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被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黄龙究竟是哪里呢。它的出处是《北史颜之仪传》中,世纪,学界关于黄龙府究竟在哪里,发生过两次论争,这种争议都是因修撰东北方志而起,是介绍东北地区历史沿革时出现的,后人们一提起这个成语,就知道是指宋代的抗金英雄岳飞了。
1、精忠报国指的是谁?他的事迹是什么?
“精忠报国”这个成语的意思是精心忠诚、报效祖国。它的出处是《北史颜之仪传》中:公等备受朝恩,当尽忠报国,奈何一旦欲以神器假人!不过,后人们一提起这个成语,就知道是指宋代的抗金英雄岳飞了,在北宋末年,女真族建立了强大的金国,直接威胁到了北宋百姓的生存。当时,有一位伟大的母亲,她为了激励儿子报效国家、英勇抗敌,就在儿子的背上刺下了“精忠报国”这四个字,
让他以此明志、杀敌上阵。随后,这位母亲就送年仅19岁的儿子从了军——这位青年就是岳飞,这就是流传至今的《岳母刺字》的感人故事。岳飞时刻铭记母亲的嘱托,在抗击金国的19年战斗中,打了许许多多个胜仗,成了让金兵闻风丧胆的英雄,靖康之难后,随着金国把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以及大部分皇室成员北押至金国,北宋王朝就凄然落幕了。
这时,宋钦宗的弟弟赵构原本也在金人的控制中,后来幸好逃脱,在一些部下的支持下,他们逃到了江南,迅速建立起了南宋政权。满腔热血的岳飞也看到了希望,为了南宋继续坚持着抗金,让他没想到的是,南宋皇帝赵构考虑到自己的皇兄被金国掳走数年,万一真被岳飞打败了金国,皇兄就很有可能回到南宋,那么,自己这个皇位该不该让给皇兄呢?这个问题对赵构来说,是十分棘手,也是十分现实的。
因此,他并不愿意真的抗金,所以他答应了金国,要以国土和岳飞的性命换回被金国监禁的母亲韦太后。没多久,抗金将领岳飞就被杀害了岳飞在抗金期间,有过这些事迹:从1128年到1141年为止的十多年中,岳飞就率领英勇的岳家军同金军经历了几百次大大小小的战斗,每次战果都所向披靡,1140年,金兀术毁掉宋金盟约后急速攻宋,岳飞立即挥师北上,陆续将郑州、洛阳等地收复,又在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
那时,宋高宗赵构和秦桧却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岳飞退兵,岳飞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被迫结束战斗,在后来的宋金议和的过程中,岳飞遭受莫须有的罪名,最终被捕入狱。1142年1月,岳飞以子虚乌有的“谋反”罪名,与长子岳云和部将一同被杀害,直到宋孝宗期间,岳飞的冤狱才被平反。不知朋友们对宋高宗赵构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讨论,
2、岳飞说“直抵黄龙府,与诸军痛饮耳”,那么黄龙府指的是哪里?
南宋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岳家军第四次北伐收复郑州、洛阳,直抵距开封45里的朱仙镇。此时,斗志满满的岳飞向全军立下“直捣黄龙,与诸君共饮”的豪言壮志,那么,这个被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黄龙究竟是哪里呢?金朝的都城?既然岳飞将黄龙府将对金战争的最后目标定位在黄龙府,那么黄龙府是不是就是金国的都城呢?答案是否定的。
金国最早的京城是1124年金太宗筑的会宁府,在今黑龙江省阿城市,1153年海陵王迁都燕京(今北京),号称中都;1214年由于蒙古大军的南下,金宣宗迁都开封,因此从没有过设京城于黄龙府的记载。据《金史·地理志》记,黄龙府,原称隆州,辽太祖时“有黄龙见”,遂名为黄龙府,金灭辽后,称济州,后因为避免和山东地区的济州重名而称为隆安府,并未置过黄龙府。
辽代的黄龙府位于金京城会宁府之南,金人称黄龙府是沿用了辽时的旧名,《宋史•岳飞传》引用了岳飞的孙子岳珂所编的《金佗粹编》:“先臣亦喜,语其下日:今次杀金人,直到黄龙府,当与诸君痛饮!”因此,小编认为关于岳飞这句直捣黄龙的记载很可能只是一次地名上的记忆错位。黄龙府是哪里?20世纪,学界关于黄龙府究竟在哪里,发生过两次论争,这种争议都是因修撰东北方志而起,是介绍东北地区历史沿革时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