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东 > 东莞市 > 东莞图书馆建在哪里,东莞图书馆在哪里

东莞图书馆建在哪里,东莞图书馆在哪里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5-19 21:36:30 编辑:东莞生活 手机版

1,东莞图书馆在哪里

市府廣場啊
市政付广场
据东莞日报1月3日报道  大岭山镇投资1亿元,拟在镇中心区新建一所集图书、展览、培训、信息、网络于一体的现代化图书馆。新的图书馆规划藏书量约50万册,建设工程将在近期动工。

东莞图书馆在哪里

2,东莞有什么图书馆

1、东莞图书馆及各个分馆 2、长安图书馆 3、移动图书馆 4、虎门图书馆 5、主山图书馆 6、潢涌图书馆 7、东城图书馆 8、万江图书馆 9、中堂图书馆 10、桔洲村图书馆 11、鹤田厦图书馆 12、道滘镇图书馆 13、莞城图书馆 14、市图书馆 15、东莞少年儿童图书馆好像还有一些,你再找找吧,不知道这些对你是否有帮助。
1. 东莞图书馆 2. 东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 3. 东莞图书馆(石竹路) 4. 道滘图书馆 5. 市图书馆信息咨询中心 6. 停车场(东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北) - ditu.google.cn - 更多 7. computer service centre - www.dgpc.net - 0769-22800500 - 更多 8. 东莞市脑地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图书馆建设 - ditu.google.cn - 0769-22485586 - 更多 9. 大宁图书馆 - ditu.google.cn - 更多

东莞有什么图书馆

3,樟木头图书馆在哪里

樟木头图书馆 位于樟木头镇文化中心。建于1999年7月1日,馆舍面积600平方米,藏书38000余册。分设期刊阅览和图书外借2个服务窗口,实行电脑借阅管理,共有阅览座位24个,年接待读者42000人次。 联系电话:87792968。附新闻: 进入21世纪初,镇府大抓文化设施建设,大力创建文化新城。2000年初,一座综合性的室内文化活动场所樟木头文化活动中心宣告建成,楼高11层,建筑面积7600平方米。 樟木头图书馆设在文化活动中心的四楼,建筑面积600平方米。于2001年9月1日开馆。从此结束了樟木头没有图书馆的历史。 2005年,樟木头图书馆藏书量为36000册,年度订阅杂志30种,报纸10种、年度新增图书10000册。图书种类:文学、小说、少儿读物、计算机、经济管理、历史丛书、藏书、生活刊物、报刊等。全年进馆4000人次;借阅770人次;已发放借书证300个。 设有图书阅览室:阅览室面积60平方米,设阅览枱6张,座位25座,全年借阅图书4872册。电子阅览室:面积120平方米,设电子计算机20台(其中6台专供读者使用)并有一台电视机(投影机)。
樟木头图书馆在樟木头镇文化中心(旁边有“真功夫”餐厅和“东莞银行”)。电话:87792968。可以随便进去看书,借书要办卡,我看见好像是有学生在做作业。

樟木头图书馆在哪里

4,东莞虎门最大的图书馆在那里

虎门图书馆 虎门镇重要的文化设施及主要的信息文献交流服务中心,是虎门镇政府于2002年投资1500万元兴建的公共图书馆,是展示虎门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 图书馆位于虎门执信公园内,楼高三层,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设计体现了传统艺术与现代装饰相结合的风格,主楼呈椭圆形并向两边扇形延伸,无论是从俯视或平视角度俱显其雅致得体,整体布局与原有的红楼、洋亭、纪念碑浑然一体,成为虎门书香味浓郁新景观。全馆采用职能化布局,实现办公、业务计算机管理。大楼安装有中央空调、电梯、消防自动喷淋和闭路监控系统。图书馆现有藏书11.288万册,其中少儿书36322册,综合类图书63599册,参考书12959册;电子图书15万多册,电子期刊9个大类。全馆设计阅览座位500个,管内设有综合书库、多媒体阅览室、参考资料阅览室、报刊阅览室、少儿阅览室、卢子枢艺术纪念馆、报告厅、自修室、地方文献室、过期刊物库、悠闲书吧等十多个向读者服务的窗口。 虎门图书馆是一个以传统图书与电子图书紧密结合的新一代图书馆,它突破了传统单一的书刊借阅方式,以信息网络与多媒体传递社会信息;以各类文化科技培训教育服务社会;以书刊资料流通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以现代科技展示虎门现代建设成就。 虎门图书馆将秉承“读者至上,文明服务”的宗旨全年向读者开放。地址:东莞市虎门镇执信公园内 电话:0769-5191990 传真:0769-5041010
中山八路嘎嘎

5,东莞图书馆的服务内容

东莞图书馆新馆定位是以数字图书馆为基础、体现知识交互理念、融合传统图书馆功能的现代城市中心图书馆。新馆的总目标是与东莞城市发展目标相适应,建设一个集传统文献资源和现代网络资源为一体、信息资源和人才资源交融的城市中心图书馆。  图书馆业务功能布局充分体现了服务至上的原则,按楼层从下到上,人流从多到少的金字塔式走向进行了服务分区,一至五层分别为大众活动区、电子服务区、书刊借阅区、研究参考区和业务办公区,使图书馆各业务流程及服务功能得到合理区分,书流、人流、物流、信息流形成有序流动。新馆采用开放灵活的藏、借、阅、查一体的新型服务模式,除了特定的文献或特殊的文献,藏书全部对读者开放。新馆设置了20多个读者服务窗口,包括漫画图书馆、儿童天地、新报新刊阅览室、电子服务区、IT图书馆、粤剧图书馆、图书借阅区、衣食住行图书馆、东莞书屋、台湾书屋、古籍阅览室、参考阅览室、多功能报告厅等等,开展外借、阅览、咨询、参考、网络信息、视听等服务,举办讲座、培训、展览、学术交流、读者沙龙等活动。还专门设立了视障人士阅览室和残疾人服务区,关注到了弱势群体的利益及需求;电子自动存包柜和读者自助借还处,则可让读者充分感受到人性化的服务。此外,为方便读者和完善图书馆功能还设有购书中心、咖啡厅、餐厅等配套服务设施,使读者到馆学习、研究、活动、休闲各得其所。网络中心根据东莞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近两年出台《关于印发东莞地区图书馆总分馆制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印发〈东莞市建设图书馆之城实施方案〉的通知》的文件精神,东莞图书馆明确提出了“以技术为支撑、以政策作保障、以管理见效益”的总分馆模式实施思路,按照中心馆—分馆—服务站的形式促进图书馆向基层延伸。即以东莞图书馆新馆为城市中心馆(总馆),各镇区图书馆为分馆,村、社区(居委会)图书馆以及图书流动车为补充,同时吸收企业、学校等其它系统图书馆加入,形成服务全市的地区图书馆网群。计划到2010年,使图书馆覆盖全地区,让信息服务进社区、进家庭。 为适应中心馆、分馆和图书流动车集群管理的需要,东莞图书馆联合专业软件公司研制开发的图书馆集群网络管理平台通过了文化部部级鉴定,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并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技术上的突破,为图书馆联合发展、资源整合提供了保障,使“一馆办证,多馆借书;一馆借书,多馆还书”和“网上预约、电话预约,送书上门”等便捷的读书生活在东莞成为可能。截至2007年底,我馆在全市已构建起由1个城市中心馆、36个分馆,包括:24个镇街、8个村(社区、居委会)图书室、4个企业(学校)图书馆及102个图书流动车服务点组成的城乡图书馆总分馆网络体系,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达123个。
文章TAG:东莞图书图书馆在哪东莞图书馆建在哪里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