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去了扬州,觉得扬州实在太美好。陆游的诗存世有9300多首,杨万里的诗存世有4200余首,是古代留存诗作极多的诗人,范成大也有很多名篇上过课本,十一、扬州的唐城丶宋夹城等古城遗址,揭示了扬州历史的概貌,00年前后读过一本《扬州名人》(大概是这个名字),宝应这边上榜的也就刘宝楠和华克之了。
1、扬州有哪些名人?
【鉴真】(688~763)唐代高僧。俗姓淳于,扬州人,【秦少游】(1049~1100)宋代词人。名观,字太虚、少游,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人。【郑板桥】(1693~1765)清代画家、书法家、诗人,名燮,字克柔,号板桥。兴化市(原属扬州)人,“扬州八怪”代表人物之一。【罗聘】(1733~1799)清代画家,
字遁夫,号两峰。祖籍安徽歙县,其先辈迁居扬州,“扬州八怪”中最年轻者。【王念孙】(1744~1832)清代学者,字怀祖,号石。扬州高邮人,清乾隆四十年(1775)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汪中】(1745~1794)清代学者。原名秉【焦循】(1763~1820)清代学者,字理堂、里堂。扬州市邗江县人中,字容甫,号颂父,
扬州人【阮元】(1764~1849)清代官吏、学者。字伯元,号芸台,别【李涵秋】(1873~1923)清末民初文学家,名应漳,字涵秋,号韵花,别署“沁香阁主人”。扬州人,号雷塘庵主。扬州市邗江县人【王少堂】(1889~1968)评话艺术家,名德庄,又名熙和,艺名少堂。祖籍江都,生于扬州安乐巷【盛白沙】(1894~1923)革命烈士,
名延年、延祺,字白沙。扬州仪征人【任中敏】(1897~1991)教育家、学者,原名讷,字中敏,号二北,别号半塘。扬州人【朱自清】(1898~1948)诗人、散文家、学者、教育家,原名自华,字佩弦,号实秋。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随父定居扬州【张永寿】(1907~1989)工艺美术家,字颂椒,扬州人等等,
2、扬州有哪些名人故居?
寒假去了扬州,觉得扬州实在太美好。老城除了没有城墙,简直就是一个活的老城,这在国内其他历史文化名城很少有的,除了平遥、丽江以及苏州一部分,其他地方再也难找到这样保存完好的古城,而且比较少仿古建筑,至于名人故居,更是随处都是。到了扬州老城,第一个见到的是包世臣故居,清代中叶安徽泾县人,书法家,自署其居小倦游阁。
现在存留的房间不多,而且没有开放,转角过后到个园南门,对面即是街南书屋,清代中期的盐商、学者马曰琯、马曰璐兄弟的故居,这两兄弟会做生意,成了数一数二的大盐商,有了钱,就一心一意做学问,而且招待各种来到扬州的学者。如今这里成了一家档次较高的酒店,但院内的建筑和园林都颇为可观,南边不远处则是刘文淇故居,也叫青溪旧屋,他是清朝中叶的著名经学家,主要成就是研究中国古典文献《左传》。
最让人惊叹的是,他和他的子孙四世传经,儿子刘毓崧、孙子刘寿曾、重孙刘师培都是经学家,祖孙四世研究《左传》,只做了《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半部,当时住在个园东侧的国际青年旅舍,找了一天专门逛个园。进去看了个园的展览才知道,个园原本是大盐商黄英泰的故居,但到了他的儿子黄奭,就开始师事著名学者阮元,建立了著名的藏书楼,自己也成了学者,
扬州还有一个对中国学术影响非常大的学者故居,即阮元家庙及宅第,他不仅官运亨通,做过多个地方的巡抚和总督,比如浙江、两广、云贵等,而且无论到哪里,第一要务都是提倡学术,建立学术机构,在杭州是诂经精舍,在广州则是学海堂,培养了大批人才,成为不同时期的文化重镇。扬州以北的高邮,还有清代经学家王念孙、王引之父子的故居,
3、扬州宝应有哪些名人?
华克之吧。此人也算是中共早期秘密战线上的一个奇兵,对中国革命也算是做出了很多贡献,和王亚樵关系密切,王死后在中共领导下抗日之类的,2000年前后读过一本《扬州名人》(大概是这个名字),宝应这边上榜的也就刘宝楠和华克之了,至于周恩来,也就是一小段时间在宝应读过书,把周恩来拉进来说宝应名人,并不合适。以下是某百科对华克之的评论:民国史上有一个神秘的百变刺客,用的化名至少有几十个,而他的真名其实叫华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