河流160余条,分属东江、海湾和珠江口水系,但集雨面积和流量不大。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深圳河、茅洲河、龙岗河、观澜河和坪山河等5条。深圳现有水库24座,其中中型水库9座,总库容5.25亿立方米。位于市区东部的深圳水库,总库容4000多万立方米,是深圳与香港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 地下水资源总量6.5亿立方米/年,年可开采资源量1.0亿立方米。 天然淡水资源总量19.3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500立方米,约为全国和广东省的1/3和1/4。

深圳雨季是什么时候

3,为什么深圳的气候变化这么大

深圳市所处纬度较低,属南副热带季风气候。适用于中原地区的用天文角度划分四季的方法,即以 3 ~ 5 月为春季、 6 ~ 8 月为夏季、 9 ~ 11 月为秋季、 12 至翌年2月为冬季的划分并不符合深圳市的长夏短冬的特点。 以气候寒暖的具体指标的气候学季节划分法则能较好地反映深圳的气候状况。按气候学划分标准:以 5 天滑动平均气温稳定≥ 10 ℃ 为冬季结束、春季开始,稳定> 22 ℃ 为春季结束、夏季开始,≤ 22 ℃ 为夏季结束、秋季开始,≤ 10 ℃ 为秋季结束、冬季开始。按以上的标准划分,深圳市约 70 %的年份有短暂的冬季。以有冬季的年份统计春、秋、冬三季, 45 年的资料统计夏季,可得出深圳市各季的大致情况。 深圳的气候深受季风的影响,夏季多为季风低压、热带气旋所影响,盛行偏东南风,高温多雨;其余季节多受极地冷高压脊控制,盛行东北季风,天气较为干燥。下面以不同季节分别进行叙述。 一、春季(2月 6 日~ 4 月 22 日) 春季影响深圳的冷空气势力开始减弱,多受变性冷高压脊、静止锋、低槽等天气糸统控制。春天天气多变,常出现“乍暖乍冷”的天气。初春仍有较强的冷空气影响,少数年份在 2 月下旬仍可出现寒潮天气。 春季降温的同时,多数是伴着阴雨天气。春季也是日照最少的季节, 2 ~ 4 月,在低温阴雨严重的年份,月日照时数仅有 30 多小时( 1959 年 2 月、 1992 年 3 月和 1984 年 4 月)。与春季低温阴雨相联糸的是回南潮湿天气,常出现在春季后期低温阴雨之后,其气候特征表现为温度高、湿度大,有时相对湿度持续在 100 %。出现回南天气的同时,在沿海和内河河面常伴有大雾。 春天是冬、春环流交替的季节,天气过程复杂,变化迅速,有所谓“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之说。春天中小尺度天气糸统活跃,常出现强对流天气。 春季雨水较少,多数年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旱。 二、夏季( 4 月 23 日 ~ 10 月 24 日 ) 夏季为西南季风的盛行期,高层副热带西风逐渐为热带东风所取代,并稳定控制。随着南支西风急流的北撤,前汛期降水结束。这时期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多热带气旋活动,是热带气旋影响或袭击的盛期。夏季在副热带高压的稳定控制下,常出现炎热天气,是极端最高气温出现的时期。但由于海风的调节,深圳市的极端最高气温仅有 38.7 ℃ ( 1980 年 7 月),一般年份的极端最高气温在 35 ~ 37 ℃之间。 9 ~ 10 月北方冷空气势力加强,中等强度的冷空气可对深圳市造成影响。有的年份在 9 月下旬~ 10 月上旬可出现危害农作物的寒露风天气。 4 ~ 6 月是深圳市的前汛期,受锋面低槽、热带云团、东风波等影响,雨水迅速增加,多暴雨天气。 5 月开始就可能受到热带气旋(台风)的严重影响。 7 ~ 9 月是深圳的后汛期,主要受热带气旋(台风)的影响。 7 ~ 9 月平均有 3 ~ 4 个热带气旋(台风)影响深圳。从平均状况而言,夏季雨量占年雨量的 83.5 %。夏天的降水地区差异很大,容易出现局地性的洪涝灾害和短时雷雨大风天气。由于下垫面受热不均和地形作用等原因,夏天容易出现局地性的界线分明的雷阵雨天气,因而有“夏雨隔牛背”之说法。 深圳的雨季一般结束于 9 月中、下旬, 9 ~ 10 月,深圳市容易出现干旱。 三、秋季( 10 月 25 日 ~翌年 1 月 12 日) 秋季是夏冬过渡季节。副热带高压迅速撤离,地面上锋面的候平均位置已过南岭,冷高压迅速南下并控制广东,气温迅速下降。 秋季是深圳市的少雨干旱时期,多秋高气爽的晴好天气。由于雨水少,蒸发大,因而秋旱容易发生且发展迅速,深圳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秋旱发生。 在 10 ~ 11 月份,平均 3 年中有 2 个热带气旋(台风)影响深圳。秋台虽然数量较少,但往往影响较为严重。 秋季多冷空气影响,少数年份会出现寒潮天气。 四、冬季( 1 月 13 日 ~ 2 月 5 日 ) 冬季是北方蒙古高压的鼎盛时期,冬季风势力强大,高层为强盛的副热带西风稳定控制。地面上锋面位置迅速南移,华南地区常受强冷高压脊控制。因此,深圳冬季经常处于干冷气流的控制之下,气温达全年最低,降水稀少。 冬季是深圳市最冷的季节,约 70 %的年份深圳都会出现短暂的冬季。冬季虽然平均仅有 24 天,但影响深圳的寒潮大半出现在这一段时间。在有冬季的年份里,最短的寒冷天气仅维持几天,最长的可断续维持 3 个多月( 1987 年 11 月 29 日 ~ 1988 年 3 月 5 日 )。冬季雨水稀少,大多数年份都会出现秋冬连旱。 五、城市建设对局地气候的影响 深圳市由昔日的边陲小镇在短短的几年内发展成一个大都市,其局地气候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 、城市的热岛效应 随着城市建设的日益发展,市区的热岛效应也日益明显。 1986 ~ 1992 年的年平均气温较 1953 ~ 1985 年增加了 0.8 ℃ ,而 1993 ~ 1998 年则增加了 1.1 ℃ ,考虑全球增暖的影响,则这两段时期内的城市热岛效应大致为 0.5 ℃ 和 0.7 ℃ 。气温增加得较明显的月份为 10 ~ 12 月和 1 月份,而 3 ~ 5 月则气温增加得较少。城市热岛效应气温增加主要是在晚上增温,白天和晚上增温的比例大致为 1 : 4 。 2 、湿度减小 由于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区的厂房、住宅、公共设施、人造路面及良好的排水糸统,破坏了建立特区前大片的植被及土壤环境,使得因蒸发而进入到大气中的水汽大大减少,从而造成相对湿度的减小。深圳镇 1953 ~ 1979 年年平均相对湿度为 79 %,深圳市区 1980 ~ 1985 年为 78 %,而 1986 ~ 1998 年只有 75 %,分别减少了 1 %和 4 %。 3 、日照减少 城市中由于各种燃料燃烧时放出的大量废气和烟尘、汽车尾气以及地面扬起的尘埃使空气成份发生变化而变得混浊不堪,降低了大气的透明度。太阳辐射从大气顶部进入大气之后,因吸收、散射、和反射作用而受到削弱,特别是以二氧化硫为主的气溶胶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直接辐射量。城市上空因空气被污染等原因,太阳辐射减少得比郊区更大些。太阳辐射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日照的多寡。据深圳市气象台资料统计表明,日照百分率由 1954 ~ 1980 年的 50 %下降到 1981 ~ 1986 年的 43 %,而 1987 ~ 1998 年下降到 41 % 。 4 、轻雾和霾急增 轻雾是指微小的水滴或已湿的吸湿性物质微粒所构成的稀薄雾幕。水平能见度在1~ 10 公里。霾是大量细微的干性尘粒、烟粒、盐粒等均匀地悬浮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 10 公里的空气混浊现象。 近年来,由于深圳市建筑、汽车尾气、化工生产、生活燃料等的大量消耗等原因,造成以氮化物为主的污染源的大气结构,大大地促进了霾和轻雾的生成。同时,它们的浓度也有变浓的趋势。 轻雾在 60 年代年平均有 25 天, 70 年代增至 54 天, 80 年代 79 天,而 1990 ~ 1998 年猛增至 177 天。 霾在 60 ~ 70 年代的宝安地区较为罕见,但建立深圳特区以来,深圳市出现霾的天数急剧增加, 80 年代年平均约 6 天, 1990 ~ 1998 年年平均达 74 天。 5 、降水强度加大 深圳市地处南亚热带沿海地区,降水量较丰沛,一年中降水量的多少主要受大区域气候因素的影响,城市建设对年降雨量的影响较小。但从 80 年代起,降水日数减少,而降雨量又无减少以及连续出现暴雨极值来看,城市化后的深圳的降水强度有所增强。

为什么深圳的气候变化这么大

文章TAG:深圳干旱结束旱季深圳干旱结束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