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唐定都洛阳,禁军驻屯之地叫夹马营,赵匡胤的母亲随军,他出生在洛阳顺理成章。赵匡胤虽然出生在洛阳,但他的成名地和建功立业的地方并不在洛阳,因此他也没必要一定定都在洛阳,”后唐天成二年即公元927年,赵匡胤生于洛阳夹马营,好比安徽凤阳人朱元璋为什么要定都南京,江苏丰县人刘邦为什么要定都西安一样,并不是开国帝王出生在哪里就要定都在哪里,这中间涉及到许多因素。
1、赵匡胤为什么迁都到洛阳?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一、王朝定都选取条件军事方面,地势艰要、易守难攻,善于内外防守;经济方面,邑都及周边地区经济富庶,物资运输便捷;地理方面,位居中心区域,水陆交通发达,辐射全国各地。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二、赵匡胤定都初定开封,建隆元年(960),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大宋王朝,定都有“七朝古都”之称的开封,承袭后周顺势为之。
其域有“居中御远”之优,却无险可扼、易攻难守,非用武之地,军需耗费庞大,内忧外患随时威胁大宋,迁都洛阳。有“九朝古都”称誉,坐落“天下之中”,山河拱卫,形势甲于天下,地理环境优越,易守难攻便于御敌,还可节省军费开支,减轻百姓徭役,有利于纾解国家经济的繁重负担。三、无言的结局据历史记载,开宝九年(976),赵匡胤提出“迁都之议”,这个高瞻远瞩的明智之举不得君臣认同,没有付诸实施,为宋朝埋下亡国之患,
2、洛阳夹马营与赵匡胤有什么关系吗?
说到赵匡胤与洛阳的关系,就不能不提那条叫夹马营的路。这条路在洛阳市瀍河区,因夹马营而得名,夹马营,在《宋史》的记载中,是赵匡胤的出生地。后人考证,宋朝时的夹马营就在今天的瀍河回族区爽明街北段,现在那里有条路叫夹马营路,赵匡胤祖籍涿州,父亲是后唐禁军将领。后唐定都洛阳,禁军驻屯之地叫夹马营,赵匡胤的母亲随军,他出生在洛阳顺理成章,
赵匡胤出生在洛阳,有关他的传说,至今仍被洛阳人津津乐道。他身为大将,深受皇帝倚重,却兵不血刃地赶皇帝下台,自己做了皇帝,在16年的皇帝生涯中,他曾有将都城迁到洛阳的打算,无奈遭人反对,无果而终。赵匡胤,大宋开国皇帝,五代十国混乱局面的终结者,人们感慨于他治国理政的雄才大略,也感叹于他勤政爱民、勤俭节约的品德,
关于赵匡胤的诞生,《宋史》中记载:“后唐天成二年,生于洛阳夹马营,赤光绕室,异香经宿不散。体有金色,三日不变,”后唐天成二年即公元927年,赵匡胤生于洛阳夹马营。跟历史记载中的许多大人物一样,他出生时也天降异象,红光绕室,异香满屋,他呱呱坠地时,遍体金光闪闪,三日不变。传说更有意思:赵匡胤出生时,有红色光芒直冲云天,邻居以为失火了,纷纷来救火,结果没看到火,只听说一个小孩诞生了,惊叹不已,
因此,夹马营所在的那条街又被称为火烧街。后来,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也在这里出生,这个弹丸之地,竟然出了两个真命天子。于是,夹马营有了第二个别称——双龙巷,赵匡胤在夹马营生活了20多年,后来做了后周禁军统帅,陈桥兵变后当了宋朝皇帝,再后来杯酒释兵权,最后烛影斧声,给历史留下一个难解之谜。赵匡胤对夹马营很有感情,当了皇帝后,一度想将都城从开封迁到洛阳,但遭到弟弟赵光义和大臣们的反对,只好作罢,
北宋僧人文莹的《玉壶清话》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赵匡胤当了皇帝后,特意回夹马营转了一圈。在夹马营,他指着一处地方,说:“小时候,我有一个漂亮的小石马,老是被别的小朋友偷,后来我就把它埋在这里藏了起来,你们挖挖,看还有没有?”手下人一挖,小石马果然还在。夹马营除了这个叫法,它还被称为甲马营,《邵氏闻见录》中说,赵匡胤当上皇帝后很节俭,赵光义觉得他“服用太草草”,他正色道:“尔不记居甲马营中时耶?”在《石林燕语》中,夹马营则被称为山子营——“太祖降诞于西京山子营”。
3、洛阳人赵匡胤为何定都开封?
好比安徽凤阳人朱元璋为什么要定都南京,江苏丰县人刘邦为什么要定都西安一样,并不是开国帝王出生在哪里就要定都在哪里,这中间涉及到许多因素,赵匡胤虽然出生在洛阳,但他的成名地和建功立业的地方并不在洛阳,因此他也没必要一定定都在洛阳。至于赵匡胤为何选择开封而不选择洛阳,因素大概有以下几种:其一赵匡胤定都开封前,开封已是后梁、后晋、后汉、后周的国都,开封经过历代帝王的苦心经营,其完备程度早非其他都城可比,尤其是开封城经过后周世宗柴荣的改扩,其繁华程度和防卫等级完全担当的起帝都的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