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东 > 东莞市 > 麻沸散配方,华佗的麻沸散是用什么药制成的

麻沸散配方,华佗的麻沸散是用什么药制成的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0-20 23:46:46 编辑:东莞本地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华佗的麻沸散是用什么药制成的

主用曼陀罗花

华佗的麻沸散是用什么药制成的

2,麻沸散的配方是什么跟现在的麻药相比那个更好

麻沸散传说是华佗创制的用于外科手术的麻醉药。华佗所创麻沸散的处方后来失传。传说是由曼陀罗花(也叫闹羊花、万桃花、醉心花、狗核桃)1斤、生草乌、香白芷、当归、川芎各4钱,天南星1钱,共6味药组成;另一说由羊踯躅3钱、茉莉花根1钱、当归1两、菖蒲3分组成。据后人考证,这些都不是华佗的原始处方。?传说中的中医麻醉剂。中医中有“麻沸汤”的概念,但与麻醉剂无关。另一说麻沸散可能是麻黄散之误。
麻沸散是华佗创制的用于外科手术的麻醉药。《后汉书·华佗传》载:“若疾发结于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因刳(kū,剖开)破腹背,抽割积聚(肿块)。”华佗所创麻沸散的处方后来失传。传说系由曼陀罗花(也叫洋金花、风茄花)1斤、生草乌、香白芷、当归、川芎各4钱,南天星1钱,共6味药组成;另一说由羊踯躅3钱、茉莉花根1钱、当归3两、菖蒲3分组成。据后人考证,这些都不是华佗的原始处方。 1979年中外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华佗神方》,由唐代孙思邈编集,里面就有人们所渴望而急砍一观为快的“麻沸散”配方。它的组成是:羊踯躅9克、荣莉花根3克、当归30克、菖蒲O.9克,水煎服一碗。书中还记载着此方专治腹中病结或患圆形或长形肿块,各药不效,必须割破小腹取出,或脑内有病,必须劈开头脑,取出病邪之物则头风自去。服此能令人麻醉,不知人事,任人劈破不知痛痒,说明麻醉作用还很强。由此可知华佗当时对于脑外科和普外科及麻醉学方面已达到相当水平。如果再向前推算,曾有一个故事记载了战国时期神医扁鹊使用“毒酒”麻醉,给两个心脏病患者做了心脏对换手术。只可惜“毒酒”由什么成分组成没有文字记载,否则我国麻醉剂的发—现还要早得多哩!
麻沸散是华佗创制的用于外科手术的麻醉药。《后汉书·华佗传》载:“若疾发结于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因刳(kū,剖开)破腹背,抽割积聚(肿块)。”华佗所创麻沸散的处方后来失传。传说系由曼陀罗花(也叫洋金花、风茄花)1斤、生草乌、香白芷、当归、川芎各4钱,南天星1钱,共6味药组成;另一说由羊踯躅3钱、茉莉花根1钱、当归3两、菖蒲3分组成。据后人考证,这些都不是华佗的原始处方。

麻沸散的配方是什么跟现在的麻药相比那个更好

3,华佗发明的麻醉散有什么成分

呵呵,如果我知道我就出名啦,据历史记载,华佗发明的麻沸散配方,在华佗被曹操杀死以后就被烧毁了,已经失传。现在书上和网上所谓的麻沸散配方,都是后人根据历史记载推测的,并不是真正的麻沸散配方了。
系用,炽仔饼,K盈果,等珍贵药

华佗发明的麻醉散有什么成分

4,麻沸散怎么食用最安全

如果你确定是“麻沸散”而且是“食用”的话,我可以告诉你这实际上只是传说中的东西,原始处方早已散佚,现在的所谓方子都是后人伪作。如果要吃,二三钱足矣(大雾)。
要分是什么情况,如果不是自然死亡的情况下,最好是不要食用。因为有可能残留化学东西。如果是化学,无论怎么你都很难清除。

5,麻沸散相传是三国时代医师华陀所制作不知是否有其事到今天

华佗毕生所学,尽数记载于《青囊经》中,后来传人不孝,将这部不世奇术烧毁,只能下几页,就是关于家畜阉割的技术……麻沸散只流传于史书典籍,并无药方遗传下来。不过据说原材料是武当山的曼陀罗花。
没有遗传下来。不过我觉得可能跟现在的麻醉药的配方差不多的。这个就存在于史籍。
史载曹操头痛,便招来名医华佗医头。华佗把脉之后,觉得可能是头里面长了个东西,因为他有麻沸散,所以说他要给曹开颅。曹一听就觉得华佗这是要谋害他,当即下令将华佗投入监狱,三天后处斩。华佗入狱后狱卒对他颇多关照,临上刑场前一天晚上,名医就将自己平生所学做成的一本书交给狱卒,让他流传后世。狱卒回去后想想害怕,就将书烧了个干干净净。第二天华佗砍头。半个月后曹操头剧痛无比,遍寻名医不得,想起华佗来。于是人家告诉他,华佗已经被他砍了。不久,曹操头痛而死。

6,我国古代名医华佗所制的麻沸散主要成分取自哪一种植物

羊踯躅9克、茉莉花根3克、当归30克、菖蒲0.9克,水煎服一碗
什么罂粟…明明是曼陀罗!
罂粟
《华佗神方》,里面就有人们所渴望而急欲一观为快的“麻沸散”配方。它的组成是:羊踯躅9克、茉莉花根3克、当归30克、菖蒲0.9克,水煎服一碗。麻沸散传说是华佗创制的用于外科手术的麻醉药。《后汉书·华佗传》载:“若疾发结于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因刳(kū,剖开)破腹背,抽割积聚(肿块)。”华佗所创麻沸散的处方后来失传。传说系由曼陀罗花(也叫闹羊花、万桃花、醉心花、狗核桃)1斤、生草乌、香白芷、当归、川芎各4钱,天南星1钱,共6味药组成;另一说由羊踯躅3钱、茉莉花根1钱、当归1两、菖蒲3分组成。据后人考证,这些都不是华佗的原始处方。传说中的中医麻醉剂。中医中有“麻沸汤”的概念,但与麻醉剂无关。另一说麻沸散可能是麻黄散之误。但无论如何,世上也不可能存在像传说中麻沸散一样仅口服达到全麻状态,无需气管插管等护理措施,而且安全有效的麻醉剂。
你好,不是罂粟,是曼陀罗。

7,三国华佗麻沸散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曼佗罗花
华佗所创麻沸散的处方后来已失传。传说系由曼陀罗花(也叫洋金花、风茄花)、生草乌、香白芷、当归、川芎各,南天星,共6味药组成;另一说由羊踯躅、茉莉花根、当归、菖蒲这五味药组成.
曼陀罗 我国常见种有曼陀罗(D. stramonium L.)、毛曼陀罗(D. innoxia Mill.)白花曼陀罗(D. metel L.)三种,花均为白色或微带淡黄绿色,单瓣。  原产地尚有绿、紫、红、蓝及重瓣等多种或品种。  全株有剧毒,其叶、花、籽均可入药,味辛性温,药性镇痛麻醉、止咳平喘。主治咳逆气喘、面上生疮、脱肛及风湿、跌打损伤,还可作麻药。三国时著名的医学家华佗发明的麻沸散的主要有效成分就是曼陀罗。
“麻沸散”就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和使用的麻醉剂,由东汉末年和三国年间杰出的医学家华佗所创造,公元2世纪我国已用“麻沸散”全身麻醉进行剖腹手术。到19世纪中期欧美医生才开始施用麻醉药,比我国整整晚了1600多年。这无法比拟的创举,使祖国医学一直遥居世界前茅。   据《三国演义》记载华佗还想用“麻沸散”为曹操治头风病,当时建议曹操服“麻沸散”后剖开头皮切除病根,可惜曹操不相信华佗的本领,反而把华佗杀害了。   关于“麻沸散”的配方遗本传说众多。有的说被华佗用火烧掉了;有的说华佗在监狱中送给看守人,而被看守人的妻子烧掉,看守人放下一部分;还有的说华佗烧的是副本,正本留在家中。    据后人考证,麻沸散的主要成分可能是曼陀罗花(又名洋金花)。宋代窦材在《扁鹊心书》中载有麻醉剂“睡圣散”,方中说:“人难忍艾火炙痛,服此即昏不知痛,亦不伤人,山茄花,火麻花(即大麻)共为末,每服三钱,一服后即昏睡。”而明代朱棣等撰《普济方》则有“草乌散”,利用曼陀罗花使骨科病人入睡,手术时刀割,骨中拔箭头,都不会觉得痛。   1979年中外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华佗神方》,由唐代孙思邈编集,里面就有人们所渴望而急欲一观为快的“麻沸散”配方。它的组成是羊踯躅9克、茉莉花根3克、当归30克、菖蒲0.9克,水煎服一碗。
羊踯躅9克、荣莉花根3克、当归30克、菖蒲O.9克,水煎
曼陀罗花(又称洋金花)

8,华佗怎样研制的麻沸散

麻沸散是华佗发明的。华佗的这个发明决非偶然,因为他生活的时代是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在战争时代,必然有许多战伤。由于缺乏麻醉药,外伤病人在手术过程中,十分痛苦。华佗为了解除人民的疾苦,刻心钻研医学古籍,并勇于实践。他根据《神农本草经》中关于乌头、莨菪子、麻蕡、羊踯躅等功效的记载,又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创造了麻沸散。这是几种具有麻醉作用的药物组成的一个复方,经过多次试验,确有良好的麻醉作用。华佗又从多喝酒能使人醉而不省人事中得到启发,将麻沸散和酒在外科手术前一起吞服,加强了麻醉效果。这一方法在外科手术中广泛使用。据记载,华佗曾用酒服麻沸散做过肿瘤切除、胃肠吻合等手术。 非常可惜,史书上并没有记载麻沸散的配方,以致它的药物组成,至今还是一个谜。不过据现代研究,麻沸散的主药是莨菪子。
麻沸散最早见于《三国志-华佗传》:“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后汉书》因之,唯字句及内容稍有加减:“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两者相比,前者似乎只需要饮麻沸散,而后者则于麻沸散之外,还需要先饮酒。那么,到底那一说可靠呢?按《艺文类聚》、《太平御览》两书引《三国志-华佗传》都作“以酒,服麻沸散”,可见原本《三国志-华佗传》确实与《后汉书》之说相同,或者说《三国志》在流传过程中版本不止一种, 而“以酒,服麻沸散”一说,至少在唐宋时期,两书所记还是一致的。 麻沸散究竟是什么?学术界都认为是一种麻醉剂,主药则一般多倾向于曼佗罗花。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所以误解的原因有二,一是因为麻沸散有一个“麻”字,读者便想当然的认为是麻醉剂,二是因为华佗在为病人刳肚之前,先令饮之,则推断其作用,应该是用于麻醉。其实,麻沸两字是一个固定词组,不当分训,若训“麻”为麻醉,则沸字又当作何解呢?按“麻沸”最早见于《汉书-王莽传》:“海泽麻沸”,颜师古注:“如麻而沸涌”,形容当时天下未靖,盗贼多有的社会现象,可见这个“麻”字不能理解为“麻木”,麻沸两字显然是一个词组。“麻沸”两字还多次出现在与华佗同时代的另一位医学家张机的《伤寒论》中,在《伤寒论》中,多次提到“麻沸汤”,即我们现在所说的滚水或者开水,后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也有“麻沸汤”的记载,意思与《伤寒论》的一样,这两书中“麻沸”的意思为沸水或滚水,当是麻沸之原义,《汉书》中的“如麻而沸涌”则当是其引申之义。我们现在可以知道,“麻沸”两字在两汉(《汉书》、《伤寒论》)、北朝(《齐民要术》)之间这个特定时期的意思基本上是指沸腾、沸涌等,而绝非麻醉之义。退一步说,即使把“麻”字解释为麻醉、麻木,奈“沸”字无着落何? 在中医学中,汤与散是有区别的,但作为中医传统,同一定语而仅有汤、散之别,则两者做法虽异,成分基本是相同的,因此,我们可以大致断定,麻沸散应该与麻沸汤(即滚水)是同类的事物,可能会稍有差异,但主要还是指滚水。当然,华佗麻沸散是否于滚水中加入某些药物,史无明证,只能阙疑。 由是观之,华佗在做手术之前,用于麻醉的主要是酒,所谓“先以酒”是也,而麻沸散只是用起辅助作用,《后汉书》说的“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意思应该是先让病人喝酒,然后喝热水,使之宣发酒性,酒性本热,加上热开水,酒劲容易发作,“既醉”以后,再行手术。 要之,开肠疗疾以及麻沸散有可能带着夸张色彩,是否实有其事,殊难确定。但反过来说,华佗的医学成就绝不在此,即使没有这一点,华佗仍不失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医学家,因为在《三国志》本传所记载的16个医案中,只有1个是关于开肚的。可见,华佗的医学成就主要也并不在于此。
麻沸散确实有,但是配方并没有流传下来,现在见到的都是后人搞的
文章TAG:麻沸散配方麻沸散配方华佗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