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东 > 东莞市 > 东莞民生纱厂,什么是史家办报史量才时期的申报商业经营

东莞民生纱厂,什么是史家办报史量才时期的申报商业经营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2-26 10:22:40 编辑:东莞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什么是史家办报史量才时期的申报商业经营

1912年秋天,在社会急剧转型之际,三十二岁的史量才得到张謇等实业家的支持,以十二万元从席子佩手里买下了已有四十年历史的《申报》(当年9月23日订约,10月20日正式移交),从此踏上办报之路,开创了一生的事业。他毕业于杭州蚕桑学堂,在上海创办了蚕桑女子学校,曾在《时报》做过兼职和专职编辑,接触过近代报业。正是他将《申报》发扬光大,发展成中国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在百年报业史上放射出夺目的异彩。民国五年(1916年)还清了张謇等在《申报》中的股款,从而使《申报》摆脱了张謇等影响。自任总经理,开始对版面内容有所改变。《申报》以采访国内外大事和社会新闻为主要内容,对时政不时发出批评,如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为了扩大销路,史量才招罗了一些鸳鸯蝴蝶派的文人,为他主持副刊“自由谈”,连载了不少才子佳人的小说。在他的苦心经营下,《申报》销路大增,史量才在报界的威望也不断提高,1927年,他又收买了《新闻报》股权,成为上海报业大王。他凭借在报界的实力,向其他产业发展,1921年,参加创办中南银行,还发起设立民生纱厂,帮助扩大五洲药房,协助复兴中华书局。他实力日增,在哈同路(今铜仁路)购买了豪宅,有花园假山,珍奇异玩,美奂美轮。

什么是史家办报史量才时期的申报商业经营

2,周家桥街道的历史沿革

明朝年间,有三泾宅和北龚家宅2个自然村落。进入清朝,村落渐增,有顾家弄、杨家宅、高家巷后宅、林家宅、李家宅等10余处。清朝末年,在三泾(南、北)宅、范巷郎、朱家宅、沈家郎、强家角、周家桥宅里等村落内,住有菜农不足300户。村落间遍布菜田、荒地、坟山和沟浜。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起,租界当局先后越界辟筑白利南路(即今长宁路)、霍必兰路(即今古北路)等6条道路。民国18年(1929年),上海特别市政府辟筑中山路(即今中山西路),道路初成网络。北缘吴淞江可通江、浙等省。清末民初,有大成轧油厂和比利时人开办的义品砖瓦厂。民国4年,无锡实业家荣宗敬、荣德生购地开设申新纺织第一厂(后又增申新八厂,今上海第二十一棉纺织厂)。其他工商业者接踵而至,先后开设民生纱厂、顺昌石粉厂和铁工厂,嘉定吴蕴初创办天原电化厂(即今天原化工厂),以及日商丰田纱厂(即今上海第一纺织机械厂和第五棉纺厂)等10余家工厂。工人聚居厂区周围,租房、租地建房居住,或占据荒地搭建棚屋、“滚地龙”栖身,逐渐形成许多居民点。商业和服务业随之兴起,先后开设各种店铺55家。《法华乡志》称此情景为“百工麇集,逐成市面”。至抗日战争前夕,成为工厂区和工人聚居的棚户区。民国7年春,私立申新学校招收工人子弟入学。民国12年,圣玛利亚女子中学迁入街道境内。民国16年3月21日,中共申新一厂支部书记施丽清带领工人纠察队,会同丰田纱厂部分工人参加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4月12日,蒋介石叛变革命。武装流氓30余人佩带“中华共进会”袖章,枪杀施丽清等革命志士。民国25年,丰田纱厂工人响应全市日商纱厂工人举行反日同盟大罢工。民国26年,抗日战争爆发,屡遭日机轰炸。10月27日,分批轰炸周家桥,投弹数十枚,人民生命财产和厂房设备损失惨重。11月9日,日军占领。事后,当地人士以“数万余户皆毁于炮火炸弹”,“人民颠沛流离,十室九空”,“繁华乡井,变为瓦砾萑苻之区”,记述当时情景。民国28年,伪沪西区公署设周家桥镇,推行保甲制度,强化统治。是时,盗匪猖獗。受控于日本宪兵队的中央菜市场沪西分场水陆照料公司,雇佣当地流氓,在水陆要道设立关卡,搜查过往车船和行人,收集抗日活动情报,敲诈钱财,残杀无辜。随着日伪推行“清乡”政策,四乡修筑篱笆,连成封锁线,统制工农业产品流通,市区米价暴涨。周家桥形成“畸形米市”。民国34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经济复苏,人口再度涌入。至解放前夕,有工厂20余家,商店170余家。国民党上海特别市党部在申新等厂设直属第六十三、六十四和六十五区分部。中统沪西站工运组、淞沪警备司令部沪西工运组和工福会等组织遍布各厂,利用地方恶势力维护统治。

周家桥街道的历史沿革

3,史量才是谁

史量才(1880~1934年),名家修,祖籍江宁,1月2日生于松江县泗泾镇。清同治三年(1864年),其父移居松江府娄县泗泾镇,开设泰和堂中药店,遂入娄县籍。早岁颖悟、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中秀才。戊戌变法后,受维新思想影响,放弃科举,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考入杭州蚕学馆学习。年假归里,与地方人士筹款,在泗泾创办养正小学堂。蚕学馆毕业后,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在上海创办女子蚕桑学校(后该校迁至苏州浒墅关)。同时,又先后在南洋中学、育才学堂、江南制造局兵工学堂、务本女校任教,并与黄炎培等发起组织江苏学务总会。为反对清廷向列强借款筑路,参加收回路权运动,被举为江苏铁路公司董事,曾亲至石湖荡桥梁工地现场擘画。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任《时报》主笔。辛亥革命爆发后,参加江苏独立运动,响应革命,曾清理江海关财务,后被选为江苏省议会议员。 民国元年(1912年)接办《申报》,任总经理。从此,倾毕生精力,锐意经营。民国五年(1916年)还清了张謇等在《申报》中的股款,从而使《申报》摆脱了张謇等影响。民国十年(1921年),与南洋侨商黄奕住合办中南银行;继又集股创办民生纱厂;民国十六年(1927年),经办《时事新报》;民国十八年(1929年)收买《新闻报》大部分股票,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报界企业家。民国十九年(1930年),接受《申报》总主笔陈景韩的辞职,并解除经理张竹平的职务,使自己的办报方针得到贯彻。“九·一八”事变后,对国民党当局的“不抵抗”政策颇为不满,赞同宋庆龄的政治主张,在《申报》上全文刊载了宋的宣言;还发表社论,同情学生抗日救亡运动。他说:“人有人格,报有报格,国有国格,三格不存,人将非人,报将非报,国将不国!”顶住了国民党当局施加的种种压力。 在此期间,还在汉口路,如今山东路汉口路附近用70万元左右修建了申报馆,现址同为此名,为一办公楼,当时之现代化为世人称叹。英国《泰晤士报》前来人员参观,惊叹世界上唯有申报及《泰晤士报》有此气势。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一·二八”事变发生,积极支援十九路军淞沪抗战,发起组织“上海市民地方维持会”,被推为会长。从事筹集钱物和人力,以应前线急需,并做好伤兵救护、难民安置等工作。将购纸款七万美元全部捐献。并在《申报》上连续发表社论,大声疾呼,从而推动了上海市民的抗日爱国运动。 沪战结束后,上海地方维持会改组为上海地方协会,仍被推为会长。支持宋庆龄、蔡元培、杨杏佛等所发起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运动,反对国民党当局不顾民族危亡而进行的“剿匪”内战。为此,《申报》被蒋介石手令禁止邮递达35天之久。国民党当局任以中山文化教育馆常务理事、上海临时参议会会长等职,不为笼络,虚与委蛇。 尝与陶行知、黄炎培、戈公振、李公朴等进步人士共商《申报》发展大计,创办申报流通图书馆、申报业余补习学校、申报妇女补习学校;出版《申报月刊》、《申报年鉴》《申报丛书》和《中国分省地图》等书刊;聘黎烈文主编《申报》副刊《自由谈》,刊登鲁迅等著名左翼作家的文章,使《自由谈》一度成为反文化围剿的重要阵地。当时,《申报》成为全国拥有众多读者的最大报纸。 由于思想倾向进步,国民党当局威逼利诱均无效,遂遭忌恨,直接导火索为其刊登国母文章后,蒋介石阅后批上6个红字,申报禁止邮寄,于是长达35天的停刊,随后,在与蒋的一次会面合照时,蒋威逼说:“我有100万军队……”史却说:“我有100万读者……”于是蒋遂下定了去除史的决心。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1月13日,史量才在由杭乘汽车返沪途中,经海宁翁家埠附近时,被戴笠所指挥的军统特务狙击逃至一池塘内,头部被击中2枪后遇害。

史量才是谁

文章TAG:东莞民生纱厂东莞民生纱厂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