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东 > 广州市 > 中大图书馆,广州中山大学外人可以随便进吗图书馆对外开放不

中大图书馆,广州中山大学外人可以随便进吗图书馆对外开放不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9-24 01:37:03 编辑:广州本地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广州中山大学外人可以随便进吗图书馆对外开放不

中山大学每个人均是可以进入的,中大图书馆也一直是对外开放的,办理临时阅览证即可。图书馆《入馆须知》明确,校外读者凭身份证申请办理临时阅览证后可入馆查阅本馆馆藏资源。临时阅览证收费10元(军人、教师、学生收费5元),当天有效。图书馆有权根据读者和资源情况决定接受或拒绝临时阅览证的办理申请。1、中山大学简介中山大学由孙中山先生创办,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作为中国教育部直属高校,通过部省共建,中山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综合性大学。现由广州校区、珠海校区、深圳校区三个校区、五个校园及十家附属医院组成。中山大学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努力成为全球学术重镇。中山大学具有人文社科和理医工多学科厚实基础,不断追求学术创新,以国际视野开放办学,现已形成了“综合性、创新性、开放性”的特色。学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以“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为人才培养目标;以“面向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基本导向;树立了“三校区五校园”错位发展、合力支撑的发展思路。学校正在努力推进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由常规发展向主动发展转变,由文理医优势向文理医工各具特色、融合发展转变。现在,中山大学正站在新的起点上,为建设成为“国内高校第一方阵、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2、中山大学图书馆馆藏中山大学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经过数十年的建设与发展,中山大学图书馆已逐步建立起文、理、医学科门类齐全、内容丰富、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中山大学图书馆纸质馆藏总量达685.14万册(件),其中古籍35万余册;中文纸本期刊84.88万册;外文纸本期刊36.85万册;中文电子期刊68375种;外文电子期刊52123种;中文电子图书154.37万册;外文电子图书55.98万册;光盘及网络数据库738种;多媒体光盘资源1.66万片。扩展资料:广东高校图书馆:基本对外开放,一般须申请临时阅览证。暨南大学本部的新图书馆于2007年9月启用,占地3.8万平方米,是暨南大学特色建筑之一。暨大图书馆最大的特色资源是现代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藏书,作为国内著名的侨校,图书馆内有“华侨华人文献信息中心”,港澳台藏书也是吸引读者的地方。暨大图书馆《入馆须知》也明确,校外读者凭本人通用借阅证或临时阅览证登记入馆。此外,校外读者也可以到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高校图书馆查阅文献,凭单位介绍信(或证明)和身份证办理临时阅览证方可进入。参考资料来源:官网网站-中山大学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其实,广东高校图书馆基本对外开放

广州中山大学外人可以随便进吗图书馆对外开放不

2,中山大学的图书馆布局

南校区总馆位置 分类 收 藏 内 容 一楼 西区大厅 联机书目查询  配置12台终端,供读者查询馆藏书目。 总服务台  提供中外文图书、1.3万余片随书光盘外借。受理馆际/校区互借申请;续借、书证注册、挂失等。 夹层书库一层 最近新书  收藏最近 (2006~2011年)出版中文图书约10万册,开架借阅。玻璃长廊阅览座位16席。密集书库(地下室) 收藏1990年前出版的中外文过刊12万册(包括1990年) 中区 非书资料 电子阅览  配置92台电脑。其中,56台为电子资源检索专用机,提供各种电子资源(包括300多个光盘及网络数据库,近4.7万份电子期刊,147.4万多篇学位论文,122万余种电子图书)的检索、浏览、下载;36台为多媒体资源阅览专用机,可提供多媒体光盘计算机阅览服务。 北区 参考工具书  收藏参考工具书中文5万多种,外文8000余种。开架阅览。阅览座位212席。 二楼 西区 现期期刊  收藏中文现刊3100余种及外文现刊1400多种,赠刊300余种,开架阅览,阅览座位76席。 夹层书库二层 外文过期报纸  收藏外文报纸合订本2万余册, 开架阅览。 夹层书库三层 中文过期报纸  收藏中文报纸合订本2.5万余册,开架阅览。 中区 现期报纸  收藏中外文报纸约220种,开架阅览。有阅览座位56席。 中区、北区 过期期刊  收藏1990年后出版中文期刊和外文期刊合订本17.3万余册,阅览座位244 席。 三 楼 西区 外国文献馆  收藏外文图书5万余册,开架阅览,可外借。阅览座位88席。 中区、北区 人文科学馆、社会科学馆、哲学馆  收藏2006年以前出版的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图书52万余册,开架阅览,可外借。阅览座位292席。 夹层书库四层 自然科学馆  收藏2006年以前出版的中文自然科学类图书18万余册,开架阅览,可外借。 夹层书库五层 外文理科图书、岩波书店日文赠书  收藏日文图书3万余册,外文理科图书3万册,开架阅览,可外借。 四楼  南区 台湾文献馆  港澳台书刊文献资料3万多册。阅览座位24席。 不外借。 西区夹层 保存本阅览厅  收藏解放后中文保存本图书,吴宏聪、叶汝贤、端木正、刘翔、石汉基捐赠的图书共计20万余册。有阅览座位40席。 不外借。 书库六层  中区 特藏厅  收藏精平装新版影印古籍2.4万册;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编方志8000册;影印本报纸2000册。开架阅览,不外借。有阅览座位128席。 校史文献室  位于图书馆四楼特藏厅内,收藏1952年院系调整前中山大学、岭南大学的各种书、刊及学位论文共8000余册;1952年院系调整后的教工著作、校友赠书、出版社赠书、学校简介、招生情况、学生社团刊物等共6000余册;1978年以来的博硕士学位论文、博士后出站报告19000余册。 商衍鎏、商承祚纪念室  开架阅览,不外借。 陈寅恪纪念室  开架阅览,不外借。 李新魁纪念室  开架阅览,不外借。 戴镏龄纪念室  开架阅览,不外借。 梁方仲纪念室  开架阅览,不外借。 安志敏纪念室  开架阅览,不外借。 东区 数字化实验室  负责馆藏碑帖及大型图录的扫描,不对外服务。 五楼 南区 邹鲁校长纪念厅  中山大学首任校长邹鲁的纪念室 中区、北区 珍藏馆  收藏普通古籍3万余种,30万册。涵盖经、史、子、集、丛各个门类,以地方志及岭南地方文献为收藏特色。 闭架阅览。 夹层书库七层 民国珍藏馆  收藏1952年前岭南大学和中山大学所藏民国时期中文图书近10万册,期刊17余万册,报纸约3000册。 闭架阅览。 夹层书库八层 聚珍厅  收藏善本古籍4000种4.6万册、碑帖38161件。 东区 聚贤厅  多功能报告厅,读者教育与培训,图书馆资源与服务专题讲座,学术报告、学术会议等 top北校区图书馆位置 分类 收 藏 内 容 前座 一楼西 外文现刊阅览室  收藏外文现刊 480 种,开架阅览,阅览座位 28 席,配置 4 台检索终端。 一楼西、二楼西 外文过刊库  收藏外文过刊 8 万余册,开架阅览,阅览座位 46 席。 前座 二楼 报刊阅览大厅  收藏报纸 60 余种,社科类现刊 350 余种,赠送医学类现刊 10 种,开架阅览,阅览座位 72 席。 后座 二楼 中文现刊阅览室  收藏中文现刊 1006 种,开架阅览,阅览座位 66 席,配置 4 台检索终端。 后座 二楼、三楼 中文过刊库  收藏中文过刊 8 万余册,开架阅览,阅览座位 20 席。 后座 四楼、五楼 中文书库  收藏中文图书近 20 万册,可外借。开架阅览,阅览座位 12 席。配置 2 台检索终端。 后座 六楼 外文书库  收藏外文图书 4 万多册,可外借。开架阅览,阅览座位 16 席。配置 4 台检索终端。 后座 七楼 保存本书库  收藏中文保存本图书 6 万多册。开架阅览,阅览座位 24 席。 后座 八楼 工具书库  收藏参考工具书及索引类刊物 2 万多册,收藏学位论文 9000 多册。开架阅览,阅览座位 30 席。 后座 九楼 外文过刊库  收藏 1970 年前的英文过刊 2万多册 ,日文过刊 4350册, 俄文过刊 4812 册。 top东校区图书馆楼层 位置 收 藏 内 容 二楼 东侧  工具书5000余种 东南角  现期报纸134种 西侧  现期期刊2064种 服务台南两侧  随书光盘8000余张 中庭两侧  电子阅览区112台电脑可检索中大图书馆订购的所有电子资源 三楼 全部  中外文图书约20万册,受理校区间图书借阅 四楼 东侧及西侧部分  过刊约15万册 西侧大部分  过报约2万册 五楼 全部  喜乐斯藏书约12万种,15万册 六楼 西侧及东侧部分  以旧杜威法分类的“旧外文”图书,约7万册,闭架管理,可外借。 东侧  以刘国钧分类法分类的中文图书,约23万余册,闭架管理,可外借。 top 珠海校区图书馆位置 收藏内容 一楼  约2000种现刊和200多种现期报纸, 馆内阅览 一楼借还书处  随书光盘, 可随书外借 二楼  多媒体光盘3000余张, 限电子阅览室内阅览 三楼  参考工具书8500册,检索刊物100多种, 馆内阅览 四楼  过刊37,000多册, 馆内阅览 六楼  中文社会科学图书A-H类(F、G类图书在三角区), 可外借 七楼  中文社会科学图书I-K和Z类, 可外借 八楼  中文自然科学图书(TP类计算机图书在三角区里), 可外借 九楼  文科基地(文史哲)图书, 馆内阅览 十楼  外文图书, 部分可外借 十一楼  过期报纸合订本7000多册 ,馆内阅览 top

中山大学的图书馆布局

3,中山大学面积是多少

中山大学共有三个校区五个校园,总面积达9.15平方公里。中山大学(Sun Yat-sen University),简称“中大”,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是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广东省共建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位列首批国家“双一流”A类、“985工程”、“211工程”,入选国家“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等,是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联盟、大学通识教育联盟、粤港澳高校联盟、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与供应链创新联盟成员。 学科建设截至2021年11月,中山大学设有5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6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4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33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4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据2020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个:有广东省重点学科37个,其中攀峰重点学科20个、优势重点学科17个。特色学科及专业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生物学、工商管理。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逻辑学、人类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古代文学、英语语言文学、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基础数学、凝聚态物理、无机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人文地理学、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内科学(肾病)、神经病学、外科学(普外)、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卫生毒理学、药理学、行政管理。广东省重点学科(攀峰重点学科):理论经济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生物学、生态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广东省重点学科(优势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民族学、考古学、世界史、基础心理学(二级学科)、海洋科学、统计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软件工程、口腔医学、护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师资力量截至2021年5月31日,中山大学有专任教师4471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746人、副高职称1909人;研究生导师6399人(含兼职导师),其中博士生导师2790人,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7人(含双聘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含双聘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3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0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5人,人社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3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66人,全国高校教学名师获得者10名,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3人。截至2021年5月底,以中山大学为依托单位,学校已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94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6项。此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9项,教育部创新团队项目9项,广东省重大人才工程创新创业团队项目27项;共有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78人次,农业部“十三五”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项目负责人2人次,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负责人32人次。教学建设培养目标以“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为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以“通识教育、大类教学、复合创新”的为本科教育观念,以“厚基础、宽口径、重个性、求创新”的为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特色。质量工程截止2013年,中山大学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38门,拥有7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拥有9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法学、经济管理、基础医学、临床技能、信息技术等;拥有医学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拥有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拥有首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以及中国第一个大学生体育训练基地;拥有33家教学医院(含9家非直属附属医院)。合作交流截至2019年9月30日,中山大学已与全球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逾200所院校签署了校级合作协议,开展与高水平大学多层次、宽领域务实合作。学校与20多个国际知名大学或研究机构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开展实质性合作,例如:化学学院与诺贝尔奖获得者Jean-Marie Lehn(杰-马里·莱恩)教授合作建立“中山大学莱恩功能材料研究所”、物理与天文学院与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领导的AMS合作体开展战略协作等。学校已与美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200多所知名大学或科研机构建立了本科交换或交流学习平台,不断拓宽本科国际化办学空间。2022年1月5日,中山大学与广汽集团在穗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建联合研究院,打造成为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双方将共建联合研究院,计划5至10年内将该院打造成为国家级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研究机构截止2019年,中山大学拥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临床试验研究中心、1个P3实验室、1个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7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0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6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野外台站、1个公安部重点实验室、3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1个卫生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分级登记实验室、40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73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13个广东省工程实验室、14个广东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9个广东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及1个广东省野外台站。 研究成果截止2018年底,学校共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0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6项、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0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突出贡献奖共33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1项、二等奖16项,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60项,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5项。截至2019年底,以中山大学为依托单位,学校已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87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71项。此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9项,教育部创新团队项目9项,“广东珠江人才计划”团队项目27项;共有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63人次,农业部“十三五”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项目负责人2人次,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负责人32人次。 出版了《全元戏曲》、《全粤诗》、《叶名琛档案-清代两广总督衙门残牍》、《清水江文书》和《历史·田野》等丛书和著作。同时在《Nature》、《Science》、《Cell》、《The Lancet》等高水平学术刊物发表一批高水平论文。馆藏资源截至2020年9月30日,中山大学图书馆总建筑面积11万余平方米,在建面积6.8万平方米,拥有纸质馆藏832万册(件)、电子图书272万册、电子期刊12万种、数据库1038个、音视频资源23.20万小时。学校已建成了跨广州、珠海、深圳3座城市,覆盖5个校园的大型校园网络。学校建成了规模庞大、国内领先的校园网,覆盖四个校园,基于IPv4/IPv6双栈技术构建,互联网出口带宽32Gbps(其中IPv6出口带宽为1Gbps),入网用户数约计57000,最高并发IP数量达80000。无线网采用独立组网模式,基于扁平化架构设计,覆盖三校区五校园行政办公、公共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学生宿舍等230多栋楼宇,部署无线接入点27000余个。中山大学图书馆是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 (CALIS) 华南地区中心, CALIS 数字图书馆基地,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 CASHL )华南区域中心,教育部 16 个文科文献信息中心之一。

中山大学面积是多少

4,中山大学图书馆的文化传统

馆徽 创意与设计:程焕文艺术创作:陈冰云设计时间:1999年5月释义:1.中山大学图书馆馆徽的设计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于一体,融馆藏特色与信息服务于一炉,凸现馆训“智慧与服务”之理念,构成独特优美的图形。2.馆徽由中文字圕演变而成。“圕”字为“图书馆”的中文缩写,此字由曾任中山大学图书馆。馆长的杜定友先生于1927年创造,该字曾被多种字典收录,并在中国和日本图书馆界广泛使用。杜定友先生是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先驱和著名的图书馆学家,享有“北刘(国钧)南杜(定友)”和“中西两杜”(杜定友、杜威)的盛誉。以此字作为中山大学图书馆馆徽的原创理念,体现了中山大学图书馆同仁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远大理想。3.从整体上看,馆徽形如光芒四射的光盘,寓意中山大学图书馆迈向光辉灿烂的数字化网络时代。4.馆徽中的“中山大学图书馆”字样以汉字和英文相对照、古代文字与现代文字相辉映,体现了中山大学图书馆兼收并蓄古今中外文献的馆藏发展理念和丰富多彩的信息服务方式。5.围绕“书”字四周的光环如同通达全球的信息高速公路,寓意中山大学图书馆致力于通过数字化网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服务理念。6.图形正中的“书”字采用中国古代的篆书字体,既含有中国具有古代灿烂的古代明和悠久的文字史、图书史及图书馆史的意义,又含有中山大学图书馆拥有丰富的古籍馆藏的意义。7.在书法上,篆书“书”字的上下部平滑圆润,中部劲秀工整,体现了中国书法的妙趣与优雅,其中“书”字的中部形如鳞次飞檐和满盈插架,具有“汗牛充栋”的涵义。8.在整体效果上,馆徽图形简明直观、动静结合,既具有易识易记的特点,又具有赏心悦目的文化感染力。9.馆徽以蓝色为基本底色,寓意图书馆是知识的海洋。同时,亦可根据实际需要或变换底色,或免去底色,使馆徽具有灵活的多重使用价值。 一.证件类型中山大学图书馆的读者包括办理了读者证件的本校教职员工、学生及其与本校有协作任务的校外人员,有效读者证件包括在有效期内的校园卡、借书证、临时阅览证、校友卡(需与身份证同时使用)。读者凭有效读者证件进入图书馆,并按其规定使用。借书证由图书馆流通阅览部统一发放和管理。二.办证资格凡该校教职员工和在籍研究生、本科生及进修、短训的师生均有资格申请办理中山大学图书馆借书证。每位读者只能拥有一个有效借书证。三.证件办理方法 借书证(校园卡) 新进固定编制教工和博士后,凭学校统一发放的报到表,携带校园卡和身份证到各校区图书馆总服务台办理开通注册手续。 流动编制教工、访问学者、进修教师及合同制教工,如需开通借书功能,由本人提出申请,填好《中山大学图书馆临时借书证申请表》,并携带报到表和校园卡、身份证到各校区流通服务前台办理开通借书手续;合同制教工需带上已填好的借书证申请表、合同原件及复印件、校园卡和身份证到各校区流通服务前台办理开通注册手续。 国家计划内招收的全日制各类学生,取得校园卡后,由本人直接在图书馆主页激活校园卡的借书权限。 非全日制的其他学生,如需开通借书功能,由本人提出申请,填好《中山大学图书馆临时借书证申请表》,并携带校园卡和学生证、身份证到各校区流通服务前台办理开通借书手续。 临时阅览证(如需阅览特藏文献,须带身份证、单位介绍信) 校外的高校师生、军人:凭身份证申请,批准后方可办理。每证每天收费10元,最长一次可办3天。如能同时出示工作证、学生证或军官证,则每证每天收费5元。该证提供书刊阅览和电子阅览室服务,同时须遵守图书馆的规章制度。 校外其他人员:凭身份证申请,批准后方可办理。每证每天收费10元,最长一次办3天。该证提供书刊阅览和电子阅览室服务,同时须遵守图书馆的规章制度。 暨南大学通用阅览证 在职教职工、在校学生可携带一张小一寸照片和校园卡到南校区流通阅览部办理暨南大学通用阅览证,该证只提供阅览。 书证续期 流动编制、合同编制教工:请带上续聘合同的原件和复印件到各校区流通服务前台办理续期手续。 学生:已在院系、研究生院办理延期申请的读者,请到各校区流通服务前台由工作人员登录研究生教务系统查实后进行修改。 注: 伍舜德图书馆临时阅览证到南校区图书馆一楼总服务台办理。 中大校友可凭校友卡(已注销的校园卡)与身份证(须同时出示)登记入馆,提供书刊阅览和电子阅览室服务。 高等教育学院、南方学院、新华学院等学生,可以凭学生证进馆阅览,无须办理临时阅览证。 目前珠海校区尚未开展临时阅览证服务。珠海校区图书馆面向珠海市民开放,市民可凭有效珠海市身份证登记入馆,无须办理临时阅览证。此外,非珠海市民,但是为珠海市实属单位工作人员及军人可凭有效工作证或军官证登记入馆,亦无须办理临时阅览证。但只限于馆内阅览,不可使用电子资源。 四. 借阅权限 自2014年4月23日起,持校园卡借书的读者外借册数无上限、预约册数无上限。 借期30天;可续借一次,续借期不超过30天,即借期从续借当天起,顺延30天。例如在2014年4月23日借书,应还日期为2014年5月23日,在此日期前可续借一次。如在2014年5月1日续借,借期从当日起顺延30天,应还日期改为2014年5月31日。 应还书籍如有他人预约,则不能续借。 特藏、期刊、报纸一律不外借。 五. 催还制度图书到期前5天,系统会自动发邮件提示读者图书快到期;图书到期后,系统也会再发邮件提醒图书已到期。实行图书预约催还制度,即当图书借出后被人预约,图书馆即发预约催还通知,提醒持书读者该书已被预约,不能续借,请在规定时间内还书。 当外借图书被人预约,持书读者将会收到“图书预约催还通知”电子邮件,邮件将告知新的应还日期。持书读者也可查阅OPAC中的个人借阅信息。 收到“图书预约催还通知”的读者请及时归还图书,否则在“催还后应还日期”起停止借阅权限(包括外借、续借、预约)。 当预约者取消预约请求后,系统会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图书预约催还取消通知”,告知催还的图书已恢复到原始的应还日期。 系统将在保证读者一个借期(30天)的前提下重新计算应还日期。 “催还后应还日期”的计算方法如下 若“被预约当天+7天”还不到一个借期(30天),则“催还后应还日期”等于“原始应还日期”,图书可持有到原应还日期。若“被预约当天+7天”已超过一个借期(30天),则“催还后应还日期”等于“预约催还通知”发送日+7天,持书者应在“预约催还通知”发送日起7天内归还图书。(注意:图书续借后,又被其他读者预约,该书的应还日期可能会提前。)六.妥善保管读者证件 有效读者证件只限本人使用,不得转借他人,不得重复领取,不得使用他人证件。如使用他人证件,一经发现将暂停该证件的使用权限,需有效证件持有者本人来馆重新开通。 读者对借书证要妥善保管,如有遗失要及时来馆挂失。借书证遗失后未挂失所造成的后果,由丢失者本人承担。 每个读者享有公平、免费、长期、反复使用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权利,同时,其行为受“图书馆文献资源利用道德规范”约束并承担相应责任。 七.退证手续读者离开学校时(包括毕业离校、工作调动、休学、退学、出国、博士后离站、进修结业等)须清还所有外借图书,方可办理离校手续。八.读者向图书馆申请办理相关证件即认为承诺遵行本办法,作为读者与图书馆就合理使用图书馆资源所达成的协议。九.图书馆有权根据资源和读者情况对本办法进行修改并在馆内公告,而不需通知到已办理图书馆相关证件的每一个读者。十.本办法解释权归属图书馆。(入馆须知资料来源: ) 南校区总馆开放时间图书馆开放时间 周一至周日 7:30-22:30 劳动节、国庆、春节等特殊节假日另行通知。 办公室 周一至周五 8:00-11:50;14:30-17:30 周六 不开放 周日 不开放 流通部 借还书处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保存本、台湾文献馆 周一至周日 8:00-12:00;14:30-17:30 参考咨询部 电子阅览 周一至周日 8:00-22:00 特藏部 特藏厅(四楼) 周一至周五 8:00-17:30 珍藏厅(五楼) 周一至周五 8:00-12:00;14:30-17:30 北校区医学图书馆开放时间图书馆开放时间 周一至周五 7:30-22:00 周六 8:00-17:20 周日 8:00-22:00 流通部 科技书库(后座二至三楼) 周一至周五 8:00-22:00 周六 8:30-12:00;14:30-17:20 周日 8:30-12:00;14:30-17:20;18:30-22:00 保存本书&工具书库(后座四楼) 周一至周五 8:00-22:00 周六 8:30-12:00;14:30-17:20 周日 8:30-12:00;14:30-17:20;18:30-22:00 社科书库(后座五楼) 周一至周五 8:00-22:00 周六 8:30-12:00;14:30-17:20 周日 8:30-12:00;14:30-17:20;18:30-22:00 外文书库(后座六楼) 周一至周五 8:00-22:00 周六 8:30-12:00;14:30-17:20 周日 8:30-12:00;14:30-17:20;18:30-22:00 期刊部 中文现、过刊阅览(前座一楼西)外文过刊(前座二楼西) 周一至周五 8:00-22:00 周六 8:30-17:20 周日 8:30-22:00 报刊阅览大厅(前座二楼) 周一至周五 7:30-22:00 周六 8:00-17:20 周日 8:00-22:00 文献传递&学位论文递交(前座二楼西) 周一至周五 8:00-12:00;14:30-17:20 周六、日 不开放 中外文过刊&学位论文纸本(后座七至九楼) 周一至周五 8:00-12:00;14:30-17:20 周六、日 不开放 参考咨询部 电子阅览1室(前座二楼) 周一至周五 8:00-22:00 周六 8:30-17:30 周日 8:30-22:00 电子阅览2室(前座二楼) 周一至周五 8:00-11:30;14:30-17:20 周六 8:00-11:30;14:30-17:30 周日 8:30-11:30;14:30-17:30;18:30-22:00 参考咨询查新室、文检教研室(前座一楼东侧) 周一至周五 8:00-12:00;14:30-17:20 周六、日 不开放 荟萃编辑部(后座一楼西) 周一至周五 8:00-12:00;14:30-17:20 周六、日 不开放 东校区图书馆开放时间  图书馆开放时间周一至周日 8:00-22:30 流通台 8:00-22:30 喜乐斯 8:00-22:30 办公室 9:00-12:00;13:00-17:00 劳动节、国庆、春节等特殊节假日另行通知 珠海校区图书馆开放时间图书馆开放时间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春节、劳动节、国庆节等节假日另行通知。 图书馆各学科分管开放时间经济与管理学科分馆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周六晚间闭馆。劳动节、国庆、春节等特殊节假日另行通知。 注意: 除正常开放时间的星期一至星期五所有部门都开放外,其他时间并非所有部门都开放。 更具体开放时间表可登陆各校区主页查询。 在闭馆时间之前15分钟开始,停止读者进入书库和阅览室;之前5分钟,停止办理借书手续。 假期开放时间常有变化,请注意图书馆公告。 (开放时间资料来源: ) 南校区总馆楼层位置分类收藏内容一楼 西区大厅 联机书目查询 配置12台终端,供读者查询馆藏书目。 总服务台提供中外文图书外借、续借、书证注册、挂失等。阅览座位60席。馆际互借办公室 负责馆际互借业务及本馆图书预约服务 夹层书库一层 最近新书 收藏最近(2010~2014年)出版中文图书约10万册,开架借阅。阅览座位64席。   密集书库(地下室) 收藏1990年前出版的中外文过刊12万册(包括1990年) 中区 非书资料  电子阅览 配置92台电脑。其中,56台为电子资源检索专用机,提供各种电子资源(包括300多个光盘及网络数据库,近4.7万份电子期刊,147.4万多篇学位论文,122万余种电子图书)的检索、浏览、下载;36台为多媒体资源阅览专用机,可提供多媒体光盘计算机阅览服务。 北区 参考工具书 收藏参考工具书中文5万多种,外文8000余种。开架阅览。阅览座位212席。 二楼 西区 现期期刊 收藏中文现刊3100余种及外文现刊1400多种,赠刊300余种,开架阅览,阅览座位110席。 夹层书库二层 外文过期报纸 收藏外文报纸合订本2万余册,开架阅览。 夹层书库三层 中文过期报纸 收藏中文报纸合订本2.5万余册,开架阅览。 中区 现期报纸 收藏中外文报纸约220种,开架阅览。 中区、北区 过期期刊 收藏1990年后出版中文期刊和外文期刊合订本17.3万余册,阅览座位420席。 三楼 西区 外国文献馆 收藏外文图书5万余册,开架阅览,可外借。阅览座位106席。 中区、北区 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哲学馆 收藏2009年以前(含2009年)出版的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图书52万余册,开架阅览,可外借。阅览座位356席。 夹层书库四层 自然科学馆 收藏2009年以前(含2009年)出版的中文自然科学类图书18万余册,开架阅览,可外借。阅览座位16席。 夹层书库五层 外文理科图书、岩波书店日文赠书 收藏日文图书3万余册,外文理科图书3万册,开架阅览,可外借。阅览座位16席 四楼 南区 台湾文献馆 港澳台书刊文献资料3万多册。阅览座位24席。不外借。 西区夹层 保存本阅览厅 收藏解放后中文保存本图书,吴宏聪、叶汝贤、端木正、刘翔、石汉基捐赠的图书共计20万余册。有阅览座位40席。不外借。 书库六层 中区 特藏厅 收藏精平装新版影印古籍2.4万册;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编方志8000册;影印本报纸2000册。开架阅览,不外借。有阅览座位54席。 校史文献室 位于图书馆四楼特藏厅内,收藏1952年院系调整前中山大学、岭南大学的各种书、刊及学位论文共8000余册;1952年院系调整后的教工著作、校友赠书、出版社赠书、学校简介、招生情况、学生社团刊物等共6000余册;1978年以来的博硕士学位论文、博士后出站报告19000余册。 商衍鎏、商承祚纪念室 开架阅览,不外借。 陈寅恪纪念室 开架阅览,不外借。 李新魁纪念室 开架阅览,不外借。 戴镏龄纪念室 开架阅览,不外借。 梁方仲纪念室 开架阅览,不外借。 安志敏纪念室 开架阅览,不外借。 东区 数字化实验室 负责馆藏碑帖及大型图录的扫描,不对外服务。 五楼 南区 邹鲁校长纪念厅 中山大学首任校长邹鲁的纪念室 中区、北区 珍藏馆 收藏普通古籍3万余种,30万册。涵盖经、史、子、集、丛各个门类,以地方志及岭南地方文献为收藏特色。  闭架阅览。 夹层书库七层 民国珍藏馆 收藏1952年前岭南大学和中山大学所藏民国时期中文图书近10万册,期刊17余万册,报纸约3000册。  闭架阅览。 夹层书库八层 聚珍厅 收藏善本古籍4000种4.6万册、碑帖38161件。 东区 聚贤厅 多功能报告厅,读者教育与培训,图书馆资源与服务专题讲座,学术报告、学术会议等 北校区图书馆(医学分馆)位置 分类 收藏内容 前座   一楼西外文现刊阅览室收藏外文现刊480种,开架阅览,阅览座位28席,配置4台检索终端。一楼西、二楼西外文过刊库收藏外文过刊8万余册,开架阅览,阅览座位46席。二楼报刊阅览大厅收藏报纸60余种,社科类现刊350余种,赠送医学类现刊10种,开架阅览,阅览座位72席。后座  二楼中文现刊阅览室收藏中文现刊1006种,开架阅览,阅览座位66席,配置4台检索终端。二楼、三楼中文过刊库收藏中文过刊8万余册,开架阅览,阅览座位20席。四楼、五楼中文书库收藏中文图书近20万册,可外借。开架阅览,阅览座位12席。配置2台检索终端。六楼外文书库收藏外文图书4万多册,可外借。开架阅览,阅览座位16席。配置4台检索终端。七楼保存本书库收藏中文保存本图书6万多册。开架阅览,阅览座位24席。八楼工具书库收藏参考工具书及索引类刊物2万多册,收藏学位论文9000多册。开架阅览,阅览座位30席。九楼外文过刊库收藏1970年前的英文过刊2万多册,日文过刊4350册,俄文过刊4812册。东校区图书馆 楼层 位置 收藏内容 一楼西侧法学书刊3万册二楼东侧工具书5000余种东南角现期报纸217种西侧现期期刊1997种中庭电子阅览区112台电脑,可检索中大图书馆订购的所有电子资源三楼全部中外文图书约34万册,受理校区间图书借阅四楼东侧及西侧部分过刊约15万册西侧大部分过报约2万册五楼全部喜乐斯藏书约12万种,15万册六楼西侧部分陈纶绪司铎藏书约2.6万册,中图法分类,闭架馆理,仅供馆内阅览西侧及东侧部分以旧杜威法分类的“旧外文”图书,约7万册,闭架管理,可外借东侧大部分以刘国钧分类法分类的中文图书馆,约23万余册,闭架管理,可外借地下书库东侧图书近10万册,期刊1万余册珠海校区图书馆位置 收藏内容1楼:现期报刊 约2000种现刊和200多种现期报纸,馆内阅览2楼:电子阅览室提供读者电脑免费上机3楼:参考文献文科基地参考工具书及文科基地(文史哲)图书,馆内阅览4楼:中文图书(A–C类)中文社会科学图书A-C,可外借6楼:中文图书(D-H类)中文社会科学图书D-H,可外借7楼:中文图书(I-K&Z类)中文社会科学图书I-K&Z类,可外借8楼:中文图书(N-X类)中文自然科学图书(TP类计算机图书在三角区里),可外借9楼:过期期刊过期期刊合订本(2010-),馆内阅览10楼:外文图书外文图书,三角区设有小语种专藏,可外借11楼:过期报纸过期报纸合订本,馆内阅览12楼:香港赠书香港赠送外文图书(美国国会分类法排序),可外借经济与管理学科分馆(伍舜德图书馆)位置 分类 收 藏 内 容 一楼 101 多媒体教室 配置多媒体演示设施和20多个座位,提供小型课程和讲座、会议使用。 102 院史展览室 展出岭南学院20年来的教学科研成就和学科发展历程,1-4楼楼梯墙壁同时分布个专题岭南院史图片展和相关资料介绍。 北区 学生自修室 设有自修座位165个。 二楼 201 科研成果展示室 岭南学院教师和学生科研成果展示陈列。 202 项目办公室 岭南学院博士后工作站。 南区 学生自修室 设有自修座位210个。 西区 教师办公室 —— 北区 教师办公室讨论室 设置两个讨论区和咖啡茶座。 三     楼 301 馆长办公室 —— 302 期刊采编室 —— 304 期刊阅览室 半开架阅览,不外借。收藏中外文经济管理类现刊600多种,报纸33种,2005年以后岭南学院博硕士论文2212册,2005年以后过刊合订本5885册 306 电子阅览室 配置电脑10余台,同时提供近50多个网络端口提供读者自带笔记本上网使用。 西区 教师办公室 岭南学院教师办公室 四楼 401 图书采编室 —— 402 收藏书库 岭南旧书和1998以前报刊密集收藏书库。不流通。 404 流通书库 开架借阅,收藏中外文经济管理类图书、词典、百科全书共计6万余册。 406 参考书库 开架在室阅览,不外借。收藏MIT赠书、各类年鉴、岭南学院教师科研成果、经济管理类教参书等共计近万册,2005年之前中外文过刊合订本16000余册,2004年之前岭南学院博硕士论文1030册,各类随书光盘400余张。 西区 教师办公室 岭南学院教师办公室 (馆藏布局资料来源: )
文章TAG:中大图书馆中大大图大图书馆

最近更新

  • 驾校一点通科目四,驾校考试一点通科目四

    驾校考试一点通科目四真是汗啊,我的帖子好少啊,都学了吗?谢谢分享了!,谁知道呀,2分一题,合计50题100分···2,驾校一点通科目一和科目四有什么区别考试内容不一样。科目一,又称 ......

    广州市 日期:2023-05-06

  • 实习实践报告,实习报告要怎么写啊

    实习报告要怎么写啊实习报告其实很简单,认真去留意下。把每天自己面队顾客的经验,困难,还有顾客的喜欢的风格,对你们服装上有什么不满意,还是价格上的价差,这些都可以写如实习报告中。是老 ......

    广州市 日期:2023-05-06

  • 养鱼有什么讲究,养鱼有什么讲究

    养鱼有什么讲究你指的是哪方面讲究:关于风水的东西你可以查查麦玲玲风水研究,说的很详细,相对比较靠谱。如果是说单纯的养鱼,那注意的方面很多,需要你在养殖过程中嬉戏琢磨,养鱼首先要养水 ......

    广州市 日期:2023-05-06

  • 中期报告,中期finance报告至少要编制法定内容

    是中期Finance报告至少要编制法定内容,如果你写中期时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也可以在中期报告中列出,供指导老师查阅解决,中期是指报告的期间,短于一个完整的财政年度,中期Fina ......

    广州市 日期:2023-05-06

  • 石斛粉的功效与作用,石斛有些什么功效

    石斛有些什么功效2,石斛的功效与作用3,感冒时能服石斛粉吗4,石斛的功效和作用有哪些想请教各位1,石斛有些什么功效石斛性味甘,淡,微咸,寒。入肺、胃、肾经。既能养胃阴、生津液、清虚 ......

    广州市 日期:2023-05-06

  • 东至吃什么,冬至节吃什么

    冬至节吃什么2,冬至吃什么1,冬至节吃什么北方吃水饺,南方吃牛羊肉2,冬至吃什么圆子,一立立白白的那种.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要吃自己喜欢吃的!冬至日为了...大家都要吃饺子!!传说冬 ......

    广州市 日期:2023-05-06

  • 带血的成语,一针见血的牛车水和牛

    běXudāNXīn:忠诚、勇敢、童心:别有用心、心怀叵测、背信弃义:联合作风;作谓语和宾语;描述为正义事业而死的烈士:庄子外物:“长虹死于蜀,藏血,三年化为青,出处:毛泽东《反对 ......

    广州市 日期:2023-05-06

  • 赞扬老师的诗,赞美老师的诗句

    赞美老师的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仰止弥高,钻之弥坚。桃礼不言,下自成蹊一日为师,终生为父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 ......

    广州市 日期:2023-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