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浙江、上海两地入学高一新生开始不分文理科,拉开新高考序幕,2017年正式参加新高考;2018年又有18个省市(河南、河北、广东、四川、黑龙江、吉林、江苏等)的高一新生加入新高考阵营,面对新高考,高一新生如何选择选考科目呢。一、所选科目与高考报志愿选专业及未来的职业规划有关虽然新高考不分文理科,但历史、政治、地理作为文科的基础学科,决定了你未来报考专业可以是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经济管理科学。
1、新高考选科,兴趣和成绩该怎么选择?
新高考改革是教育发展的方向,各省都在大力推进,目前有两种选科模式,一种是山东的3 3模式,可选择性有20种。另一种是广东等省的3 1 2选科模式,可选择性12种,无论是哪一种,可选择的形式都不少,让人眼花缭乱,不知如何选择,有关以成绩来选还是以兴趣来选的争论颇多。我来给大家分析一下怎样选择,我认为在成绩优势不是太明显的前提下以兴趣为主来选是最科学的!我给出这种结论源于两个原因,一个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你喜欢才能主动去学习,只有主动去学习,成绩才能够不断的提升!二是选科从高二开始,你还拥有2/3的高中时间,这足以让你把兴趣学科变成优势学科,
2、新的高考改革方案不分文理科,该怎么选科?
高考不分文理科后,对家长和考生来说是把双刃剑。一方面选择自由度更大了,另一方面家长压力增加了,建议:一:做好科学测评(选择科学性强的测评方式,比如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找出孩子真正兴趣所在,结合孩子爱好,尽量能客观真实反应孩子真实情况。二:了解社会发展需求和就业情况,我们上大学,不能是仅仅发展个人兴趣爱好,应该把个人兴趣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以达到干着喜欢的工作并养活自己的目地。
3、面对新高考选科,怎样选科更适合孩子的发展?
目前,随着新高考改革地不断深入,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地已经相继加入新高考的行列,大有往全国扩展的势头,所谓新高考改革是指不分文理科,由原来的“3 2”或“3 X”变成6选3,既除了语文、数学和英语按分数计入高考总分外,其它6科选学3科按等级排名计入。那么是不是我们喜欢学什么就可以选什么了呢?事情远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且听我仔细分析。一、所选科目与高考报志愿选专业及未来的职业规划有关虽然新高考不分文理科,但历史、政治、地理作为文科的基础学科,决定了你未来报考专业可以是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经济管理科学,这也决定了选了偏文的学科就不可以报考理工科、医科、农林科等。同样选学物理、化学、生物这些自然学科的基础学科,则意味着只能报考理工科、医科、农林科,
如此一来,选学什么科目直接影响自己未来上什么专业,干什么工作。而有些学校的某些专业则直接注明报此专业必选哪一科,例如,选学物理,可以报考的专业如图所示:而选学化学,则可以报考专业包括:选学生物则可以报考以下专业:而对于文科代表历史课来说,选择可以报考专业包括:而对于有志者教育学类、工商管理类、经济学类、法学等类的学生来说,也必选学政治学科,。
如图所示:而选学地理的优势在于报考以下专业:由此可见:在6选3,20个排列组合中,不同的组合所选专业的范围亦不同,其中选“物理 化学 历史”组合的可选专业范围高达99.9%,而选“政治 历史 地理”组合则可报考专业却低至52.9%,不同组合可报专业比例具体如下图所示:由此可见,新高考改革后学生和家长一定要提前做好职业规划,提前咨询好自己未来想报考的学校及专业所要求必选的学科。
否则可能“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二、所选学科目与竞争对手的学习成绩有关正如上面所说的,是不是学生为了不错过自己所要报考的专业就可以放心大胆的选择“物理 化学 历史”组合了呢?答案也绝非这么简单,因为所选科目按排名等级计入高考成绩后,如果你的选学科目成绩不理想,则造成排名靠后,而与名校失之交臂。另外,高中物理和化学,没有一定的理科头脑的学生,想学好真的很难,只有真正的学霸才可以在这两科上拔的头筹,选科时要想好你自己没有和学霸一决高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