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其来历,最早可能是帝王的祭月典礼;尔后是贵族士大夫效仿,经神化与仙化的渲染之后,逐渐传入民间,成为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记载的可能就是武夷君搞的一次中秋祀月活动,我们宁波人也有七月半吃芋艿的习惯,过去七月半,瓜果蔬莱很多夏季的农作物都”落市”了,剩下的如冬瓜、带豆、茄子属秋季过市的农作物不好吃,所以七月半正是农作物青黄不接的时侯。
1、中秋佳节到了,古人都是怎样过中秋的呢?
中秋节是我国的一个古老的节日。究其来历,最早可能是帝王的祭月典礼;尔后是贵族士大夫效仿,经神化与仙化的渲染之后,逐渐传入民间,成为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古人的祭月拜月活动很隆重,史书上也有不少记载。《诸仙记》中说:“武夷君,于始皇二年八月十五,山上置幔亭,化虹桥,大会乡人,”记载的可能就是武夷君搞的一次中秋祀月活动。
魏晋以来,伴之赏月,把祀月活动更广泛地流传起来了,《晋书》上说:“谢尚镇牛渚,中秋夜与左右微服泛江”,就是贵族士大夫的一次中秋夜水上赏月活动。唐代,中秋赏月已达到鼎盛时期,《唐书•太宗记》里说:“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把这一天正式定为了节日。唐代不仅有赏月、祀月等一系列活动,而且有了“玩月”之说,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名篇《琵琶行》中“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的诗句,就是对花朝节和中秋节活动的描述。
据说唐明皇是八月初五的生日,特定这天为“4秋节”,令天下庶民取乐,从初五到十五,十天内举行庆祝活动,乃至有了八月十五祭月后,唐明皇随道士罗公远飞升月宫,偷天月宫歌舞,谱一成《霓裳羽衣曲》的传说。其实,这不过是唐代宫廷里大规模赏月玩月活动的一个证明罢了,宋代,赏月玩月之风更盛。每逢中秋节,京城商店,装飾一新,门庭若市,
从皇帝到庶民百姓,都进行祭月赏月活动。据《武林旧事》记载:淳燕九年中秋,皇帝“观御马院使臣打球、进市食、看水傀儡,”“待月初上:箫韶齐举,缥缈相应,如在霄汉。”豪门贵族不仅在自己的府第中设宴赏月,而且还要搞水傀儡、打球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一般百姓则竞相占据近水高楼,争以“先得月”为快。明清时期,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
我们宁波人也有七月半吃芋艿的习惯,过去七月半,瓜果蔬莱很多夏季的农作物都”落市”了,剩下的如冬瓜、带豆、茄子属秋季过市的农作物不好吃,所以七月半正是农作物青黄不接的时侯。这时青菜罗卜也刚出苗,只有八月茭白正得市(八月茭白七月半就已经上市了),但水田芋艿(也叫水芋)也正好开挖上市,秋季老鸭子“籽麻鸭”这时也刚好休蛋换新鸭的时侯,因这种老麻鸭炖汤又香又鲜,上市的水芋子又滑又糯正是绝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