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东 > 东莞市 > 东莞三元里书记缪群林,三元里抗英历史事件感受

东莞三元里书记缪群林,三元里抗英历史事件感受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7-24 01:51:29 编辑:东莞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三元里抗英历史事件感受

三元里抗英历史事件感受

2,三元里抗英事迹最好一句话概括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武装反侵略斗争。

三元里抗英事迹最好一句话概括

3,三元里抗英遗址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参看http://wenwen.sogou.com/z/q659616802.htm

三元里抗英遗址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4,1841年5月29日发生了什么事

1841年5月29日,英军劫掠队窜到三元里一带抢劫,三元里村民在菜农韦绍光领导下,在北郊三元古庙集会,决定武装抗英,以三星黑旗作指挥旗,旗进人进,旗退人退。三元里附近103乡人民闻讯后“义愤同赴”,组成一支反侵略的武装力量。

5,取得八成村民同意 三元里安置房将动工了

取得八成村民同意 三元里安置房将动工了? 本报讯 记者昨日从白云区三元里村获悉,目前三元里城中村同意改造支持率已达80.2%,已经超过法定的80%,这意味着三元里城中村改造将全面启动。根据相关程序,接下来三元里村可向市申请预先垫付3.58亿元的改造缺口资金。而用于安置旧村村民的安置房即将动工,最快将在1年后完工。改造后的村名仍叫三元里,大量史迹将保留,不过三元里中学将重建。

6,三元里 的作者是谁

《三元里》是一首古诗,作者是晚清爱国诗人张维屏,反映了广州三元里及附近一百零三乡人民抵抗外敌侵略的情景,指斥了当时清廷官员的投降行径。全诗内容是: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家室田庐须保卫,不待鼓声群作气。妇女齐心亦健儿,犁锄在手皆兵器。乡分远近旗斑斓,什队百队沿溪山。众夷相视忽变色,黑旗死仗难生还。 夷兵所恃惟枪炮,人心合处天心到。晴空骤雨忽倾盆,凶夷无所施其暴。 岂特火器无所施,夷足不惯行滑泥。下者田塍苦踯躅,高者冈阜愁颠挤。 中有夷酋貌尤丑,象皮作甲裹身厚。一戈已摏长狄喉,十日犹悬郅支首。纷然欲遁无双翅,歼厥渠魁真易事。不解何由巨网开,枯鱼竟得攸然逝。 魏绛和戎且解忧,风人慷慨赋同仇,如何全盛金瓯日,却类金缯岁币谋。
期待看到有用的回答!

7,三元里抗英的起因是什么

三元里抗英事件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英国军队与非官方武装力量间在广州市郊外三元里发生的冲突事件。三元里是广州城北附近的一个小村庄,1841年5月,占据广州四方炮台的英军到三元里抢掠财物、强暴妇女,当地人民奋起反抗,打死数名英军。随后,三元里附近103个乡的群众包围了四方炮台,并诱敌至三元里牛栏岗。当时恰逢倾盆大雨,英军枪炮皆哑,手持刀、矛、锄头的民众乘势猛攻,人数越聚越多。英军增援部队到达后,才解救了被围困的英军。 1841年5月31日,三元里人民再次包围四方炮台,英军惊恐万分,逼迫广州知府强行解散了抗英队伍,英军撤出虎门时发出告示,恫吓中国人民“后勿再犯”。中国人民当即发出《申谕英夷告示》警告英军“若敢再来,不用官兵、不用国帑(tǎng),自己出力,杀尽尔等猪狗,方消我各乡惨毒之害也”! 三元里抗英斗争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敌的爱国精神。
文章TAG:东莞三元里书记缪群东莞三元里书记缪群林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