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武汉人,又经常去广州出差。广州处于领先,武汉将会把广州作为目标埋头追赶,区划面积上武汉比广州多了15.26%,建城区面积广州比武汉多了53.75%,但要说土生土长的武汉人的话,蔡甸、江夏、黄陂、新州,甚至汉南、洪山、东西湖都不能算作土生土长的武汉人。
1、武汉号称有1400万人,请问有多少3代以上土生土长的武汉人?
回答这个问题,说简单也很简单,说复杂,还有点复杂。武汉号称1400万人,但真正属于武汉市籍的有1100多万(包括蔡甸、江夏、黄陂、新州4个远城区),可能有300万外来人口。但要说土生土长的武汉人的话,蔡甸、江夏、黄陂、新州,甚至汉南、洪山、东西湖都不能算作土生土长的武汉人,那么就只有江岸、江汉、硚口、武昌、汉阳、青山(严格来说青山区在建设武钢时也从全国各地来了一部分人)的算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这6个区有500多万人。
2、武汉和广州相比哪个好?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武汉人,又经常去广州出差,对于二个城市的真实实力感受还是很多的。二个城市都是国家中心城市,个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对比:第一:城市面积和人口对比,广州全市下辖11个区,总面积7434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1249.11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530.59万人。武汉全市下辖13个区,总面积8569.15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812.39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121.2万人,
区划面积上武汉比广州多了15.26%,建城区面积广州比武汉多了53.75%。怎么理解这二个数据的对比,广州的建城区面积已经达到总面积的16.8%,而武汉建成区面积只有9.48%,武汉如果仅仅只是赶上广州的建成区比例,发展空间还是巨大的,人口广州比武汉多了36.5%.武汉面积更大,承载更多人口流入的空间也是很大的。
这个项目上对比二个城市各有优势,第二:经济实力对比。广州2019年GDP总量23628.60亿元,总量全国第四,增速6.8%,人均GDP15.43万元,武汉2019年GDP总量16223.21亿元,总量全国第八,增速7.8%,人均GDP14.55万元。广州在经济总量上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但人均GDP相差只有9000元左右,差距不大,且武汉的经济增速要快1%,
在解放前武汉的经济总量一直稳居全国前四,号称”东方芝加哥”,改革开放后,武汉逐步掉队,一度掉到15名开外,最近15年武汉不断努力追赶,已经连续多年稳居全国前十。目前广州处于领先,武汉将会把广州作为目标埋头追赶,第三:教育武汉现在拥有2所985,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另有5所211,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农业大学,
广州广州市一共有两所985高校,分别是: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另外有2所211高校: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在这一点上,武汉占上风,在校本专科数量,2018年统计广州108.64万人,武汉96.9万人。广州略高点,第四:科研机构广州有19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截止2013年)。
3、东莞,长沙,武汉,广州增城该何去何从呢?
看来你的百万资金是在深圳挣得的,不算太多但也确实不容易,请想想,如果在别的地区,能否如此快速获得?虽然我们是老乡,我首先也会说武汉不错,但不得不承认,北上广深至少在五十年之内仍是中国最具活力的地区,个人的发展机会也大得多,尽管那是“冒险家的乐园”,但不冒险能有乐园吗?这里先只谈广深,第一是气候好,比湖北舒适,第二是国家政策扶持力度大,第三是人们的思想观念超前——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话在几十年前在别的地方没人敢说出口。
武汉市前不久也出政策大招——招才落户,值得赞扬!但你想想,为何要这样做?是不是以前胆子不够大,政策料不足呢?这种情况会不会有一定的惯性呢?都得认真考虑,武汉的最大优势是九省通衢,又是你的家乡,如果你是从事IT、互联网、光电子行业,我的建议是首选武汉,武汉的光谷已不再是武汉的了,说它是中国未来的硅谷也不为过,几个湖北籍的IT大佬都准备在武汉扎寨(如雷军),就连珠海的董小姐在武汉的格力工厂也是相当有气派,武汉经开的现代制造产业园在全国都是不多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