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促的地形和内陆、北方、太行山以西等字眼无不在述说着长治乃至整个山西的思想观念落后的要死。这也与长治所处的位置有关,长治处在郑州和太原之间,那种太行山以西的统一观念,想要获得认可的思想在不断模糊着长治本身或者说自古以来独立、自强的品质(你要说我胡请便),使得长治和太原的关系似有似无(我也不知道怎么形容,姑且这么说吧)。
1、河南洛阳和山西长治,你会选择哪个地方定居?
这个问题缺少点水平,要比较得有可比性,否则就如同拿焦大去比贾宝玉(这里没有丝毫贬低长治之意)。洛阳与长治除了都是地级市之外再无任何相同之处,首先洛阳是一个文化底蕴极其深厚的城市,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连山西绵山景区都有河图洛书及其八卦的图像。仅就这一条我们国家没有几个城市可以相提并论,正如凤凰卫视著名学者与策划人王鲁湘所说,哪个城市有三符、三代、三教、三学,洛阳将圣城拱手相让,否则却之不恭。
洛阳的文化底蕴在今年河南卫视的重要传统节日里已经展现的淋漓尽致,引起世界人民的无限热爱,就要的经济去年以达到五千多亿,位居中西部地级市之首,甚至超越了一部分省会城市。而长治仅仅是1711亿,相当于洛阳的三分子一,近年来洛阳又引进世界五百强企业六家,如格力电器、中集凌宇、中交二公局等,为洛阳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第三洛阳交通虽不如郑州,但也是相当发达的城市,有大十字铁路陇海线与焦柳线、有大十字连霍高速与二广高速等,有几十条航线的洛阳机场等,市内高架桥林立,地铁也在快速发展着,这一条相对偏僻的长治是难以相比的。洛阳地处中原,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又是世界著名的牡丹花城。洛阳有着优美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如老君山、白云山、鸡冠洞、龙门石窟、白马寺等等,有穿越市区的黄河、洛河、伊河,涧河、瀍河以及小浪底、西霞院、陆浑、顾县等大型水库,众多的河流湖泊,山清水秀“形胜甲于天下”,
2、山西晋城和河南焦作,你会选择哪个城市定居生活?
晋城人会选择晋城,焦作人会选择焦作!其实都不错的,晋城夏天凉快。焦作冬天不冷,晋城是山沟沟里的,焦作是山边边的,晋城是第二阶梯的,焦作是华北平原第三阶梯的,农业上来说晋城很多地方是一年一熟的,焦作是一年两熟的!说山区好的是晋城人,说平原好的是焦作人!晋豫一家亲,焦晋两兄弟!!!要让我来选,我会选平原!因为山区确实不方便,就算高铁也没平原快!,
3、山西长治和晋城的农村、城市与河南河北和陕西相比,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晋城,长冶整体环境偏温和,保守,上党地区因为是东太行、西太岳、南中条三山环绕的小盆地(盆地内小丘陵也不在少数),没有汾河谷地那样开阔而宜于农耕的条件,就对外交流而言四面环山,所毗邻的文明核心区也是黄河对面的洛阳,实在不便。局促的地形和内陆、北方、太行山以西等字眼无不在述说着长治乃至整个山西的思想观念落后的要死,
但是也有例外,比如晋城,地处山西最东南端,紧邻华夏沃野——中原,其人的思想认识,眼界都要好于长治(请注意我说的是普遍性的认识),其实长治也有这样的先天条件,紧邻华北平原,并且离中原也不是太远。但是长治的盆地思维实在太严重了,小富而安,自给自足的想法,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天下大事与我何干,我只要管好我的一亩三分地儿就行的认识严重影响着长治的发展,
其实这也与长治所处的位置有关,长治处在郑州和太原之间,那种太行山以西的统一观念,想要获得认可的思想在不断模糊着长治本身或者说自古以来独立、自强的品质(你要说我胡说,请便),使得长治和太原的关系似有似无(我也不知道怎么形容,姑且这么说吧)。举个例子,长治市常住人口343万人(2016年底数据),总面积13864平方公里晋城市常住人口232万人(2016年底数据),总面积9252平方公里焦作市常住人口354万人(2016年底数据),总面积4071平方公里2017年1-5月,长治市完成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不到650亿元2017年1-5月,晋城市完成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不到500亿元2017年1-5月,焦作市完成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2420亿元2017年1-5月,长治市实现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4.5亿元,增长4.1 17年1-5月,晋城市实现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4.9亿元,增长3.8 17年1-5月,焦作市实现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17.5亿元,增长18.1 17年1-5月,长治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1.7亿元,增长5.5 17年1-5月,晋城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8.2亿元,增长2.6 17年1-5月,焦作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40.3亿元,增长12.3%----------------------------------------------------------------------------长治 晋城的总人口远多于焦作市,两市中的任何一个的辖域面积都远大于焦作市,但两地的规模工业总量、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总量、固定资产投资总量都远低于焦作一个城市!就这样以说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