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来郑州的互联网环境是一般吧。郑州、长沙同样有着这样的先发劣势,整个社会风气都在抵触互联网革新,那么必然无法形成互联网生存的土壤,那么又谈何诞生巨大的互联网企业,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郑州作为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来在互联网方面的建树并不多。
1、如何评价郑州的互联网环境?
整体来说,郑州的互联网环境是一般吧。首先,郑州并没有在全国非常叫得响的互联网公司,比较知名的也只有大河网这样的新闻门户网站。其实,郑州的互联网软件人才培养机构和高校并不少,比如说著名的号称“军中清华”的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以及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工业大学等等,这些学校他们的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都很厉害。
可是这些学生毕业之后,不少人并没有留在郑州,而是到北上广去发展了,留下来的真正高水平的人才比较少,另外来说,政府在这一块儿过去的扶持力度也不是很大,并没有重视发展计算机软件、互联网等产业领域。这两年这个情况得到了比较大的改变,郑东新区专门成立了一个智慧岛,国家扶持郑洛新成立了一个自主核心创新区。然后还有正在规划中的郑汴科技走廊等等,
2、为什么中部的武汉、郑州、长沙没有诞生大的互联网企业?
这个问题比较有意思。我们应该先对大的互联网企业做一个定义,比如说这类企业要具有全国知名度,行业top10,某个领域遥遥领先,业务遍布全国,互联网基因深厚等等,然后我们可以想出很多公司,比如说腾讯、阿里巴巴、京东、百度、头条、爱奇艺、网易、新浪、搜狐很显然这些符合我们的要求。然后我们可以看到诞生这些大的互联网企业的城市有哪些:北京、深圳、杭州、上海、广州等等,
那么我们就可以把这些城市做个对比。北上广深杭为何能诞生这么牛的互联网企业?它们有哪些气质是武汉、郑州、长沙所缺乏的?这些东西就是我们要寻找的原因,首先,北上广深杭可以说是改革开放后无论从力度还是深度上都处于国内最前沿的那一批。它们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观念超前,获得信息反馈也是最快,这一点我们可以归纳为它们有着更为坚定领先的政策支持。
其次,北上广深杭都有在某一方面的强悍和得天独厚,北京是首都,全国人民目光汇聚之地,中国政治、文化中心;上海是中国经济和金融中心,与国外经济联系紧密,具有国际视野;广州是改革开放中获得长足发展的南方经济中心,有着中国最繁华的制造业和外贸,说它是世界制造业核心都不足为过,许许多多madeinChina其实是madeinGuangzhou;深圳是改革开放率先建立的经济特区,是中国开放市场与国外经济制度接轨试水的前排阵地,可以说中国最有经济活力尤其是新生经济活力的地方;杭州处于江浙沪腹地,有着中国最为庞大的物流体系,同时也有中国最大的一片消费市场。
相比而言,武汉、郑州、长沙乃至于西安都缺乏互联网早期发展必备的社会环境和消费市场,而以上五座城市却几乎天天都有新的观念产生和被接受,相对而言有着更容易生存的土壤,也就能够获得更长久的发展空间,再次,是民风。武汉虽然有着全国首屈一指的高等教学资源,但是当地的社会并不如东南沿海地区那般开放,同时因为是计划经济时期和市场经济时期都体量庞大的城市发展路子,在互联网的春风到来时其实很难转身,一是观念上的保守,二是现有条件决定着人们抗拒这样的风潮,而东南沿海不同,它们有着穷则思变和思想开放的优点,这决定着它们会成为互联网时代的经济主角,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北方城市爹逐渐没落看出,当然这是题外话。郑州、长沙同样有着这样的先发劣势,整个社会风气都在抵触互联网革新,那么必然无法形成互联网生存的土壤,那么又谈何诞生巨大的互联网企业,最后,要说的是以后,马太效应会在能望及的将来发挥更大的作用,武汉、郑州、长沙与北上广深杭之间在互联网方面的差距很有可能会加剧,但随着互联网应用的进一步深化,武汉、郑州、长沙、西安、合肥等城市其实也都还有机会弯道超车,但这将建立在不仅仅是政策更重要是整个社会观念的转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