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东 > 东莞市 > 东莞地质灾害隐患,东莞这片地区主要面临的自然灾害有那些

东莞地质灾害隐患,东莞这片地区主要面临的自然灾害有那些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7-16 17:31:11 编辑:东莞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东莞这片地区主要面临的自然灾害有那些

暂时是没有,没有雪灾地震,都很好,至少这么多年来台风都打不过来

东莞这片地区主要面临的自然灾害有那些

2,东莞有哪些常见的自然灾害

东莞地处华南,临近南中国海及珠江口,每年夏秋两季易受台风和狂风雷暴影响,而且在东莞市靠近珠江口的一些村镇易受珠江咸潮上返的影响,土地有一定的盐碱化趋势。每年12月至次年1月在东莞北部地区的热带水果作物易受低温冻害。

东莞有哪些常见的自然灾害

3,地质行业主要有哪些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我不会~~~但还是要微笑~~~:)
地质灾害隐患点按危害程度和规模大小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地质灾害灾情四级。而地质灾害危险区是指已经出现地质灾害迹象,明显可能发生地质灾害且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区域或者地段。

地质行业主要有哪些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4,东莞自然灾害论文

偶也是东华的,不过我也在为这苦恼!偶可以给点资料你:“东莞地处华南,临近南中国海及珠江口,每年夏秋两季易受台风和狂风雷暴影响,而且在东莞市靠近珠江口的一些村镇易受珠江咸潮上返的影响,土地有一定的盐碱化趋势。每年12月至次年1月在东莞北部地区的热带水果作物易受寒潮侵袭带来的低温冻害。”
你是不是东华的?

5,河源和东莞地震有没有可能影响到梅州和深圳 快快我很担心

据了解,河源市、惠州市震感强烈。东莞市、广州市、韶关市、佛山市、梅州市、深圳市、揭阳市部分地区有震感。没有收到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报告。震区市面平静、社会稳定。据广东省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2年8月31日13时52分,在东经114.6°,北纬23.75°,发生震级M4.2地震,参考地点:河源市源城区笔架山附近。经我市各级各部门排查,截至目前,未发现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未发现次生地质灾害,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社会秩序良好。(分钱广告网)
依我看广东省经济富有排行是广州,深圳,东莞,佛山.

6,东莞是不是地震啦吓死我啦今天下午我也感到有点震感了

今天有很强烈的震感 以为是拆墙
简单地说,地震的原因主要有:地球各个大板块之间互相挤压.另外还有火山喷发引起. 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天然地震主要是构造地震,它是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摇地动。构造地 震约占地震总数的90%以上。其次是由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7%。此外,某些特殊情况下了也会产生地震,如岩洞崩塌(陷落地震)、大陨石冲击地面(陨石冲击地震)等。 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 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作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叫作震中。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的叫浅源地震,深度在70-300公里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公里的叫深源地震。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2公里。 地幔物质的热对流。是由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能量所驱动的。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外部表现。内部能量释放主要有一下形式:地震,火山,板块运动,地质构造。地震是其中之一。 〔1〕在地球内部有震源,震源向外释放能量(地震波)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的振动. 〔2〕其它地质灾害或自然灾害,也可以间接诱发地震. 地幔物质的热对流。是由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能量所驱动的。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外部表现。内部能量释放主要有一下形式:地震,火山,板块运动,地质构造。地震是其中之一。 而降水,风,洋流,河流等地表过程都是由地球外部能量即太阳所驱动的。
广东省地震局地震快报,昨天凌晨零时00分3.88秒、16时28分12.96秒,深圳分别发生ML2.0级(经度114.5纬度22.6)和ML1.8级(经度114.5纬度22.6)两次轻微地震14点44分深圳有感地震:深圳市地震局公告,根据广东省地震监测中心速报,台湾以南海域发生里氏7.2级地震,地震有感范围较大,香港、澳门、广州、深圳、汕头等地区普遍有感。
今天下午14时42分,阳江市平岗镇发生4.9级地震一次,有感范围波及广州市。阳江地震波及珠海 市民普遍有感据东莞地震局最新信息,东莞发生里氏4.1级地震,震中位置位于大岭山镇 中惠沁林山庄,有强烈震感;其余周边地区均能感受到震感
是 不过是小地震 不用怕

7,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状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逐步完善,区建立了区级地质灾害防治机构,明确了各单位责任,落实了地质灾害技术支撑单位;完善了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建立了汛期值班、灾情速报和应急调查处置制度,每年均编制了汛期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加强了地质灾害宣传力度,提高了全民防灾减灾意识,使地质灾害预防工作及时到位。主要问题1、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短缺。由于地方政府财力有限,列入政府年度地质灾害防治资金十分有限,还未建立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汛期地质灾害调查及应急处理无经费来源,大量隐患点得不到有效的防治,仍然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2、监测预警信息管理系统尚待完善。群测群防监测网络虽基本建立,但预警预报系统和基于GIS的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平台尚未建立,不能对地质灾害的发生提供简便、快捷、科学、准确的预警预报,也不能提供地质灾害系统资源的动态查询,难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提供快速决策服务。3、地质灾害防治和监管任务十分繁重。随着洪江区城市发展进程的推进,人类工程活动不断向低山区、丘陵区地带延伸,引发地质灾害趋势明显增加,地质灾害防治和监管工作任务仍十分艰巨。一定时期地质灾害发展预测由于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岩土体类型等的制约,其地质灾害类型多、数量大、分布广、威胁程度大,尤其是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随着人类工程活动的不断加剧,地质灾害特别是人类诱发的地质灾害有逐年上升趋势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工程建设活动不断增加,特别是交通、水利、城镇建设等工程活动引发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问题越来越突出。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灾害事故在不断增加。
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部分干部群众科学防灾意识薄弱,存在侥幸心理;二是地质灾害防治经费严重不足,部分地区地质灾害危险点和隐患点勘查治理与搬迁避让工作进展缓慢;三是地质灾害应急处置交通工具和防治技术等无法满足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需要;四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机构还不够健全,管理人员严重不足,技术力量薄弱等。一是继续加强领导,落实防灾责任。充分认识做好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领导,将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预报预警责任分解到村、到户、到人。二是加强排查,消除灾害隐患。重点抓好丘陵山区和重大工程地质灾害危险点、隐患点的全面排查,及早发现和解决问题,消除隐患,落实监测预报预警措施和避险场所。会同气象、水文等有关部门,进一步做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扩大预报信息发布的覆盖面,增强时效性,确保及时将预警预报信息发送到相关管理人员。出现暴雨、特大暴雨的地区,要对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隐患点加密监测频率。三是加强值班,确保信息畅通。严格遵守汛期值班、灾情速报和专报制度,保证汛期24小时轮流值班,确保灾情险情信息及时、准确。四是加强保障,提高反应能力。切实加强地质灾害应急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确保地质灾害应急人员、车辆、经费和相关设备的到位。充分发挥地勘单位的技术优势,做好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的各项工作,随时参与地质灾害应急抢险和应急调查等工作。五是加强监督,减少人为灾害。加强对各类工程建设项目引发地质灾害活动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三同时”制度,防止开采矿产资源和地下水资源引发地质灾害,减少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六是加强宣传,增强防灾意识。充分发挥广播、电视、互联网、报刊、手机短信的作用,进一步做好丘陵山区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群测群防水平和科学防灾救灾能力。
1.干部群众科学防灾意识薄弱,存在侥幸心理2.地质灾害防治经费严重不足3.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机构还不够健全,管理人员严重不足,技术力量薄弱等。我想到的就这些 :-) 对不起了
文章TAG:东莞地质地质灾害灾害东莞地质灾害隐患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