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考一本的录取率、985录取率、还有清北录取率都在全国倒数。我们也看到有许多外地人并没有很好的了解广东的升学状况,就选择把孩子送到广东来就读,根据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的信息,参与一本补录的,省内的如广东海洋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东莞理工学院(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广东医科大学等院校,省外的如哈尔滨理工大学、南华大学、长春理工大学、湖南工业大学、南华大学、四川大学、黑龙江大学等院校。
1、广东一本补录没满,只因二本院校太优秀,怎么看?
根据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的信息,参与一本补录的,省内的如广东海洋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东莞理工学院(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广东医科大学等院校,省外的如哈尔滨理工大学、南华大学、长春理工大学、湖南工业大学、南华大学、四川大学、黑龙江大学等院校。其中不乏有一些知名高校,有的是办学历史悠久的重点院校,有些院校在一些特色专业方面实力雄厚、就业前景看好,有些是省内高校利用自身优势引进国外著名高校合作举办的优势专业,
在完成了本一批第一次的征集志愿之后,仍有部分院校招生计划有缺额,如中北大学、内蒙古大学、沈阳工业大学、长春理工大学、黑龙江大学、东北石油大学、广东海洋大学、西安理工大学、河南大学(中外合作)。显然这些院校虽然位列一本招生,但是在大部分广东人眼中,这些院校实力一般,更重要的是地域太偏,专业特色并不明显,选择专业的余地也不大,
而纵观在二本中招生的院校,不乏占据地域优势的行业黄埔,比如上海立信、首经贸、南京审计、中国民航、西安外国语、广东财经、山东财经等。一本成绩去这些二本院校专业选择余地也大,两者比较下,结果显而易见。透过这样一个现象,我们会发现其实志愿填报需要考量的因素特别多,而且地域不同,对于这些因素的侧重点也不一样,
比如院校因素,去不了所谓的985、211该如何权衡呢?到底是走一本的院校,还是走二本中的好专业?通过上面的案例,我们发现,现在的考生家长已经不再盲目“死磕”一批次院校了,这是对的,之所以会有一批二批的划分,也是为了高校招生便利,其中也有一些政策因素考量。并不意味着一本院校一定好过二本院校,目前大部分省份所进行的批次合并就是要打消这种人为的批次划分,打破人为的院校三六九等划分,这样更有利于院校长远发展。
比如地区因素,地区是现在越来越多的考生和家长所看重的一个因素。而且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对于高校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在一本中“淘”不到好院校的情况下,依据地区选择院校也是不错的。我们可以看到,广东地区出现本一批次二次征集志愿,地区因素就是最大的影响因素,比如专业因素,专业越来越被很多考生家长看重,如果成绩比较尴尬的,比如像一本边缘的话,淘不到好院校,我就选二本好专业,也是很多人的报考思路。
2、广东高考录取率为什么这么低?
广东高考录取率不是低了,是相当的低,这与其经济地位和GDP贡献率严重不相称,据统计,211高校近年各省市录取率广东省不是副班长就是稳座后三甲。为什么呢,广东学生都很差吗?这恐怕广东高考家长首先不高兴了,其实他们确实也不差,2018年广东高考考生约75万,2019年考生约76万,2020年接近79万。这样的基数,除过河南,恐怕没有其他省能比的吧,
3、广东高考一本录取率低,为什么还有很多人选择在广东参加异地高考?
广东高考一本的录取率、985录取率、还有清北录取率都在全国倒数。但异地高考人数却一直在增加,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广东省有数量最庞大的异地打工族群体,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异地打工一族,不愿意把孩子放在家里做留守儿童。而且,隔代抚养或单亲抚养的儿童往往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外地打工者选择把孩子带在身边。
第二、广东省、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对外来打工者子女的入学政策相对友好,一般情况下,社保满几年之后就可以申请公办学校学校,申请不到公办学校也有大量不同等次的民办学校可以入读。让外地人在广东读书成为可能,第三、广东省也打通了外地人在广东本地就读的升学通道,父母在广东满三年社保,初中在广东本地读满三年就可以参加中考,高中在本地读满三年就可以参加普通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