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oppo手机厂,金宝,光宝,品质,时力电子厂,劲胜智能,捷荣,好景,汇景,景丰塑胶模具厂,新溢眼镜厂,成谦音响厂等等;虎门有长城科技,爱华电子,以纯服饰等;厚街有三星视界,tti创科五金,伟易达电子,绿洲绿杨鞋厂等等;南城有雀巢咖啡,新科,华贝电子等;松山湖有华为,新能源等;石碣有东聚,太阳诱电,台达电子等;大岭山有伟创力;东坑有富强富港富东电子厂等等,莞内还有麦当劳,肯德基,沃尔玛,大润发,好又多,美宜佳,万科万达等大型知名链锁企业等等,不胜玫举。
这个太多了,给大家分类说明一下吧第一类,东莞本地上市公司如下:1.粤宏远A2.锦龙股份3.东莞控股4.生益科技5.众生药业6.劲胜智能7.搜于特8.星普医科9.银禧科技10.佳云科技11.勤上股份12.宜安科技13.易事特14.领南股份15.正业科技16.惠伦晶体17.南兴装备18.坚朗五金19.万里马20.华立股份21.金太阳22.拓斯达23.捷荣技术24.快意电梯25.铭普光磁26.国立科技27宏川智慧第二类,总部或分公司在东莞的国内企业,包括港澳台华为终端,OPPO,VIVO,以纯,玖龙纸业,徐福记,王老吉,金立,欧菲科技,蓝思科技,中集集团,博世,生益,TTl,华宏陆递逊,太阳诱电,东聚,台达,光宝,晶苑,SMT,新科,时力,中国电子太多了,容我想想再回来补第三类,外资企业韩国:三星公司、三星电子公司芬兰:诺基亚英国:卜内门化学、太古荷兰:菲利浦、阿克苏诺贝尔美国:杜邦、吉列(金霸王)、通用电气、普思、沃尔玛、万全保险、麦当劳日本:住友、三洋、新日铁、三井、丸红、NEC、TDK、美能达、川崎制铁、京瓷、先锋、日立、伊藤忠、歌乐东方、日绵、理光、尼康法国:汤姆逊、家乐福、法马通、施耐德瑞士:雀巢。
2、“世界工厂”东莞存款余额超2万亿,东莞到底有多富裕?
东莞真的是藏富于民,其实在30年前,德先生在东莞的银行工作时就感受到了,那时候从北方来到了东莞,这个改革开放的前沿地。一方面惊叹物价的高企,另一方面惊叹东莞民众的富裕,勃勃生机,让在这里的民众,做什么都能赚到钱。如果你觉得实在自己没有太多的本事,其实就靠着盖房子出租,也能赚到很多钱,现在东莞已经是我国第四个存款余额超过2万亿的城市了,前三个城市人口也比东莞多,城市的地位也比东莞高,本来是没有什么可比性的。
但是东莞仍然以存款余额超过了2万亿雄踞第四,前三个城市分别为北京、上海、广州,个个城市是不是比东莞大?比东莞地位高?东莞市在2020年,人均存款17.39万元,比1990年增长了约44倍。看到这个数字只想说还是比较保守很保守,因为东莞民众还喜欢理财和投资,所以在对外投资以及理财方面,估计投入得更多,总的财富量要多很多。
如果统计东莞市家庭人均财富额,估计这个数字才会比较惊人呢,东莞人的存款加上理财和投资,再加上房产等资产,大家会看到一个比北上广深更富裕的东莞。东莞人一般还是比较仓促的,也就是说还是比较务实的,所以从表面上很难看出拥有那么多的财富,其实东莞的造富之路应该分为以下这几个阶段:1.改革开放初期的“要想富,先修路”阶段。
珠三角水乡地带,其实河流也是众多的,当时东莞就是修路的积极性非常高,最早真正实现了路通财通,为后面的三来一补的工厂发展奠定了基础。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东莞就开始逐渐成为港资三来一补的工厂集中地,土地也是大量征用,又进一步造就了一批批的拆迁富人,那时候的长安镇乌巢社区就是最典型的例子。2.独立自主的建设工厂阶段,
在这之后其实随着电子业和对外贸易的兴起,全国的很多老板以及东莞的民众开始自己建工厂,自己接订单,自己直接对外销售。也就是说走上了世界工厂的发展之路,其实一直到现在,港资厂和台资厂已经越来越少了,反而是国内的投资工厂越来越多,例如前不久要上市的床垫品牌慕思,他就是一个纯粹的东莞工厂,3.中间随着整个大湾区的建设,土地价值越来越高,每个镇区都有着自己傲视全国的支柱产业,在全国也是富甲一方,加在一起那全东莞就更富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