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东 > 深圳市 > 深圳高考第一个出来,今年深圳高考有几个状元

深圳高考第一个出来,今年深圳高考有几个状元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5-01 11:12:53 编辑:深圳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今年深圳高考有几个状元

有3个

今年深圳高考有几个状元

2,2012深圳高考文科状元是谁

李隽。根据查询2012年深圳高考文科状元信息可知,李隽在2012年深圳高考当中以682分的成绩获得了深圳高考文科状元,填报的志愿是北京大学。2022年深圳的高考文科状元是李庆泓,2021年深圳的高考文科状元是卢菲婷。

2012深圳高考文科状元是谁

3,广东深圳高考的考生在那里可以先查到成绩

http://www.51a.gov.cn/
深圳招考网... http://www.51a.gov.cn/ 6月27日

广东深圳高考的考生在那里可以先查到成绩

4,2013年广东高考状元汇总

2013年广东高考文科状元是来自深圳中学的卢菲婷。2013广东深圳高考理科状元也来自深圳中学,名为方添钡。 2013年广东高考文科状元:多思考,多总结 2013年6月25日下午,深圳中学,深圳市文科总分第一的卢菲婷同学。卢菲婷的母亲为其送上鲜花表示祝贺。轻松淡定如邻家少女,文静温婉得有点柔弱的卢菲婷,是深圳中学高三17班的学生,在今年的高考中,她是深圳唯一进入全省文科前十的学生,成为深圳的文科状元。 “非深户”卢菲婷成长在一个自由民主的家庭。就读的小学和初中都是深圳非常普通的学校。她自己总结的学习经验,就是要多思考,多总结。“比如数学的推论,很多题目是相通的,我会拼命总结出一般规律。最后发现自己总结的东西,和老师讲的是一样的。”此外,看欧美的电影和电视剧对提高她的英语有着不可忽视的功劳。 2013年广东高考理科状元:学习要打好基础,心态平和 虽然一举考进全省前十名,但方添钡却说自己在学校从没考过年级第一,高三阶段最好的一次考试成绩是年级第二。“我觉得考年级第二挺好的,考年级第一压力挺大的,因为前面没有可以超过的人了。”方添钡笑着说。 方添钡告诉记者,他以前听说初中数学考90分,那么高中数学就有可能考不合格。所以高中开学前,他立志要把数学学好,在数学的学习上,更为上心一些。对同一道题会多看几遍,甚至把难的题目背下来。 由于投入了很多精力在学习方面,在高一时方添钡一度自己人际关系较差。“不过这种情况在高二、高三阶段得到了很大好转,因为我发现,和同学进行交流能让我学到更多。” 高一高二时,方添钡的英语成绩一度徘徊在年级六七十名,差的时候甚至连年级400多名都考过;语文差的时候也没有考进年级前200名。为了提高这两门功课成绩,方添钡采取的是和老师多交流的方式。遇到不懂的题,就和老师交流;为了提升语文成绩,从来不记笔记的方添钡还破天荒地做语文笔记。通过努力,在高三的一次考试中,他的语文成绩突然升至年级第四,考了130多分。 方添钡坦言,他的睡眠一直不太好,还有偏头痛的毛病。高考前夕,他的睡眠质量明显变得更加不好,但自我感觉并不是因为高考即将来临身心紧张,高考也并没有受到影响。 “其实我是个很懒而且自控能力比较差的人,很容易沉浸在某个事物当中,所以我用的手机都是滑盖的,不是太高级的触屏,因为怕自己沉迷其中。不过我也和大部分男生一样喜欢打DOTA(网游),但为了不影响学习,我把它戒了,戒了的方法就是在外面租房子,因为租房没电脑。”方添钡笑着说。

5,深圳07高考状元是谁啊

0304104020 胡晓烨生物五科总分675 深圳市高级中学. 选考政治五科总分第一
应该是深圳外语学校的刘若旖,总成绩是702分。

6,1993年广东高考状元

1993年8月15日,刘之焱等10名考生登上了深圳市首届“高考状元奖”的领奖台。与她一起作为理科前五名获奖的,都是实验高中的考生:杨劭铭、林广、许楚钺、陈轩;而获奖的文科前五名,有4人来自深圳中学:吴旭华、李惠龙、周依黎、赖康,另一位林隽来自育才中学。 1993年8月15日,共青团深圳市委和深圳市青少年事业发展基金会共同举行了一个颁奖仪式。10位少男少女——当年高考深圳文科、理科前5名,走上领奖台,领取了首届深圳市“高考状元奖”,每人获得2000元奖金。这10个孩子一时间成了深圳家喻户晓的“明星”。深圳市“高考状元奖”只颁发了那一届,由于教育思路的转变,此项备受瞩目的活动后来并没有延续下来。 然而,高考仍然是这座城市一年一度的“盛事”,每年高考之后,也总会有那么几个“状元”脱颖而出,在无数羡慕的目光中,向大家讲述着各不相同的学习攻略、成功之道。这是每一年盛夏必定在这座城市上演的“传统剧目”。 不到30年,高考升学人数翻300余倍 深圳,是一个移民城市,来自四面八方的建设者在这里安家创业,使这里从一个小渔村,逐渐变成一个大工地,再变成一个初具规模的城市,最后发展成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城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这一点,从深圳的高考也可以看出端倪来。 深圳特区建立之初,随着大量建设者的到来,深圳的人口迅速增长,高考考生也开始具备了一定的规模。1983年,创纪录的500多名考生参加了深圳的高考。根据深圳市教育局的记录,当年有40名考生达到本科分数线,25名考生考上重点大学。在恢复高考制度仅仅数年的当时,这个升学率已经十分可观。 有意思的是,随着全国各地创业者、建设者源源不断的到来,深圳高考的规模也如同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一样迅速膨胀。到了2009年,深圳高考考生数量已经达到24838人,相当于1983年的50倍。更加惊人的是升学人数的增长。2008年,深圳达到本科分数线的考生达到13164人,相当于1983年的329倍;被重点大学录取的考生达到4048人,相当于1983年的162倍。深圳高考规模的增长,几乎比深圳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更加迅速。 高考状元,曾是城市的“明星” 自从1978年恢复高考制度,就有一个词汇进入了中国人的生活:“高考状元”。中国所谓的“高考状元”,通常是以省、直辖市、自治区为单位统计的。如果按照这个标准,那么从深圳建市直到上世纪整个80年代,深圳并没有产生真正意义上的“高考状元”。 这个“遗憾”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才被打破。1991年毕业于深圳中学的李海岩,在当年的高考中以标准综合总分900分满分成绩,夺得全省理科第一名;当时的深圳媒体把他称为深圳有史以来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高考“状元”。 据深圳中学的档案记载,李海岩是上初中时随父母从陕西西安市迁到深圳的。由于在老家的学习基础打得比较好,很快学习成绩就名列前茅。上高中后,学理科的他就把目标对准了国内理工科顶尖的清华大学。这个学生的特点是注重平时积累,上课时,特别留心听老师讲解,每到考试前,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分清轻重缓急。那年高考结束后,很多同学们对他说:“我们高考都累得瘦了,怎么你反而胖了?”李海岩开玩笑说,他是把高三的辛苦都分摊到高中三年里去了。当年8月,李海岩被清华大学录取,5年后毕业,前往美国求学发展。 1993年,为了鼓励深圳的高中毕业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团市委和市青少年事业发展基金会设立了“高考状元奖”,奖励当年高考文理科前五名。 那一年的深圳考生果然没有辜负希望,毕业于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的女生刘之焱,以标准综合分900分的成绩,获得全省理科第一名。那一年,刘之焱才16岁,比一般的高中毕业生小两三岁。这是为什么呢?当时刘之焱的班主任,是现任实验学校初中部主任冯锦华,在她记忆中,刘之焱两三岁时,父母亲就开始抓启蒙教育,培养她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从幼儿时期开始她兴趣广泛,坚持每天练毛笔字、写日记;她6岁那年去报名上学,一入学就跳入二年级;到三年级学期结束前一个月,学校建议让她再跳一级;在父母指导下,刘之焱用一个月功夫学完了四年级语文、数学,参加四年级期末考试,又跳入五年级就读。1988年初,刘之焱随父母迁到深圳,1990年考入实验高中。由于学习成绩优秀,学校把刘之焱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冯锦华记得,有一次,刘之焱上课迟到,不但遭到了严厉的批评,而且当年在期末学生手册德育考核栏也没有给她打“优”,要求之严格可见一斑。 1993年8月15日,刘之焱等10名考生登上了深圳市首届“高考状元奖”的领奖台。与她一起作为理科前五名获奖的,都是实验高中的考生:杨劭铭、林广、许楚钺、陈轩;而获奖的文科前五名,有4人来自深圳中学:吴旭华、李惠龙、周依黎、赖康,另一位林隽来自育才中学。 作为第一届,也是唯一一届深圳市“高考状元奖”的获奖者,他们被载入了史册。 状元,一个争议不休的话题 1993年以后的几年,虽然深圳并非年年都有全省高考状元,但每年高考结束,都会有几个成绩优异的考生成为诸多媒体追捧的对象。全市文科、理科最高分获得者,甚至单科考分最高的考生也被称为“状元”,抢占市内媒体的头条。然而,就在深圳各界对高考状元的热情居高不下时,来自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一些专家的反对炒作高考状元的声音也不时浮现。有鉴于此,深圳市“高考状元奖”的颁发并没有延续下去。1997年,国家教委负责人发表讲话,要求各地不要宣传、重奖高考“状元”,以便淡化升学竞争,共同创造一个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社会环境。因此,当1998年深圳中学张凯名列广东省理科第一,2004年深圳外国语学校的谢博排名广东省理科第一时,虽然也有适度的报道,但早没有了当年刘之焱、李海岩等老“状元”那种“城市明星”的感觉。到了2010年,广东省有关方面决定不再公布高考总分和单科的成绩排名。官方公布的“状元”从此走入了历史。 不过,关于高考状元的争议却不会停歇。状元就是“高分低能”吗?从深圳一些“状元”的后续发展来看,似乎也未必。1991年广东省理科状元李海岩,清华大学毕业后前往美国求学,现在美国从事科技工作;1993年全省理科状元刘之焱,现在美国谷歌公司做工程师;与她同一年获得高考状元奖的杨劭铭,现在上海经营一家科技公司……;“状元”就是死读书吗?似乎也未必,2004年全省理科状元谢博非常喜欢旅游,曾说过自己最大的梦想是挂着相机走遍全世界…… 也许只要高考制度存在一天,宣传状元是利是弊的争议就永远不会有答案。但对于深圳学子来说,有一件事情是确切无疑的:2009年,全市参加高考的24838名深圳考生中,有53%被本科院校录取,总录取率达到92%,比深圳特区建立之初提高了10多倍。与过去相比,深圳的学子,不管是不是状元,都有一个更宽更广的前程。http://jb.sznews.com/html/2010-08/15/content_1193979.htm

7,今年高考深圳的文课状元是谁

深圳文科总分第一名的林娅棠(深圳市高级中学)。
广东省理科数学第一名的杨礼键(深圳中学)、深圳文科总分第一名的林娅棠(深圳市高级中学)。

8,深圳高考详情

你要想在深圳参加高考,就必须有深圳的户口,但如果你父母是农村户口,那在深圳即使购房也不能转入户口;深圳市高考户口管理的最严的一个城市,即使是广东户口也不好办,只有全家户口都在广东省境内的考生,经过特批后才可以办理在深圳的借考,所以,你是没有办法在深圳参加高考的。 不知你家在四川的什么地方,四川很多县市的中学都可以住校,管理上也搞得很不错,你看是否能在老家的县城或市区找一所可以住校的学校,然后让父母再将你托付给一个老师或亲戚管理你周末的生活,这样或许会好一些。 下面是广东省招办的文件摘要: 在深圳有大量非深圳户口的学生,他们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才能在深圳借考?这也是昨天询问较多的问题。范坤介绍说,按广东省的高考政策规定,户口在广东省内的考生,原则上应回户口所在地报考。如因特殊情况需跨市借考的,应征得借考的地级市招办同意,方可异地借考。凡属广东省内户籍户口、家住深圳,但未具有深圳市户籍户口,高中(含中职)阶段在深圳市就读的2008年高中毕业班学生,要求在我市报名参加普通高考(含3+证书类高考),可以在现就读学校申请办理借考。但借考生填志愿时不能填报“限招深圳生源”的院校和专业,不享受深圳户籍考生待遇。凡广东省外户口的考生,一律回户口所在的省(市)参加高考,不得在我省借考。
文章TAG:深圳深圳高考高考第一深圳高考第一个出来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