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东 > 东莞市 > 东莞不准电动车上路,东莞镇内电动自行车为什么不可上路

东莞不准电动车上路,东莞镇内电动自行车为什么不可上路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3-13 22:51:53 编辑:东莞生活 手机版

1,东莞镇内电动自行车为什么不可上路

禁止摩托电动车上路的了
整个东莞都禁电动自行车

东莞镇内电动自行车为什么不可上路

2,东莞虎门禁电我的电动车被扣手续齐全他们不放车却说禁电不准电动

禁电,禁摩是地方政府说的,他就是法,你不能不服从,但也是不合法,宪法并没有.不准电动车上路,.怎样才能拿出车也是很简单,找个认识他们的人去说,交200元左右就会放行。
这几年虎门本来就不景气_再禁电动车的话人都跑光

东莞虎门禁电我的电动车被扣手续齐全他们不放车却说禁电不准电动

3,东莞电动车交警会没收吗

会的.哪的电动车都是电动车,只要是电动车都会没收的,还是不要骑为好
千万不要到城区和镇中心!超标电动车和摩托车都是禁止的!
一定會!! 不然你騎去給他看看...
你在镇里面骑 一般没事。。别再主干道走。就没事的
东莞是不准电动车上路的,如果你违规上路的话是会被没收的。

东莞电动车交警会没收吗

4,为什么东莞不让骑电动车

因为很多电动车当摩托车用去拉人,容易出车货。
因为电动车消费太低,推动不了GDP,又没油水.
问问刘猪头吧,NND交警上个月把我的电动抢啦!
第一,中学生心智不成熟,很多后果都不懂,骑车速较快的电动车容易操作不当造成意外,第二,电动车本来由于车速原因很有可能被纳入机动车管理,未成年人是不具备机动车驾驶资格,所以也不允许骑,第三,中学生人数多,如果大量能高速行驶的电动车由一帮心智不成熟的人在同一时间同一区域行驶,会造成什么矛盾和后果难以想象。

5,东莞现在还禁电动车吗

不禁。东莞正式解除“禁电”是必然的结果。据了解,东莞市还要求有关部门科学规划城乡道路,合理分配道路资源,加强便利电动自行车通行、停放的基础设施建设。有条件的城市道路,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应当设置隔离设施或者隔离警示标志。新建、改建、扩建城市道路的,应当规划设置非机动车道。新规随着新国标落地,全国都拥有了统一的电动自行车标准,没有一个地区可以例外。因此,“禁电”也就成了一个伪命题!电动自行车的路权,得到了保障!在多方协调、研讨、论证过之后,深圳、佛山、中山等地都制定了电动自行车政策,放开市场和路权,短时间内就迎来了销量爆发和上牌热潮。有资深媒体人估计,广东省内今年电动车销量将会突破500万台!
东莞目前还禁电动单车,前些日我朋友在厚街还被扣车,扣+五天电池不异而飞。
是的,电动车,摩托车都禁的。
从政府执法上,禁摩托车、电动车管制宽松了很多。但是东莞目前偷盗还太多,很多人都不会选择购买或使用电动车的。

6,东莞什么文件禁止电动车上路什么理由要禁止

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东莞市不准电动自行车登记上路行驶问题的批复》(粤府函〔2007〕146号)及《关于印发东莞市电动自行车不予登记、不准上路行驶实施方案的通知》(东府〔2007〕83号),自2007年8月15日起我市对电动自行车不予登记并禁止上路行驶。至于禁止理由大概是因为电瓶车事故多,开的人不注意安全。加上被盗案件也很多。所以直接禁了。8月15日,东莞交警将安排至少2/3以上警力参与开展整治电动自行车统一行动,重点整治市镇中心区内的电动自行车违法上路行驶、违法载人、逆向行驶、冲红灯、不在非机动车道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此外,各镇(区)交警大队还将根据自身辖区实际制定工作方案,并在统一行动之外,自行组织开展电动自行车专项整治工作。按照省政府有关文件的批示,东莞将于8月15日在全市范围内全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363396363面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行驶,并对当事人处50元罚款。为保障今年8月15日起全面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行驶顺利实施,东莞交警支队制定了整治电动自行车实施方案。专项行动中,执法民警不仅可以对电动自行车(包括符合国家标准和超过国家标准的汽油机助力自行车)上路行驶处50元的罚款,还将对违法载人、逆向行驶、冲红灯、不在非机动车道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并处20~50元的罚款。同时,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对电动自行车处200元以下罚款,当事人若对处罚无异议的,执法民警可当场予以收缴罚款,并责令当事人自行拆除电池等动力装置,或将车辆运离出东莞。对当事人事后将电池等动力装置复原,继续作为电动自行车在道路上行驶,或有其他交通违法行为被执法民警查获的,可再次对其交通违法行为依法作出处罚。

7,在东莞电动车被抓了想取来会不会罚款

会,而具体金额按照当地的标准罚款的。一、关于“电动自行车”的定义根据《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GB17761-1999)的规定,“电动自行车”是指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具有两个车轮,能实现人力骑行、电动或电助动功能的特种自行车。其整车主要技术性能要求符合以下条件:一是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具有两个车轮;二是具有良好的脚踏骑行功能,能实现人力骑行、电动或电助动功能的;三是最高车速不大于20km/h;四是整车质量(重量)不大于40kg。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规定,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电动自行车才属非机动车。因此,对不符合《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规定的四种条件之一的电力驱动车辆,均不能认定为“电动自行车”,且不属于非机动车,应按机动车处理。二、对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一)驾驶电动自行车上道路行驶对于驾驶电动自行车上道路行驶的,按“非机动车未依法登记,上道路行驶 (代码:2003)”,对驾驶人处50元罚款。(二)未能当场提供车辆合法来源证明对于驾驶电动自行车上道路行驶,且未能当场提供车辆合法来源证明的,按“车辆具有被盗抢嫌疑的(代码:5051)”,向驾驶人出具《公安交通管理行政强制措施凭证》,扣留车辆。车辆合法来源证明包括电动自行车的购车发票及车辆合格证。如购车发票及车辆合格证有伪造嫌疑或购车发票登记姓名与驾驶人不符,车辆来源有嫌疑的,亦可按上述规定扣留车辆。(三)电动自行车不按车道行驶电动自行车属非机动车,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七条规定,电动自行车应当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在没有划分非机动车道的道路上,应当靠车行道的右侧行驶。对违法本规定的,可按“非机动车未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的(代码:2009)”或“没有非机动道的道路上,非机动车不靠车行道右侧行驶的(代码:2005)”,对驾驶人处罚款20元。(四)其他交通违法行为驾驶电动自行车上道路行驶,且具有其他交通违法行为的,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十九条和《广东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第五十三条、第五十四条的有关规定,对驾驶人处以20元或50元的罚款(参照附表)。三、对电动自行车驾驶人作出处罚的程序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等有关规定,对非机动车驾驶人作出50元以下罚款处罚的,可按照简易程序当场制作《公安交通管理简易程序处罚决定书》,如当事人对处罚无异议的,可以当场予以收缴罚款,并向当事人出具由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如当事人拒绝接受罚款处罚的,可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十九条的规定,按“非机动车驾驶人拒绝接受罚款处罚的(代码:5053)”,向违法行为人开具《公安交通管理行政强制措施凭证》,依法扣留车辆。四、对属“机动车类”电力驱动车辆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理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条、第十一条、第十九条规定,国家对机动车实行登记制度,机动车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登记后,方可上道路行驶。驾驶机动车上道路行驶的,应当悬挂机动车号牌,放置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并随车携带机动车行驶证。驾驶机动车,还应当依法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因此,驾驶“机动车类”的电力驱动车辆上道路行驶,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按相应的机动车驾驶人交通违法行为处罚标准进行处罚。五、对于“非法安装电力驱动装置”的非机动车的处理《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二第九项规定,自行车、三轮车不得加装动力装置。因此,对非机动车非法安装电力驱动装置上道路行驶的,可按“自行车加装动力装置(代码:2041)”或“三轮车加装动力装置的(代码:2042)”,当场制作《公安交通管理简易程序处罚决定书》,对驾驶人处50元罚款;同时向驾驶人出具《公安交通管理行政强制措施凭证》(划去凭证标题中关于“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通知书”字眼),依法当场收缴非法装置。如驾驶人拒绝接受罚款处罚的,则制作《公安交通管理行政强制措施凭证(兼“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通知书”)》,按“非机动驾驶人拒绝接受罚款处罚的(代码:5053)”,依法扣留车辆,同时收缴非法装置。六、对依法扣留的电力驱动车辆的处理对于依法扣留的电力驱动车辆,首先应当按规定区分其到底是属机动车还是非机动车,同时依照规定进行拍照、拓印、建立相关档案后,按如下情形分别处理:(一)对机动车类的处理1. 当事人提供合法来源证明或补办相应手续的,对其违法行为作出相应处罚后,及时退还车辆;2.当事人在30日内没有提供被扣留车辆的合法来源证明、没有补办相应的手续或者不前来接受处理的,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一百零七条的规定,对该车辆依法予以公告;经公告3个月仍不前来接受处理的,对该车依法拍卖或强制报废。(二)对非机动车类的处理1. 当事人提供合法来源证明的,对其违法行为作出相应处罚并收缴罚款后,及时退还车辆;2.当事人没有提供车辆合法来源证明或者不前来接受处理的,可以按照《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公安部第88号令)第一百六十三条的规定,经通知当事人后六个月内,无人认领的,按无主财物处理,登记后上缴国库,或者依法变卖或者拍卖后,将所得款项上缴国库。
1,肯定会!2,不符合国家规范的电动车是不可以上路行驶的。电动车国家新标准,从2010年1月1日起将实施。标准将“40公斤以上、时速20公里以上的电动自行车,称为轻便电动摩托车或电动摩托车,划入机动车范畴”。买电动车之前要先了解当地对电动车的管理规范。3,这个是东莞市的电动车管理规范,供您参考!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行驶工作执法指南按照省政府有关文件的批示,东莞市对电动自行车不予登记、禁止上路行驶,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广东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等有关规定,现就不准电动自行车(含汽油机助力自行车等其它安装动力装置的非机动车)上路行驶,制定以下执法指南:一、关于“电动自行车”的定义根据《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GB17761-1999)的规定,“电动自行车”是指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具有两个车轮,能实现人力骑行、电动或电助动功能的特种自行车。其整车主要技术性能要求符合以下条件:一是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具有两个车轮;二是具有良好的脚踏骑行功能,能实现人力骑行、电动或电助动功能的;三是最高车速不大于20km/h;四是整车质量(重量)不大于40kg。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规定,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电动自行车才属非机动车。因此,对不符合《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规定的四种条件之一的电力驱动车辆,均不能认定为“电动自行车”,且不属于非机动车,应按机动车处理。二、对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一)驾驶电动自行车上道路行驶对于驾驶电动自行车上道路行驶的,按“非机动车未依法登记,上道路行驶 (代码:2003)”,对驾驶人处50元罚款。(二)未能当场提供车辆合法来源证明对于驾驶电动自行车上道路行驶,且未能当场提供车辆合法来源证明的,按“车辆具有被盗抢嫌疑的(代码:5051)”,向驾驶人出具《公安交通管理行政强制措施凭证》,扣留车辆。车辆合法来源证明包括电动自行车的购车发票及车辆合格证。如购车发票及车辆合格证有伪造嫌疑或购车发票登记姓名与驾驶人不符,车辆来源有嫌疑的,亦可按上述规定扣留车辆。(三)电动自行车不按车道行驶电动自行车属非机动车,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七条规定,电动自行车应当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在没有划分非机动车道的道路上,应当靠车行道的右侧行驶。对违法本规定的,可按“非机动车未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的(代码:2009)”或“没有非机动道的道路上,非机动车不靠车行道右侧行驶的(代码:2005)”,对驾驶人处罚款20元。(四)其他交通违法行为驾驶电动自行车上道路行驶,且具有其他交通违法行为的,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十九条和《广东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第五十三条、第五十四条的有关规定,对驾驶人处以20元或50元的罚款(参照附表)。三、对电动自行车驾驶人作出处罚的程序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等有关规定,对非机动车驾驶人作出50元以下罚款处罚的,可按照简易程序当场制作《公安交通管理简易程序处罚决定书》,如当事人对处罚无异议的,可以当场予以收缴罚款,并向当事人出具由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如当事人拒绝接受罚款处罚的,可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十九条的规定,按“非机动车驾驶人拒绝接受罚款处罚的(代码:5053)”,向违法行为人开具《公安交通管理行政强制措施凭证》,依法扣留车辆。四、对属“机动车类”电力驱动车辆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理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条、第十一条、第十九条规定,国家对机动车实行登记制度,机动车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登记后,方可上道路行驶。驾驶机动车上道路行驶的,应当悬挂机动车号牌,放置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并随车携带机动车行驶证。驾驶机动车,还应当依法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因此,驾驶“机动车类”的电力驱动车辆上道路行驶,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按相应的机动车驾驶人交通违法行为处罚标准进行处罚。五、对于“非法安装电力驱动装置”的非机动车的处理《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二第九项规定,自行车、三轮车不得加装动力装置。因此,对非机动车非法安装电力驱动装置上道路行驶的,可按“自行车加装动力装置(代码:2041)”或“三轮车加装动力装置的(代码:2042)”,当场制作《公安交通管理简易程序处罚决定书》,对驾驶人处50元罚款;同时向驾驶人出具《公安交通管理行政强制措施凭证》(划去凭证标题中关于“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通知书”字眼),依法当场收缴非法装置。如驾驶人拒绝接受罚款处罚的,则制作《公安交通管理行政强制措施凭证(兼“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通知书”)》,按“非机动驾驶人拒绝接受罚款处罚的(代码:5053)”,依法扣留车辆,同时收缴非法装置。六、对依法扣留的电力驱动车辆的处理对于依法扣留的电力驱动车辆,首先应当按规定区分其到底是属机动车还是非机动车,同时依照规定进行拍照、拓印、建立相关档案后,按如下情形分别处理:(一)对机动车类的处理1. 当事人提供合法来源证明或补办相应手续的,对其违法行为作出相应处罚后,及时退还车辆;2.当事人在30日内没有提供被扣留车辆的合法来源证明、没有补办相应的手续或者不前来接受处理的,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一百零七条的规定,对该车辆依法予以公告;经公告3个月仍不前来接受处理的,对该车依法拍卖或强制报废。(二)对非机动车类的处理1. 当事人提供合法来源证明的,对其违法行为作出相应处罚并收缴罚款后,及时退还车辆;2.当事人没有提供车辆合法来源证明或者不前来接受处理的,可以按照《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公安部第88号令)第一百六十三条的规定,经通知当事人后六个月内,无人认领的,按无主财物处理,登记后上缴国库,或者依法变卖或者拍卖后,将所得款项上缴国库。
东莞禁止一切电动车上路,电动汽车除外,打工族没办法,要么遵守要么离开
文章TAG:东莞电动电动车车上东莞不准电动车上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