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东 > 东莞市 > 东莞德育基地黄中和松山湖,东莞的德育基地在哪里啊

东莞德育基地黄中和松山湖,东莞的德育基地在哪里啊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9-07 14:58:40 编辑:东莞生活 手机版

1,东莞的德育基地在哪里啊

绿色大道附近,东莞植物园对面,我去过了

东莞的德育基地在哪里啊

2,东莞市中小学德育基地的介绍

东莞市中小学德育基地,是直属东莞市教育局的事业单位,承担东莞市中小学生德育培训与实践工作。德育基地位于南城西平板岭,在环城路与绿色路交汇处东南侧,背靠植物园,风景秀丽,环境宜人。

东莞市中小学德育基地的介绍

3,东莞市德育基地的学员宿舍怎样的是一个房间一个浴室的么

一个房间两个浴室及厕所,很大,空间非常充足

东莞市德育基地的学员宿舍怎样的是一个房间一个浴室的么

4,东莞市中小学生德育基地是怎样的希望有详细介绍

基地很大哦,我是刚在那训练回来的好好像占地6.8W平方吧,里面挺漂亮的就是不语堂太坑爹了,吃饭不给说话到了那里要站在餐桌前然后叫你坐下又叫你站起来又叫你坐下又叫你站起来读那个餐语我记得好像世不语,寝不习,夫子之言就金玉什么的,每次吃饭饭菜都是冷冰冰的因为饭前说很多话.汤和白水是无有什么分别的,不过那里的环境还是挺不错的,一个房间5个双层床2个WC,还有每人一个柜子.那里派发的迷彩服够坑爹都不知道有多少人穿过臭臭的裤子不是这里坏就是那里坏.教我那个教官总是对的学生说粗口很坑爹的话语引起同学的不满,他得样子;脸点像正方形一样嘴巴那里有点突出.那里的绿化挺不错的.还有很的训练馆,有风雨训练馆。3防训练馆。消防什么的训练馆配置也齐全.就是派发的迷彩服和鞋子很坑爹的东西.我去了几天就~~~~~~~教官坑爹床也坑爹衣服就更坑爹最坑爹就是不语堂了,我那个教官罚得弄得全班同学都想哭.第一天去LZ一定要切记即使饭难吃都一样要出如果不吃就晕的,第一天去有些同学不吃饭在风雨训练馆那就顿时晕了在地上眼睛都睁不开很多不吃饭的都这样,晕了教官就立刻把人背去医院.LZ千万别给正方形脸的教官教坑爹的很切记切记.LZ你要去那做好心理准备,因为洗澡的时间久每人5分钟到了7点20就没热水洗澡,而且不只是你洗澡一帮的宿友等着你让位洗澡,不过洗了等于没洗,洗了就要下去集合跑步训练什么的都出汗了.!

5,东莞德育基地军训

是有一节课会辛苦一点,其他都好玩,我走的时候觉的有点不舍,
不是.揭阳市中小学德育基地 地址: 揭阳揭东县玉窖镇东径
当然,军营是用血与泪铸成的,学习军事技能,如队形队列等,很辛苦的哦

6,关于东莞两所高中

  当然是东莞中学好!在东莞市排在第一,而松山湖排在第三!——广东省东莞中学简介  广东省东莞中学创建于1902年,历经几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传承与创新,东莞中学已经成为一所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百年老校。一百年来,东莞中学为国家为社会造就了大批优秀之才,爱国将领蒋光鼐、学者容庚、工程院院士毛炳权和何镜堂、新浪网首任总裁王志东等均曾在莞中就读。东莞中学1992年被编入由国家教委编辑的《中国名校(中学卷)》,1994年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东莞中学近年来获得长足的发展,校园面积扩大到100亩。教室、实验室、语音室、多媒体电教室配备了先进的教学设备,千兆校园网将校内全部电脑连为一体,基本实现了教学与办公的现代化。学校幽静的办公教学区与宽敞的运动生活区相映成趣。学校现有57个高中班的办学规模,三千多师生员工沐浴在百年的文化积淀中,校园内处处洋溢着深厚浓郁的人文气息。  学校师资队伍精干,结构合理。现有专任教师199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193人,研究生学历18人。68%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其中高级教师63人。  东莞中学以“对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为办学宗旨。学校力求把教育关怀指向在校学习和生活的每一个学生,使他们都能获得最适合于自身发展的最好教育;把学校教育的视线穿越学生生命发展的全程,为学生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思想基础、能力基础、情感基础和生活基础。 学校打造了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读书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等多种平台,激发学生的广泛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使学生  初步具备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公民意识、行为和能力。  东莞中学坚持“自主、和谐、共同发展”的办学理念。在办学中充分尊重师生的生命主体意识。校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的很多大型项目都是由学生策划组织的,校内学生刊物《莞中风采》和《云雕》完全是由学生编辑出版的。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内在的探究和发展需要被唤醒了,学生学会了自主建构知识,形成健康丰富的个性。学校和谐办教育,办和谐教育,有效地整合学校教育中各种资源、各种力量、各种进程,使学校教育在良性的状态下运行。同时,学校在引导师生自主发展与和谐发展的基础上,激励师生将自己的成长规划与学校的发展结合起来,师生共度生命历程。  东莞中学逐步形成了“教育生态平衡”的办学特色。我们用生态平衡的观点理解、认识教育。在管理方面,我们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以人为本,建立有序、民主、高效的管理系统。在德育方面,我们把公民意识、爱的意识、文明习惯、健康心理作为德育的主要内容,注重营造和利用德育环境,重在情感化、科学化和自我教育化,让学生在真实的道德环境中获得德育滋养。在教学方面,我们强调师生教与学的自主、互动、进取,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向主动参与、发现、探究的学习者转变。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我们通过物化的校园环境和各种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对学生熏染陶冶,以净化学生的心灵、丰富学生的人格、发展学生的个性。  东莞中学将办学宗旨和办学理念贯彻到办学的每一个环节,整体办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取得了一系列的办学业绩。1997年被评为省先进集体、省文明单位,2000年被定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003年被评为全国绿色学校,2004年被东莞市委、市政府授予“东莞市文明单位标兵”称号,并多次被评为广东省和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东莞中学多年来高考均获佳绩,其中2003年高考,汤宇翀同学以900分的总分荣获广东省高考状元,并被清华大学录取。2005年高考,重点本科上线人数282人,上线率为58.8%;本科上线人数430人,上线率为89.6%,两项上线率均居全市第一。最近三年共有12位同学被清华、北大录取。令人瞩目的办学成绩的取得,使东莞中学成为东莞的教育品牌,成为广东省颇具知名度的一所名校。  现在,学校正努力朝着“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能与世界先进教育对话的国内一流学校”的办学目标迈进。在新的百年里,学校将不断寻求发展新路,开拓发展空间,再创新的百年辉煌!  编辑词条 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 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是市政府新创办的一所市教育局直属公办学校,由南粤百年名校东莞中学承办。  学校坐落在松山湖科教区东部,青山碧水怀抱,风景秀丽。园区四号、六号两条主干道路从两侧穿过,交通便利,是工作、读书、居家的理想之地。  学校占地面积30多万平方米,校区总建筑面积14.72万平方米,总投资3..5亿元。建成后将开设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部,共计108个标准班,三年后在校学生总数可达5200名。,学校面向全市招生。2005年,高中招生12个班,初中招生8个班,小学将在2006年1-5年级同时招生。这所学校,将为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社区基础。同时,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广阔的前景,也使学校具有同步发展的极大机遇。  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是东莞未来国际化高水平的教育基地,学校将承接东莞中学优良的办学传统,坚持“对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的办学宗旨和“自主、和谐、共同发展”的办学理念,全力打造能与世界先进教育对话的国内一流学校。  学校拥有完善的功能配置,除主教学楼、管理中心、运动场、体育馆、学生宿舍、教工宿舍、食堂、电教馆、图书馆等必要设施外,还配建了先进的计算机教学中心、实验教学中心、文艺中心、露天舞台、自然观景区等,将成为一所设施先进、现代化程度高的新型学校。学校的各项建筑与自然高度融合,极富个性化的建筑风格,体现了时代与传统的交汇,科技与人文的融合。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将倾心尽力为求学和工作的广大师生营造一片温馨、静谧的学习环境和生活乐土。  东莞中学选派年富力强的高素质干部担任副校长和中层行政干部。教师队伍的组成除由东莞中学抽调部分骨干教师外,在全国范围内招聘名优教师。  编辑词条 广东省东莞中学 自主、和谐、共同发展——广东省东莞中学简介  广东省东莞中学创建于1902年,历经几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传承与创新,东莞中学已经成为一所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百年老校。一百年来,东莞中学为国家为社会造就了大批优秀之才,爱国将领蒋光鼐、学者容庚、工程院院士毛炳权和何镜堂、新浪网首任总裁王志东等均曾在莞中就读。东莞中学1992年被编入由国家教委编辑的《中国名校(中学卷)》,1994年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东莞中学近年来获得长足的发展,校园面积扩大到100亩。教室、实验室、语音室、多媒体电教室配备了先进的教学设备,千兆校园网将校内全部电脑连为一体,基本实现了教学与办公的现代化。学校幽静的办公教学区与宽敞的运动生活区相映成趣。学校现有57个高中班的办学规模,三千多师生员工沐浴在百年的文化积淀中,校园内处处洋溢着深厚浓郁的人文气息。  学校师资队伍精干,结构合理。现有专任教师199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193人,研究生学历18人。68%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其中高级教师63人。  东莞中学以“对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为办学宗旨。学校力求把教育关怀指向在校学习和生活的每一个学生,使他们都能获得最适合于自身发展的最好教育;把学校教育的视线穿越学生生命发展的全程,为学生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思想基础、能力基础、情感基础和生活基础。 学校打造了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读书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等多种平台,激发学生的广泛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使学生  初步具备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公民意识、行为和能力。  东莞中学坚持“自主、和谐、共同发展”的办学理念。在办学中充分尊重师生的生命主体意识。校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的很多大型项目都是由学生策划组织的,校内学生刊物《莞中风采》和《云雕》完全是由学生编辑出版的。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内在的探究和发展需要被唤醒了,学生学会了自主建构知识,形成健康丰富的个性。学校和谐办教育,办和谐教育,有效地整合学校教育中各种资源、各种力量、各种进程,使学校教育在良性的状态下运行。同时,学校在引导师生自主发展与和谐发展的基础上,激励师生将自己的成长规划与学校的发展结合起来,师生共度生命历程。  东莞中学逐步形成了“教育生态平衡”的办学特色。我们用生态平衡的观点理解、认识教育。在管理方面,我们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以人为本,建立有序、民主、高效的管理系统。在德育方面,我们把公民意识、爱的意识、文明习惯、健康心理作为德育的主要内容,注重营造和利用德育环境,重在情感化、科学化和自我教育化,让学生在真实的道德环境中获得德育滋养。在教学方面,我们强调师生教与学的自主、互动、进取,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向主动参与、发现、探究的学习者转变。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我们通过物化的校园环境和各种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对学生熏染陶冶,以净化学生的心灵、丰富学生的人格、发展学生的个性。  东莞中学将办学宗旨和办学理念贯彻到办学的每一个环节,整体办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取得了一系列的办学业绩。1997年被评为省先进集体、省文明单位,2000年被定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003年被评为全国绿色学校,2004年被东莞市委、市政府授予“东莞市文明单位标兵”称号,并多次被评为广东省和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东莞中学多年来高考均获佳绩,其中2003年高考,汤宇翀同学以900分的总分荣获广东省高考状元,并被清华大学录取。2005年高考,重点本科上线人数282人,上线率为58.8%;本科上线人数430人,上线率为89.6%,两项上线率均居全市第一。最近三年共有12位同学被清华、北大录取。令人瞩目的办学成绩的取得,使东莞中学成为东莞的教育品牌,成为广东省颇具知名度的一所名校。  现在,学校正努力朝着“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能与世界先进教育对话的国内一流学校”的办学目标迈进。在新的百年里,学校将不断寻求发展新路,开拓发展空间,再创新的百年辉煌!  东莞中学史略  本校成立于前清光绪二十八年(即公元一九0二年)八月三十日,由邑侯(霖按:古人称县令为邑侯)刘德恒(子占 )先生所创办,名东莞县学堂。所有学费,概由邑明伦堂支付,间亦有出于捐募者。协办人则为邑人尹庆举(翔墀)、 张其淦(豫泉)、徐夔?(莞珊)三先生。徐先生当时称监督,另设校长二人,即以尹、张两先生充之。监督住校任事 ,校长系名誉职。全校学生约百人,分甲乙两班,多邑中世家子。校址原为考棚(前清童生考县试场所)。今则全无当 年迹象矣。  光绪二十三年(公元一九0六年)改名东莞县立初级师范学堂。当时功课,最重要者为国文一科。任教者多邑中知名 之士。光绪三十四年(公元一九0八年),第一届毕业生计得十二名。旋改名东莞中学堂,学制分师范部及中学部。师范 为五年制,中学为六年制,预科二年,本科四年。宣统三年六月,师范部结束,以后悉办中学部。  民国元年十一月,学制改为四年,分春秋两季始业。民国五年后,始悉改为秋季。当时功课纷繁,多至卅七、八小 时;而英语一科,特别注重,每周约七、八小时;除普通科目外,尚有修身一科,多以"五经"为教材。  民国十年,黎越廷先生来长本校,提倡女权,主张男女同校,本邑女同胞得入本校肄业自此始。  民国十二年,卢颂芳先生再长本校,始推行新学制,初中肄业三年毕业。  民国十五年冬,校长袁昌善先生,以校舍湫隘,乃归并右邻宝安书院(霖按:《东莞宝安书院碑记》尚存,原立于 今东莞中学传达室后壁处)另绘图测,改建校舍,未完成而清党事起(民国十六年),学校遂陷于纷乱状态中,断瓦颓 垣,蓬蒿没胫,无复学校形容。 民国十七年,罗汝荣先生继长本校,增招高中师范班一班(唯毕业时,仅得学生十名),对校舍之增修,亦有所努 力。当时邑明伦堂拨款九万元补建校舍。后以经费支绌,无以为继,仅完成现有之三舍土校舍三座,计教室十二间。  民国十八年校长罗宗伟先生颇有建设,然终以非邑人,未得竟其志而去。  民国十九年秋,叶校长国璋,增办附设小学五六年级各一班,以为根本之图。然因地方不敷,且格于功令,仅办四 期而已。 民国二十年春,黎汝璇先生继任校长,于秋增招乡村师范班一班,后以本县有简易师范之设立,故仅办一届耳。是 年冬十一月,黎校长去任,罗友蘧先生继之。罗氏莅任以来,对于图书、仪器、班额校舍、校具之添置、增建,均不遗 余力。又得邑人徐赓陶先生捐赠大批图书--《万有文库》、《四序丛刊》(霖按:"序"字误,当作"部")。故各种设备 ,至民国二十六年几臻完善,而班额初中增至八班,高中增至三班,全校人数达六百余人。  民国二十六年,"七七"事变后,卢彭铿先生接任校长,所谓"奉命于危难之间",救国与读书,应付殊不易。是年秋 ,因校产收入增加,隧增招初中十班,高中三班,全校人数达七百余。  民国二十七,"双十节"过后,华南形势,突告紧张,由是人心惶惶,不可终日,城中居民,纷纷逃避乡村,十室九 空,学校亦陷于停顿状态。不久广州竟告失守。莞邑以接近虎门,且为广九路必经之地,亦不幸相继沦于敌手。十数年 惨淡经营之学校,顿成兽穴蛇窠,仪器图书,以不能他迁故,悉遭摧残劫掠,靡有孑遗。 莞城沦陷后,卢校长与同事十余人,义不帝秦,辗转逃亡,后达香港。鉴于在港莞邑学生失学者众,遂谋复校。因 邑明伦堂收入无着,不果。后几经奔走,终得徐赓陶先生之鼎力,始于二十八年春,与石龙中学及私立明生中学合办东 莞县临时联合中学。计办高中一班,初中六班。经费为国币一千五百元,校址借用香港知行中学、九龙德明中学教室, 于夜间开课。设备简陋,而生活辛苦,不难想象。  办理以来,校舍屡更,如流浪之氓,栖无定所。后几经撙节,始获得固定校舍于九龙长沙湾道即后来私立明生中学 校址。校址既定,邑中子弟来学者日众,几达三百人。  是年冬,旋奉令迁回内地办理,故卢校长结束联中一学年学业后,即遄返祖国,仆仆于平山、龙冈、平湖、清溪、 官仓、石马、塘厦、樟木头之间,以求一安全地域为学生藏修之所。几经波折,由合而分,终得常平屋厦乡各绅耆热心 赞助,于二十九年春借用桥梓小学校舍,并四出张罗校具、教具,招生复校。当时经费为国币二千五百元。办高中三班 、初中六班,全校人数达三百八十二人。  复校以来,各沦陷区学生,纷纷复学,人数日增,教室渐感不敷使用,后由乡长周校南及绅耆周允初、周崇谋等先 生筹建两座,复得李县长鹤龄之捐助,增筑大礼堂一座、教室一间,而冈梓周绍光先生及支队长徐东来先生复捐赠台椅 六十余套,故难题迎刃而解,而收容学生数多至四百九十二人。 民国三十年,敌人登陆香港,本校经费来源遂告断绝(至三十二年三月间,经费始继续支发),以后几年,赖以苟 延残喘,维持微命者,唯苦难相随之同学输收学米耳。  学校所在地接近寮步,而寮步常为敌骑常至之区,风声鹤唳时感不安,又因常平接近广九路,为游击区最繁盛之地 ,且与我县府所在地石马距离不远,故每年必有一度逃避敌人之骚扰,或一夕数惊,或黑夜登山,深更涉水,遭遇颇不 平凡。但各同学尚能于四面楚歌中,次第完成其学业,未损毫发,诚邀天之幸也。  民国三十三年十一月十四日,敌人实行打通广九路,常平遂非我有,本校几年来艰苦经营之校具、教具,以无法迁 移,大部又落人之手。但卢校长并不灰心,倘有寸土,仍可为学校恢复之地。所谓一旅可兴夏也。  民国三十三年元旦日,卢校长与弟兄及同事多人,凌晨偷越铁路,取道桥头,上黎村,与当地人士商借新群小学校 址继续上课。黎村为邑东边地,与惠阳、博罗交界,倘惠阳一失,则进退两难。然东莞县立中学,应教育东莞青年。倘 他迁别县,莞籍学生不能远道相随,有何意义?故无论若何艰险,学校应设县地,以争取邑中青年,免为敌伪奸利用。 当时远在后方邑中爱护学校人士,均主张学校迁河源,以为长治久安之计,对于卢校长之苦心,尚有未尽了解也。  在黎村办理仅一年,计有高中三班,初中六班,人数初为二百九十五人,后增之三百八十二人。经费每月初为国币 二千五百元,后与东莞县立石龙中学合办,改名东莞县立联合中学,始增至四万元。但以学校地处绝境,屹立防军前线 ,杯弓蛇影,时或有之,然皆患难久经,怡然处之矣。  民国三十四年正月十四日上午六时,敌人悄然进占惠州,黎村遂如瓮中之鳖。学校对敌人此次企图,早得情报,为 应付万一,不得不于三十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宣布疏散,故各学生均得安然无恙遄返家园。  全县既陷,迁校他县力所不能,即能之,学生不能相随,终属徒然。且当时敌骑四出扰掠,广东各属,几无幸免, 亦终无地可迁。后卢校长经多方考虑,又鉴于敌人已逢再衰三竭之境,卒从友人之劝告与赞助,将学校改名光中学塾, 在附城博厦乡借祠宇收容学生二百零七人。办理当中,曾有无数谣言,多方恐吓,然卢校长此时置身家性命于度外,不 为所动也。 办理仅一学期,属子弹威力,终使暴日屈服,胜利属于吾人矣。九月十四日,卢校长奉命接收苦别七年之母校,荒 凉一片,迥异当年,收拾澄清,费时数日,于二十四日始能正式上课。每月经费为国币五千三百四十五元,六十倍支发 。当时班数高中五班,初中八班,学生六百一十一人。  三十五年秋,增招初中两班。现在计有高中五班,初中十班,人数共六百三十八人。经费每月为干谷二万五千二百 斤司码。三十六年度拟增招初中二班,高中一班,以实现初中每级四班,高中每级二班之计划。  总括复员一年来,得邑明伦堂屡拨巨款修缮校舍,增置校具教具,规模渐具雏形。今后拟分两期完成中等学校之完善设备。  东莞中学校史拾零  创立学校的政治环境  光绪二十四年(1898)"戊戌政变"的主要内容,有废除八股,改革科举;设立学堂,学习西学。虽然经一百零三天 的"新政"失败了。但是废除科举,设立学堂的措施,为朝野所接受。光绪二十七年(1901)八月初二日,光绪谕令"各省 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大学堂;各府、厅、直隶州,均设中学堂;各州县均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当时没有废除 科举之令,学堂与科举并行。  光绪的"上谕"下达以后,宥于保守思想和习惯势力,各级官吏多数徘徊观望,或"徒事皮毛,有名无实"。(见光绪 二十九年(1903)十一月二十六日,光绪"上谕")于是光绪在光绪三十一年(1905)八月初四日再下圣旨: 推广学堂,必先停科举。着即自丙午(光绪三十二年,1906)科为始,所有乡、会试(省试、国试)一律停止,各 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并着责成各该督、抚严饬府、厅、州、县赶紧于城乡各处遍设蒙小学堂,慎选师资,广开民智 。务期进德修业,体用兼赅,以副朝廷劝学作人之至意。  东莞中学堂的创立,在光绪第一道"上谕"下达的次年,毋烦"督、抚严饬",东莞办起了学堂来了。可见当时东莞人 思想的解放。原来"上谕"规定"各州县均设小学堂",县以上的各府、厅、直隶州,才"设中学堂"。东莞是县,居然办起 中学堂来,东莞人可谓"敢"字当头。其中东莞中学堂筹办并任首届校监实际是校长的清进士徐夔飏起到了主要作用。  东莞中学堂的创立  自明代以降,东莞教育就比较发达,至清末,东莞官办学校有三所: 儒学(即学官,1951年拆除,今南方饮料厂所在地为其故址),学生免费入学,还供给伙食(叫廪生)。  宝安书院(1926年并入东莞中学,故址在今东莞中学传达室右侧)。  龙溪书院(在石龙)。  集体办书院三十九间、社学二十三间,义学(免学费)三间。私塾(包括家塾、蒙馆),乡乡皆有,难以统计。有 这么多的学校,还要办东莞中学堂,假如对新型学校作育人才的重要作用没有充分的认识,是不会有这样坚决的行动的 。  东莞中学堂最初为民办。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徐夔飏作《东莞中学校创办缘起》,把东莞中学堂创立的经过说 得很具体: 光绪二十八年(1902)办东莞中学堂时,毫无"的款"(明确的款项),东莞知县刘德恒捐养廉银一千两,徐夔飏四 出募捐,得四千馀两,为开办费。并由县指定屠税、庙宇、鲜鱼税及东莞明伦堂每年拨银三百两为经常费。嗣因奉命改 为东莞初级师范中学堂,颁发章程,各科教员,均当延聘,而学款短绌,几不能支。适科学既废,书院停开,乃请拨原 书院灯火费为学堂经费,并请东莞明伦堂拨足银两,遂将考棚改建。广筑校舍,扩大操场,购置图书、仪器,学校规模 ,始乃大备。 (李璇枢《东莞县志拟目目·学校》引)  东莞学堂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八月三十日立。九月初一(10月2日,直至解放,以此日为校庆日)开学,名为 东莞学堂。 据第一届学生李璇枢(字仁荪)的回忆,学堂开办得很草率,连校名的匾额也没有,开学那天,只见考棚门口挂着 红纸墨书"东莞县学堂"五个大字。  光绪三十年(1904),奉广东省学务处,改名东莞初级师范学堂,以考棚(考秀才之所)为校址。以宝安书院山长 (书院领导称为山长。)张其淦(清进士)、龙溪书院山长尹庆举(清进士)为名誉校长,徐夔飏(清进士)为监督, 驻校,处理日常事务。 教师可知者,有: 国文教师叶觉迈(清举人)、 国文教师徐夔飏(清进士)、 英文教师梁兰如(美国大学毕业 ) 、地理教师张伯桢(康有为学生)、 国文教师陈官桃 。  入学考试只考作文:题为:《学然后知不足》。  首两届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第一届学生为甲班,共12人。  第二届学生为乙班。  第一届学生可知者有:蒋光鼐(15岁),1932年震惊中外的"一·二八"淞沪抗战的总指挥,解放后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部长。  徐思达(15岁),徐夔飏第三子。1915年考上北京大学,1944年至1946年任东莞县长。解放后为广东省文史馆馆员.  李秉枢(15岁),后留学日本,毕业回国后,任教于母校。  李璇枢(字仁荪,12岁),1911年三月二十九日,与第二届学生莫纪彭、陈哲梅及东莞青年李文甫、黄侠毅等,参 加攻打两广总督衙门的战斗(后称"黄花起义")。 邓坚白,广东军法处处长,后民国间为南海县长。  黎景高、张超岳、江梅孙、吴炜、陈官熙。  第一届学生中,年龄最大的是吴炜,三十多岁,最小的是陈官熙,十一岁,为莞中教师陈官桃之弟。 每届学生学习年限为六年。第一届学生在光绪三十四年(1908)毕业。毕业时骑马游街。当时校名改为"东莞初级 师范学堂",内校有谚云:"师范六年来毕业,学生一打去游街。" 光绪二十七年(1901)的"上谕"中,指定学堂的教材是"以四书、五经,纲常大义为主,以历代史鉴及中外政治、 艺学为辅。"当时清室式微,尤其是广东,受康有为、梁启超的影响(地理教师张伯桢先为梁启超后为康有为的学生) ,又受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影响,加上校监徐夔飏思想比较开明,东莞县学堂的教材,不依"上谕"。以梁启超1902年编的 《新民丛报》为国文教材,以《新民丛报》中的《新地理》为地理教材。  作文最为重视,作文之日,早餐必食"及第粥",取登科之兆。凡优秀贴堂的作文,奖银1元。 上课时,还不晓得用黑板,教英文的教师,用小块硬纸写上字母,竖起教学。到民国元年,第一届学生李秉枢留学 日本毕业回国,任教于母校,开始仿效日本,采用黑板、课卓等新式教具,李秉枢从日本带回地球仪,东莞学堂学生第 一次接触新教具。  学生全部寄宿,住东斋和西斋(见清末《东莞县学堂平面图》东斋房小,每房住1人;西斋房大,每房住4人。4位 学生用1校役。  学生伙食,学堂免费供给,休沐日(十日一次),发伙食费1元。  学校的改名和扩大  光绪三十四年(1908)正月,奉命改办中学,改名东莞中学堂。学制分师范和中学两部,师范五年制,中学六年制 ,预科两年,本科四年。分春秋两季招生。宣统三年(1911)六月,师范部结束,不再办师范。  1912年11月(即"武昌起义"后的1月),改名东莞中学校,学制改为四年,仍分春秋两季招生。1916年,招生始定为 秋季。  1921年,校长黎樾廷,招收女学生,男女同校自此始。  1923年,卢颂芳再度为校长,改学制为三年。  1926年,校长袁昌善(中共党员)将右邻宝安书院并入,拆除宝安书院原有建筑(《宝安书院碑记》碑今存,七十 年代,在今图书馆和今科学楼西侧,即宝安书院故址仍有原宝安书院石刻多方)测量绘图,准备兴建校舍,因"清堂"事 起而止。  1929年,东莞明伦堂拨款9万元,新建教室三座,共十二间(即今绿瓦楼)。

7,企石中学至东莞德育基地有多少公里

尊敬的百度用户您好! 欢迎使用百度知道!很高兴为您解答!.公交线路:305路,全程约46.8公里1、从企石中学步行约400米,到达宝石油站2、乘坐305路,经过37站, 到达雅园路口站3、步行约1.5公里,到达东莞市中小学德育基...  本解答由【谢小夫】友情提供! 若有不足之处望谅解, 希望本次解答对您有帮助! 望您能及时【采纳】,在此表示谢谢!有缘下次再见!!!!
任务占坑

8,掌门1对1这个教育机构可靠吗

目前来说,掌门发展的还不是很好。一家好的教育机构是多方面的,师资,教学经验,规模,口碑等等吧。但是补习机构终归是要赚钱的,这已经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了。掌门的做法是大量投入广告,吸引学生家长报名,有大量水分在里面。补习,还是有老师来补的,只是掌门的好老师太少了。 对与兼职的人来说,原来这个机构是让我们不要带着赚钱的目的,嗯,这个善良我双击666,至于备课有课件,你真是幸运呢,我的小学英语人教版就没有课件,已经说过了。 另外,用兼职做掌门一对一的在线老师与发传单比较,如果你觉得这两种工作对你学识和脑子的使用没有区别,我只能心疼那些上当的家长。价格对家长学生那边我不是很清楚,只知道一次要一万以上,现在改了也有可能,毕竟能承担并且愿意承担的家长不能保证。
掌门1对1好可以啊,
高三剩下的时间不多了不容太多尝试,去年10月-12月我家高二孩子在掌门1对1上过课,靠谱,重点中学在职老师上课1对1辅导,期末考试数学满分。

9,东莞市德育基地怎么样要带床铺吗那里的水资源如何过的辛苦吗

您好,我是东莞初中部的同学,那里的教官刚开始的确有点不适应,可是慢慢就会适应了,甚至离别时舍不得离开教官,记得带防晒霜、创口贴、油,随身可携带的毛巾等,不用带床铺,那里有,临时水龙头里的水有点消毒粉的味道,不过那儿有热水,请放心。刚开始可能辛苦,慢慢的,习惯了呢。
说,虽然工作辛苦,但是我心理很高兴!诚然,他们苦中作乐,变忍受为享受的生活无不显出他们的惊人毅力和高贵品质,但同时也不难看出他们的快乐包含着“克己”的意识,严格地说,这也不算是完全的快乐.许多足球迷特别崇拜2002年世界足球先生小罗纳尔多,都认为他在场上快乐,场下快乐.肯定是个幸福的人,但是幸福不是简单的快乐,真正的幸福,应该是物质与精神和谐同一.纯物质精神的精神的满足都只能作为幸福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只有将二者融为一体才是真正的幸福.  精神与物质并不是对立的,而是互相促进的,拥有一定的物质财富才能激活幸福的精神细胞;保持精神的愉悦,才能有信心和经理创造更多的财富.  也许你觉得获得完全的幸福实在不容易.但是物质与精神并非鱼和熊掌.你完全可以兼得.关键要靠自己去追求去创造.幸福,只要你奋斗不息勇于创造,幸福的安淇儿将永远伴着你.  淡淡的茉莉花

10,东莞市中小学生德育基地是怎样的希望有详细介绍

那里很好玩啊 上次去了 晚上还有电影看 宿舍超大 有空调 我们那个教官很好 虽然刚开始就罚我们 可是到后来就好点了 饭都还行 不过要自己收拾 晚上10点钟睡 以后每天早上要升旗 还有各种课 有戴防毒面具 站军姿什么的 还有一节课是去绿色世界玩 要完成任务什么的 晚上7点20就准备去看电影 看到9点半 之后就排队 到各班的基地去 然后老师会讲些什么 我记得当初我们老师吹了一下口哨 还 有个男生也在吹 然后男生就在一直受罚 到后来也没有人承认是谁吹得 就一直在罚男生 (我是女生)我们都在那里笑 最后的时候我们都舍不得走 那里比我们学校好N倍 呵呵 去那里就是享福的 我们受罚就是“快乐蹦蹦跳”老师问你快不快乐 一定要说快乐 还有升蹲
军训那几天 教官说的话 1. “现在孩纸讲话的同学你是真他妈的犯贱” 2. “那个男生你连军服都穿反真是个人才”3.“抬头挺胸 有胸的挺胸 没胸的挺排骨”4.“男宿舍全是海鲜味 酱油味”5.“一个口令十个动作”6.“你让我失望 我让你绝望”7“.给你十秒时间 10、9、5、4、3、2、1”8.“回到宿舍不要两个同学洗完澡就眉来眼去说张老师今天教我们人工呼吸 一起吸一吸。”9.“下面是心肺复苏,如果你救的是女生 千万不要乱摸 就算你把人家救活了 让人家以后日子怎么过。”10.“吹气不足”11.“两只老虎 两只老虎 谈恋爱 谈恋爱 两只都是公的 两只都是公的 真奇怪 真奇怪”12.“你们包扎手的过程 很黄很暴力 有的同学伤的是左手 包的是右手”13.“食不语 预备背”14.“你们觉得自己是一坨屎 其实你是两坨屎”15.“305宿舍有同学拿内裤堵厕所” 全场爆笑 16.(快乐蹦蹦跳以后)你们开不开心?“不开心!!”不开心就继续做!(做完以后)你们开不开心?“开心!!”开心就继续做。。。。
那里好好玩的 去的时候很担心 回来的时候哭着回来 很想念我们的教官
那里好好玩的哦
对啊,抓不抓头发的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基地很大哦,我是刚在那训练回来的好好像占地6.8W平方吧,里面挺漂亮的就是不语堂太坑爹了,吃饭不给说话到了那里要站在餐桌前然后叫你坐下又叫你站起来又叫你坐下又叫你站起来读那个餐语我记得好像世不语,寝不习,夫子之言就金玉什么的,每次吃饭饭菜都是冷冰冰的因为饭前说很多话.汤和白水是无有什么分别的,不过那里的环境还是挺不错的,一个房间5个双层床2个WC,还有每人一个柜子.那里派发的迷彩服够坑爹都不知道有多少人穿过臭臭的裤子不是这里坏就是那里坏.教我那个教官总是对的学生说粗口很坑爹的话语引起同学的不满,他得样子;脸点像正方形一样嘴巴那里有点突出.那里的绿化挺不错的.还有很的训练馆,有风雨训练馆。3防训练馆。消防什么的训练馆配置也齐全.就是派发的迷彩服和鞋子很坑爹的东西.我去了几天就~~~~~~~教官坑爹床也坑爹衣服就更坑爹最坑爹就是不语堂了,我那个教官罚得弄得全班同学都想哭.第一天去LZ一定要切记即使饭难吃都一样要出如果不吃就晕的,第一天去有些同学不吃饭在风雨训练馆那就顿时晕了在地上眼睛都睁不开很多不吃饭的都这样,晕了教官就立刻把人背去医院.LZ千万别给正方形脸的教官教坑爹的很切记切记.LZ你要去那做好心理准备,因为洗澡的时间久每人5分钟到了7点20就没热水洗澡,而且不只是你洗澡一帮的宿友等着你让位洗澡,不过洗了等于没洗,洗了就要下去集合跑步训练什么的都出汗了.!
文章TAG:东莞德育基地黄中和东莞德育基地黄中和松山湖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