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四川客家人,据不完全统计四川客家人大约一百万人左右,主要分布在四川成都,内江,自贡,德阳,绵阳,南充,眉山一带,当然其他各市零星分布得有。客家人在四川的分布四川各地都有一些“客家人”,△陈毅,四川乐至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据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的成都警务登记资料,时成都人的祖籍为。
1、成都有哪些历史名人?
介绍几位从成都走出来的几位著名人物,与友友们分享,他们是:△李锦斌,四川成都人,1958年2月生,1974年12月参加工作,197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学位。历任吉林省辽源市委书记、吉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陕西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安徽省委副书记、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代理省长、省长,
现任十九届中央委员,安徽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廖国勋,土家族,四川成都人,1963年2月生,中共党员,1983年8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研究生,理学学士,历任中共贵州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省委党校校长、上海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察委员会主任。是第十九届中央纪委委员,
△曾万明,四川成都人,1964年1月生,198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年12月参加工作,西南财经大学农业经济学专业毕业,博士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博士。历任四川省内江市委书记、内江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西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现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2、明末清初大量湖广人士移居四川,听说广东客家人四川聚居地,究竟有哪几个?
谢邀,本文根据相关史料,粗略谈谈元末明初、明末清初的移民后裔分布,以及客家人在四川的分布情况。今四川人,主要是历代汉族移民后裔,从秦统一巴蜀开始,历史上有多次移汉民入蜀,屡见于典籍。因为两次主要的战乱,四川人口几乎损失殆尽,上古、中古时期移民后裔的详情今已不明,较详的是明清两代移民后裔的资料,影响最大的是清代的“湖广填四川”,
一、明代移民及其后裔广安蒲氏家族先祖于元末入蜀,定居于广安,经过明代的发展,其家族已经较大。特别是一族人中,在明清两代曾产生过三名进士,光绪《崇庆县志》记载,县人中“半属流寓”,即大体有一半是清移民及其后裔;那么另一半即为清以前在蜀者,其中有许多是明移民后裔。成都所辖的蒲江县在1985年文物普查时,搜集到162个家族的墓碑和家谱资料,其中在明代就定居蒲江的有68族(唐宋时期即居蒲江的2姓、元代即居蒲江的3姓、明代迁入的63姓),占调查数的42%;清初从邻近县迁入的有60族(其中洪雅县2族、名山县9族、丹棱县4族、眉山县2族、雅安县4族、天全县8族、新津县1族、荣昌县1族、荥经县1族),占37%,这些人大都也是四川明代土著,即明代四川土著后裔占共占70%以上;清代从湖广(即今湖南、湖北)、广东移入的有34族(其中湖广32族、广东2族),占21%,
洪雅现存最老的族谱12,其中有9谱为明初入川。明末蒲江知县朱蕴锣在张献忠攻城时战死,事见于《明史》,其二子的后裔众多,清代在蒲江寿安有一叫朱水碾的地方,便是其后裔较集中居住的地区之一。忠县邓氏,其先祖邓世鸾于明洪武二年入蜀,到1982年人口普查时,其后裔达3822户、15963人;明初入蜀的乐大银,到1982年人口普查时,其后裔达867户、3901人,
忠县的刘氏,共22支家族,其中明代以前的土著1支、迁入21支(其中明朝迁入13家、清朝迁入8家),到1982年人口普查时,共有12448户、51080人。可略见明代移民姓氏及其地理分布特征,二、清代移民及其后裔今川人大多数为清代移民的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