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硕(1844年8月1日—1927年11月29日),男,本名君,谥号昌硕,谥号、苦铁等,吴昌硕的艺术是独一无二的,比创作更有价值,最擅长写意花卉,吴昌硕是诗、书、画、印无所不能的艺术大师,吴昌硕篆刻始于飞鸿堂,转浙派,后学邓、、赵,吴昌硕的画作以泼墨花卉、蔬果为主要题材,兼顾人物景观,吴昌硕在中国印度学史上独树一帜,个性特征鲜明。
吴昌硕(1844年8月1日—1927年11月29日),男,本名君,谥号昌硕,谥号、苦铁等。,是汉族,浙江安吉人。中国是近代书画艺术发展转型期的关键人物,一代“诗、书、画、印”大师,清末民国时期著名的民族画家、书法家、篆刻家,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并称为“晚清海派四大家”。吴昌硕的艺术是独一无二的,比创作更有价值,最擅长写意花卉。他以书法作画,将书法、篆刻线条、刀法、格律等融入绘画,形成了富有金石气的独特画风。他用篆书笔写梅兰,把野草做成葡萄,把花、木、石做成。他的笔法敦厚,苍劲有力,构图接近书印。虚实交织,主体突出,画面色彩对比强烈。吴昌硕的画作以泼墨花卉、蔬果为主要题材,兼顾人物景观。
吴昌硕是诗、书、画、印无所不能的艺术大师。他的诗一开始就学王维、杜甫,特别是学孟郊,诗风清新质朴。他的画最早是由任颐提出的,后来受到徐渭、、石涛、李和赵的影响。他博采众长,创造新面貌,擅长写意花卉。其篆刻采用中国印章和石鼓,具有高古风格,开创了晚清一代风气;书法出入秦汉碑刻,五体皆有,尤其是篆书、隶书,在晚清书法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
3、 吴昌硕的篆刻有着怎样的特点?吴昌硕篆刻始于飞鸿堂,转浙派,后学邓、、赵。吴昌硕长期师从石鼓文,他曾说“学篆刻,精于石鼓,几十年如一日,日日如一日,”他的书法成了他印刷的一大特色。他的印章,与黄士陵的相反,是一种挑衅性的,所谓的粗糙和无序的印章风格,它给人的印象是一种壮丽的美。他除了以模仿《石鼓》等有力的作品为基调外,在工具的使用和雕刻方法上也采用了许多前人未曾用过的方法,比如他用的是“钝角”切肉刀。他结合了宋倩的刀法和吴希宰的拳法,注重刀的钝力,成为一种特殊新颖的用刀方法。他的印章可以是充满活力的美丽,但在大胆优雅,吴昌硕在中国印度学史上独树一帜,个性特征鲜明。就豪放而言,很难和前辈相比,就个人风格的成熟程度而言,在印度研究史上并不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