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黔江区 > 重庆市万州中学2015初三期中语文,2010万州中考成绩

重庆市万州中学2015初三期中语文,2010万州中考成绩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1-22 22:53:15 编辑:重庆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2010万州中考成绩

万州外国语学校陈桥桥即万州中考状元:724分

2010万州中考成绩

2,重庆市万州中考语文一类作文

万州中学637566万二中627570万三中602561上海中学573515万一中564488外国语547441新田554505

重庆市万州中考语文一类作文

3,万州二中老师名单

1 张欧 重庆市彭水第一中学校 语文 高级教师2 徐佳音 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 语文 高级教师3 易珊 重庆市万州高级中学 语文 高级教师4 熊桂林 重庆市万州第三中学 语文 高级教师5 王和礼 重庆市万州第三中学 语文 高级教师6 余红 重庆市万州第三中学 语文 高级教师7 江蜀月 重庆市第二十九中学校 语文 高级教师8 涂娅丽 重庆市人民小学校 语文 高级教师9 何霞 重庆市人民小学校 语文 高级教师10 刘俐宏 重庆市巴蜀小学校 语文 高级教师11 何晓霞 重庆市渝中区中华路小学校 语文 高级教师12 刘建妮 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小学校 语文 高级教师13 张莉 重庆市渝中区中华路小学校 语文 高级教师14 赵岚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 语文 高级教师15 代文莉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 语文 高级教师16 罗云东 重庆市秀山高级中学校 语文 高级教师17 蒋静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语文 高级教师职称评审通过人员公示名单18 刘廷玉 铜梁一中 语文 高级教师19 李琴 铜梁二中 语文 高级教师20 卓美 铜梁一中 语文 高级教师

万州二中老师名单

4,万州区万一中初中我的学校说明文作文

我们的教室宽敞明亮,走进明窗净几的教室,25套桌椅排得整整齐齐,水泥地扫得干干净净,玻璃擦得光亮透明。我们的教室也是个学习的好地方。教室的西墙上挂着一块乌黑的玻璃黑板,每天语文老师在上面写上生字新词,数学老师在上面出一道道有趣的数学题。黑板象知识的宝库要我们用金钥匙去打开,又象知识的海洋汇入了老师辛勤的汗水和智慧。黑板的左上方是透影幕,右上方是一台29寸大彩电,正上方是一面鲜艳夺目的五星红旗,时刻提醒着我们为祖国而勤奋学习。西北角是书橱,书橱分为两层,上层是同学们制作的五花八门的小工艺品,下层分门别类地排着各种各样的课外读物。东北角是卫生角,那里放着一台饮水机。北墙上是我和两个中队干部精心设计制作的黑板报,黑板报是我们班的骄傲,因为它字迹端正整齐、内容丰富多彩、图案漂亮生动,经常受到大队部的表扬。每天我们在这里学习知识,开心游戏。我们的教室是我们第二个温馨的家。我们的教室干净整洁,墙壁洁白无暇,四面墙壁下边漆有淡绿色的油漆墙裙,给人一种美观大方的感觉。教室前面的墙壁上是一块长方形的大黑板,那是老师向我们传授知识的地方。黑板的左边是一排整齐的书架,里面琳琅满目地放着各种书刊,让我们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教室的左墙格外引人注目,它内容丰富,有“作文园地”、“小学生手册”和“评比栏 ”。“作文圆地”里贴着一张张色彩鲜艳、字体清秀、图画美丽的作文,供同学们交流学习心得。“评比栏”里插着一枚枚象征同学们学习成绩的小红旗。鼓励着我们不断进步!教室的右墙上有四扇大窗户,镶嵌在窗框上的一块块玻璃,被擦得干净透亮。玻璃窗下面是“儿童小天地”,里面有许多玩具和各种植物,让我们在玩耍中了解各种知识。站在讲台上往下看,一排排课桌椅排列的整整齐齐,教室里显得井井有条。就是在这良好的学习环境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建设祖国的有用人才。我爱我的学校!我爱我的教室!我们的教室,这学期搬到了校园旧楼的一层,虽然从外表上看,比不上过去在新楼上那么好看,但却布置得整洁、漂亮、美丽。走进我们的教室,首先看见的是正中墙上那块大大的黑板。黑板下面是老师的讲台。每天,老师都是站在那里为我们讲课。我们60多双眼睛,注视着讲台,在这里获取知识。我们教室的墙壁是雪白雪白的。墙壁的下面贴着瓷砖,上面和屋顶刷得白白的。四个大大的玻璃窗,擦得亮亮的,在八个双管日光灯的照射下,整个教室显得既整洁又亮堂。教室四周的墙上,挂着“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条幅。教室后面是“学习园地”,这里有“评比栏”、“优秀作品展”,还有老师对我们的要求和希望。外面的墙上就更精彩了,它简直就是一个让我们展示艺术作品的舞台。老师把我们的艺术作品全贴在上面,还在上面贴了一些艺术字和五颜六色的花儿。我们的教室有30多张长方形的课桌,有空调,有彩电,每两个同学一张桌子。虽然是旧课桌,但刷上油漆后,还是跟新的一样漂亮。我的座位在第三排,紧靠着窗户。教室的窗户特别明亮,挂着浅蓝色的窗帘。拉开窗帘,可以欣赏到校园那美丽的景色。我们的教室,就是这样的美丽。我爱我的教室,就像爱我的家一样。顺便附上怎样写说明文: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说明文虽然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类文种,但若没有其他表达方式(如叙述、议论、描写等)的恰当配合,则无法圆满地完成向读者介绍事物、解释事理的任务;而从学习写作说明文的角度讲,如果能确切了解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在说明文中的重要作用,注意准确使用叙述、议论等方式来辅助说明,说明文就能写得有声有色,文采斐然。(节选自《应用写作》杂志2000年第3期《说明文中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文艺性说明文是通过文艺的形式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编辑本段说明文的特点说明文的特点是“说”,而且具有一定的知识性。这种知识,或者来自有关科学研究资料,或者是亲身实践、调查、考察的所得,都具有严格的科学性。为了要把事物说明白,就必须把握事物的特征,进而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即不仅要说明“是什么”,还要说明“为什么”是这样。应用性说明文一般只要求说明事物的特征,阐述性说明文则必须揭示出问题的本源和实质。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中国石拱桥》属于前者,它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说明中国石拱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的特征。《大自然的语言》属于后者,文章科学地说明了物候学知识。说明事物特点和阐明事理是说明文的两种类型。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述明白,必须有相适应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作引用、作假设等。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和写作目的,选用最佳方法。采用什么说明方法,一方面服从内容的需要,另一方面作者有选择的自由。是采用某一种说明方法,还是采用多种说明方法,是采用这种说明方法,还是那种说明方法,可以灵活,不是一成不变的。说明要有顺序,这是使说明内容条理化的必要条件。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说明的时间顺序和记叙的时间顺序相似。空间顺序,要特别注意弄清空间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逻辑顺序,常以推理过程来表现。采用什么顺序,主要取决于作者所说明对象的特点。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时间顺序容易表示清楚。写建筑物的结构,离开空间顺序难让读者看明白。说明事理用逻辑顺序,正便于体现事理的内部联系。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与科学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说明的实用性很强,稍有差错,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的语言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由于说明的对象和作者语言风格的不同,说明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或概括,或具体;或简洁,或丰腴;或精练,或详尽;或平易朴实,或幽默风趣,总之不拘一格。阅读说明文和写说明文可以联系起来。上面谈到的所要把握的四点,阅读说明文要注意,写说明文也要注意,只是所提要求要注意符合学生实际。第一,内容上的科学性。说明文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以确凿的材料为依据,如实反映客观事物的特征、本质及规律,具有严密的科学性。第二,结构上的条理性。事物和事理有时往往是比较复杂的,为了给读者以明确的认识,说明其特征时必须有一定的条理和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程序顺序也是时间顺序的一种)、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这种说明顺序往往体现在文章的结构层次上,所以阅读说明文时,理清结构层次与把握说明顺序是一致的。第三,语言的准确性。说明文的实用性很强,语言表达“失之毫厘”,其结果就会“谬以千里",所以说明文语言要求准确无误,给读者以科学的认识。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说明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各门学科的教科书、科普读、知识小品、解说词、说明书等都是说明文。可以说,说明文和我们日常学习、生活、工作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编辑本段分析说明文说明文的结构1、说明文的结构有:连贯式、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对照式(结构包括段落)。一篇完整的说明文常常是几种结构综合运用的。2、把握结构的意义。说明的顺序1、说明的顺序有:空间顺序(也可称事实顺序)、时间顺序(包括发展顺序)、事理顺序(逻辑顺序)。说明文中也会出现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的现象。2、弄清顺序的意义。说明的方法1、说明的方法有:下定义,作诠释,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引资料,摹状貌,做图表2、明白各种方法的作用。举例子:这里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 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是使说明的对象具体形象,便于读者理解。作比较:这里拿…和…作比较,突出(具体)说明了…… 作比较用于突出强调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列数字:这里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说明了…… (列举了…的数字,准确说明了……)其作用是使说明准确无误,令读者信服。分类别:分类别的作用是使说明条理清楚。打比方:它的主要作用是使说明对象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趣味性。作诠解:用于解释被说明内容的成因及内在联系。下定义:其作用是科学准确地解释说明对象的内涵,使说明更严密。画图表:可使说明内容直观形象。摹状貌:使说明生动形象,使文章更具可读性。3、有时说明文借用其他修辞手法来帮助说明,这些手法的作用分析应当紧紧围绕说明对象,依照说明文的要求。说明文的语言1、说明文语言的根本要求是科学性、准确性,简练明确;文学性说明文还要求生动性、形象性。2、分析说明文语言的基本要求:首先是其对说明事物特征、性质的作用,其次是说明的严密性、科学性,第三是形象性、生动性。3、说明文语言要点:表约数、表消息来源、表程度、表频率、表范围。编辑本段解题思路和技巧(一)明确说明对象:阅读事物说明文,不管是整篇还是整段,都要首先从整体人手,把握文章说明的是什么事物,即说明的对象是什么;阅读事理说明文,要弄清文章说明了什么事理。如何找准说明对象呢?1、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的对象。如(中国石拱桥)。2、抓首括句和中心句。好的说明文往往运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和特征。(二)抓住事物特征:事物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构造(内外),形态(大小、长短等),性质(硬、软、冷、热等),变化(动、静.快、慢),成因(简单、复杂),功用(广狭、正反)等等方面。一般来说,说明文要说明的要点,往往就是事物的特征。(三)归纳说明方法:阅读说明文时,边读边标出文章所使用的说明方法,然后总结主要使用了哪些方法,并进而分析这些说明方法对准确说明事物特征所起的作用。(四)逐段概括要点,理清说明顺序:概括要点时,要重视首括句、尾结句或提问式语句的作用,重视给概念下定义或解说的语句的作用。阅读时可以把这些语句勾画出来。概括要点时最好用完整的句子,意思要简明扼要。在逐段概括要点的基础上,用“同类合并”的方法,把全文划分为相对独立的几部分,概括出每部分的大意,把每部分的大意依次连缀起来,就能比较清楚地显示出全文的说明顺序了。使用什么说明顺序,还要看说明的对象。一般来说,说明事物的演变发的,用时间顺序;说明建筑物的,用空间顺序;介绍高科技产品或说明事物间的联系的,用逻辑顺序。(五)整体感知,把握中心:在理清说明顺序的基础上,分析段与段、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就容易看出文章的基本结构了。如是总—分式的结构还要着重分析“分”的部分是按什么原则组合的,是并列,是递进,还是包含有总分关系。递进式结构要着重分析各层意思是怎样逐步深入展开的,是由现象到本质,还是由个别到一般,或是从结果到原因等等。把握结构后,最好能画出结构示意图。说明中心就是归纳出一篇说明文说明了被说明事物的怎样的特征,或阐释怎样的事理。在理清说明顺序、把握文章结构的基础上,再归纳说明中心也就不难了。(六)体会语言准确性:准确是说明语言的特点。分析说明文语言,就是看遣词造句是怎样准确说明被说明事物的特征的。要注意分析关键词语的作用。编辑本段说明方法的作用及意义1.举例子: 使文章更加具体,更有说服力,更客观的说明了事物。2.作比较: 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3.下定义: 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4.画图表。为了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还可以采用图表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有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5.作诠释。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这种方法叫诠释法。6.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说明文中的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同修辞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不同的是,比喻修辞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说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则不宜使用。7.摹状貌。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可以进行状貌摹写,这种说明方法叫摹状貌。(和描写要区分开,两者虽一样,不过是在不同的文体中的。)8.引资料。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可以引资料说明。引资料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等。9.分类别。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10.列数字。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据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对事物、事理进行介绍、解说的一种文体。编辑本段分析说明文第一,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阅读说明文,首先要准确地把握说明对象,从而区分事理说明文和事物说明文,进一步理解说明内容。接着还要重点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这是分析一篇说明文的关键。只有准确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才能深入理解说明对象,以此为突破口,进而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中心内容。要 准确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必须认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尤其要注意仔细揣摩关键词句(中心句、过渡句、体现作者思路的句子以及文章中反复出现的句子)。第二,理清结构,分析说明顺序。说明文的结构并不复杂。常见的结构形式有“总——分”式、“总——分——总”式、“分——总”式、并列式、递进式等。理清结构,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的思路,更清晰地领会内容要领。说明顺序是多种多样的。采用什么样的说明顺序,取决于说明对象的特点和说明目的。常用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三种。有时一篇文章可交叉使用几种说明顺序,如<中国石拱桥)一文,除了按先古后今的时间顺序外,又按先概括后具体、先整体后局部的逻 辑顺序进行说明。各种顺序在语言上都有一定的标志。阅读时抓住有一定标志作用的语言,可以更加顺利地分析说明顺序。总之,说明文的结构和说明顺序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分析时可同步进行。第三,分析说明方法。为了说明清楚事物的特征,须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配图表等。阅读说明文,了解它采用的说明方法,一要看用怎样的说明方法,说明什么对象,有什么作用,二要看所用说明方法是通过怎样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的,这样分析才透彻、扎实。第四,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准确、简洁是说明文语言的主要特点。当然,说明文的语言风格也是多种多样、各有特色的,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以此为据,可概括为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两种方式。一般来说,以说明事物为主的说明文,重在抓住事物的特点,用简明的语言平实地加以说明。而科学小品,讲究趣味性、文艺性,须要作必要的生动、形象的说明。希望能帮助你具体的范文模板链接: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UaMNb9VoPg3jYk4ej9DSuQ?pwd=pxi5 提取码: pxi5

5,学年第一学期初三语文上册期中试卷附答案

  第一部分(24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黄山的烟云,也是黄山一绝。人们在高峰之上,如登仙界云xiāo( ▲ ),轻盈的云雾忽东忽西,一上一下,若jí( ▲ )若离,仿佛是山峦、峰石的恋人,难舍难分。黄山在一年中,竟有200多天是沉jìn( ▲ )在雾的怀抱里。淡淡云雾,澜翻絮涌,烟海千里,使黄山的千条泉流和万道山谷隐现在虚幻之中。云雾的jiǎo( ▲ )洁,云雾的A ▲ (①柔美 ② 温柔),特别是云雾的飘舞,使黄山呈现出静中有动的美感。云雾使黄山成了梦幻的艺术之宫。谁能设想亿万年前,那些熔融的岩浆,竟给我们B ▲ (①凝固 ②凝结)成这么一个人间仙境!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前面的横线上。(只填序号)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 晓战随金鼓, ▲ 。 (李白《塞下曲六首》)   ② ▲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③ 月黑雁飞高, ▲ 。 ( ▲ 《塞下曲》)   ④ ▲ ,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⑤ ▲ , ▲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经关雎》)   ⑥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 , ▲ 。 (《诗经蒹葭》)   ⑦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 。 (司马迁《 ▲ 》)   ⑧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 。 (陶渊明《桃花源记》)   3.名著阅读。(5分)   (1)下面一段话摘自《格列佛游记》一书的《宫廷游戏》一文,请问小人国的官员表演完这种技艺后,能获得怎样的赏赐。(3分)   皇帝手里拿着一根棍子,和地面平行,候选人员一个个依次跑上前去,有时候跳过横杆,有时候在横杆下面来回爬几遍,这完全要看横杆上升或者下降的情形而定。有时候皇帝和首相各拿着木棍的一头。有时候也由首相一个人拿着木棍。   (2)下面关于《格列佛游记》的读书笔记,哪一项表述有错误?(2分)( ▲ )   A. 小人国面临的国内危机是大端派和小端派党争激烈。   B. 格列佛在大人国皇宫遇到的最危险的事是被猴子抓住带到了屋顶上。   C. 格列佛在飞岛国发现,飞岛上的人对数学和音乐有精深的造诣。   D. 在慧骃国,栗色小马经常给予格列佛帮助。   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3分)   初三某班学生“白话文阅读”复习阶段检测成绩统计表   白话文阅读分值平均得分得分率   说明文阅读129.6180.08%   现代文阅读1613.0581.56%   名著阅读94.9855.33%   (1)根据上表,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1分)   (2)请以学生身份给语文老师的教学提一点建议。(2分)   第二部分(46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5~7题。(6分)   夏 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①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②时一声。   【注】①席:竹席。②流莺:即莺。流:指其鸣声婉转。   5.诗中哪些景物让你感受到了浓浓的夏意?(2分)   6. 此诗以“夏意”为标题,着眼点在“意”,你认为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环境特点以及作者怎样的心境?(2分)   7. 衬托是古诗创作中常用的手法,请举诗中的一例进行赏析。(2分)   阅读《桃花源记》,完成8~9题。(6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8.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4分)( ▲ )( ▲ )   A. 夹岸数百步 B.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 烨然若神人(《送东阳马生序》)   C.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D. 见渔人,乃大惊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陈胜吴广乃谋曰(《陈涉世家》)   E. 既出,得其船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哪一项不正确?(2分)( ▲ )   A. 文章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记述了渔人的所见所闻,描绘出一幅环境优美、生活安宁的图画。   B. “咸来问讯”表现出桃花源人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说明他们与外界隔绝的时间很长。   C. 文章写渔人虽“处处志之”,但终“不复得路”,暗示了桃花源觅不可得,后来人们就用“世外桃源”来指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D. 文章语言简洁生动,涉及的成语有些至今沿用,如落英缤纷、豁然开朗、怡然自乐、柳暗花明、无人问津等。   阅读下面一则文言短文,完成10~11题。(7分)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①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陵上犯禁,陵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选自《管子治国》   【注】①奚:疑问代词。什么,哪里。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奚以知其然也?   ②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11.这则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采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请进行简要分析。(3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2~14题。(8分)   火箭回收有多难?(节选)   ①目前,运载火箭都是一次性航天工具,其第一级火箭在完成分离后会坠落到陆上无人区或空旷海域,不可重复使用。有人曾形容火箭使用的浪费程度,就和一架波音747客机仅作了单趟飞行就报废一般。造价高昂的火箭如果摆脱“一次性”用品的角色,未来航天发射的成本有望大大降低。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历经失败仍然坚持尝试的原因,不过他们需要克服的难题不小。   ②运载火箭回收实验有两大难点:一是让火箭第一级在分离后垂直下降,其难度就像在暴风雨中让一根扫帚平稳地直立在手掌上;二是精准降落在没有锚定且只有足球场大小的浮动平台上极其困难,且着陆的精度要求在10米以内。因此,回收火箭首先要解决火箭着陆的精度问题,要能够预定地点回收。其次,火箭要以垂直的姿态降落,必须解决姿态控制问题,而越是竖长的物体,就越难以控制。此外,还要解决减速问题,必须是软着陆,又不用降落伞,所以只能用反向推力装置。而且,回收的过程是一个变速过程,在这个变速过程中如何始终解决好以上几大问题,难度非常大。就回收平台来说,在海上平台上回收火箭比陆地平台更难,因为陆地上气象条件更好,回收面积也更大,平台更稳定。不过,在陆上降落意味着火箭在空中飞行距离可能更长,消耗的燃料更多。   ③火箭的回收只是火箭重复使用的第一步,接下来要验证火箭的发动机是否可以重复使用,还要进一步验证回收二级火箭的可行性。   ④火箭的重复使用对于发动机核心部件的性能和寿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一次性使用的火箭来说,保证材料和相关设计在短时间顶得住是一个问题,确保长寿命使用又是另外一个问题。美国航天飞机的主发动机的燃烧室压强高达207个大气压,工作温度约为3300摄氏度(目前最先进的涡扇发动机涡轮温度不到1700摄氏度),其中一个小小的涡轮泵的功率就是目前最先进的主战坦克发动机功率的数十倍。让这样的发动机顺利工作一次就已经非常困难,而要重复使用多次,那么对材料和工艺的要求必须要上一个巨大台阶。   ⑤火箭首次成功回收只是一个开始,意味着这项技术具有可行性,但真正掌握这项技术,还需要通过多次实验验证其可靠性,由成功变成成熟。一旦这些技术可以完全实现,将大大降低发射成本。专家预计,如果回收并重复使用第一级火箭,可以降低80%的成本,而如果能回收并利用第二级将可以降低98%的成本。   12.回收火箭至少要解决哪些问题?(3分)   13.文章第④段画线句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简析其说明效果。(3分)   14.下列对文章的解说哪一项正确?(2分)( ▲ )   A. 选文按照时间顺序说明了火箭回收的现状及难度。   B. 在海上平台上回收火箭比陆地平台更难,科学家们选择海上平台回收火箭,表明了人类敢于挑战困难的伟大精神。   C. 如果火箭回收成功,那就可以降低98%的发射成本。   D. 即使火箭成功回收,也只是迈出了火箭重复使用的第一步。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5~19题。(19分)   卖 白 菜   莫 言   (1)1967年冬天,我12岁那年,临近春节的一个早晨,母亲苦着脸,心事重重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时而揭开炕席的一角,掀动几下铺炕的麦草,时而拉开那张老桌子的抽屉,扒拉几下破布头烂线团。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着我的乳名,说:   (2)“社斗,去找个篓子来吧……”   (3)“娘,”我悲伤地问:“您要把它们……”   (4)“今天是大集①。”母亲沉重地说。   (5)“可是,您答应过的,这是我们留着过年的……”话没说完,我的眼泪就涌了出来。 (6)母亲的眼睛湿漉漉的,但她没有哭,她有些恼怒地说:“这么大的汉子了,动不动就抹眼泪,像什么样子?!”   (7)“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了……说好了留着过年的,说好了留着过年包饺子的……”我哽咽着说。   (8)母亲靠近我,掀起衣襟,擦去了我脸上的泪水。我把脸伏在母亲的胸前,委屈地抽噎着。我感到母亲用粗糙的大手抚摸着我的头,我嗅到了她衣襟上那股揉烂了的白菜叶子的.气味。   (9)透过蒙眬的泪眼,我看到母亲把那棵最大的白菜从墙上钉着的木橛子上摘了下来。母亲又把那棵第二大的摘下来。最后,那棵最小的、形状圆圆像个和尚头的也脱离了木橛子,挤进了篓子里。我熟悉这棵白菜,就像熟悉自己的一根手指。因为它生长在最靠近路边那一行的拐角的位置上,小时被牛犊或是被孩子踩了一脚,所以它一直长得不旺,当别的白菜长到脸盆大时,它才有碗口大。发现了它的小和可怜,我们在浇水施肥时就对它格外照顾。我曾经背着母亲将一大把化肥撒在它的周围,但第二天它就打了蔫。母亲知道了真相后,赶紧将它周围的土换了,才使它死里逃生。后来,它尽管还是小,但卷得十分饱满,收获时母亲拍打着它感慨地对我说:“你看看它,你看看它……”在那一瞬间,母亲的脸上洋溢着珍贵的欣喜表情,仿佛拍打着一个历经磨难终于长大成人的孩子。   (10)集市在邻村,距离我们家有三里远。寒风凛冽,有太阳,很弱,仿佛随时都要熄灭的样子。不时有赶集的人从我们身边超过去。我的手很快就冻麻了,以至于当篓子跌落在地时我竟不知道。篓子落地时发出了清脆的响声,篓底有几根蜡条跌断了,那棵最小的白菜从篓子里跳出来,滚到路边结着白冰的水沟里。母亲在我头上打了一巴掌,我知道闯了大祸,站在篓边,哭着说:“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母亲将那棵白菜放进篓子,原本是十分生气的样子,但也许是看到我哭得真诚,也许是看到了我黑黢黢②的手背上那些已经溃烂的冻疮,母亲的脸色缓和了,没有打我也没有再骂我,只是用一种让我感到温暖的腔调说:“不中用,把饭吃到哪里去了?”然后母亲就蹲下身,将背篓的木棍搭上肩头,我在后边帮扶着,让她站直了身体。   (11)终于挨到了集上。母亲让我走,去上学,我也想走,但我看到一个老太太朝着我们的白菜走了过来。她用细而沙哑的嗓音问白菜的价钱。母亲回答了她。她摇摇头,看样子是嫌贵。但是她没有走,而是蹲下,揭开那张破羊皮,翻动着我们的三棵白菜。她把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半截欲断未断的根拽了下来。然后她又逐棵地戳着我们的白菜,用弯曲的、枯柴一样的手指,她撇着嘴,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母亲用忧伤的声音说:“大婶子啊,这样的白菜您还嫌卷得不紧,那您就到市上去看看吧,看看哪里还能找到卷得更紧的吧。”   (12)我对这个老太太充满了恶感,你拽断了我们的白菜根也就罢了,可你不该昧着良心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我忍不住冒出了一句话:“再紧就成了石头蛋子了!”老太太抬起头,惊讶地看着我,问母亲:“这是谁?是你的儿子吗?”“是老小,”母亲回答了老太太的问话,转回头批评我:“小小孩儿,说话没大没小的!”老太太将她胳膊上挎着的柳条箢篼③放在地上,腾出手,撕扯着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层已经干枯的菜帮子。我十分恼火,便刺她:“别撕了,你撕了让我们怎么卖?!”   (13)“你这个小孩子,说话怎么就像吃了枪药一样呢?”老太太嘟哝着,但撕扯菜帮子的手却并不停止。   (14)“大婶子,别撕了,放到这时候的白菜,老帮子脱了五六层,成了核了。”母亲劝说着她。   (15)她终于还是将那层干菜帮子全部撕光,露出了鲜嫩的、洁白的菜帮。在清冽的寒风中,我们的白菜散发出甜丝丝的气味。这样的白菜,包成饺子,味道该有多么鲜美啊!老太太搬着白菜站起来,让母亲给她过秤。母亲用秤钩子挂住白菜根,将白菜提起来。老太太把她的脸几乎贴到秤杆上,仔细地打量着上面的秤星。我看着那棵被剥成了核的白菜,眼前出现了它在生长的各个阶段的模样,心中感到阵阵忧伤。   (16)终于核准了重量,老太太说:“俺可是不会算账。”   (17)母亲因为偏头痛,算了一会儿也没算清,对我说:“社斗,你算。”   (18)我找了一根草棒,用我刚刚学过的乘法,在地上划算着。   (19)我报出了一个数字,母亲重复了我报出的数字。   (20)“没算错吧?”老太太用不信任的目光盯着我说。   (21)“你自己算就是了。”我说。   (22)“这孩子,说话真是暴躁。”老太太低声嘟哝着,从腰里摸出一个肮脏的手绢,层层地揭开,露出一沓纸票,然后将手指伸进嘴里,沾了唾沫,一张张地数着。她终于将数好的钱交到母亲的手里。母亲也一张张地点   (23)等我放了学回家后,一进屋就看到母亲正坐在灶前发呆。那个蜡条篓子摆在她的身边,三棵白菜都在篓子里,那棵最小的因为被老太太剥去了干帮子,已经受了严重的冻伤。我的心猛地往下一沉,知道最坏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母亲抬起头,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过了许久,用一种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说:   (24)“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   (25)“娘,”我哭着说:“我……”   (26)“你今天让娘丢了脸……”母亲说着,两行眼泪就挂在了腮上。   (27)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   【注释】①大集:农村或城市中定期买卖货物的市场叫集市,有“大集”“小集”之分。②黑黢黢(qūqū):形容肤色很黑很暗。③箢篼(yuāndōu):(方言)竹篾、柳条等编成的盛东西的器具。   15.文章围绕“卖白菜”展开故事情节,阅读文章,填写表格。(4分)   故事情节“我”的心情   (1) ▲ 不舍   “我”不小心摔白菜(2) ▲   老太太挑白菜(3) ▲   (4) ▲ 气愤   白菜被老太太退回沉痛   16.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对第(1)段中的画线句进行赏析。(3分)   17.文章花了大量的笔墨写买菜老太太的挑剔,这对刻画母亲的形象和推动故事情节有何作用?(4分)   18.文章运用了颇多的笔墨详细描写了卖白菜的全过程,然而就在写到老太太将钱付给母亲后,戛然而止,紧接着写了“我放学回家后”发生的事情,你认为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3分)   19.文章最后,作者说母亲是“坚强的”,结合全文,说说母亲的“坚强”表现在哪些地方。为什么她的“第一次流泪”能让“我”铭记终生?“我”“沉痛”的是什么?(5分)   第三部分(60分)   22.作文。(60分)   人生就像是一条路,漫长而曲折。走过平坦的大路,能感受到一路顺风的畅快;走过崎岖的小路,能感受到跋山涉水的艰难。虽有苦有甜,但我们毕竟走过。   请以“成长的风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   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章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初 三 语 文 参 考 答 案   1.(6分)(1)① 霄 ② 即 ③ 浸 ④ 皎 (2)A. ① B. ①   2.(10分)   ① 宵眠抱玉鞍 ② 羌笛何须怨杨柳   ③ 单于夜遁逃 卢纶 ④ 蒌蒿满地芦芽短   ⑤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⑥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⑦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⑧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5分)   (1)(3分)第一名赏蓝丝线,第二名赏红丝线,第三名赏绿丝线。(各1分,只答“赏丝线”只得1分)   (2)(2分)A   4.(3分)   (1)(1分)初三某班学生说明文阅读、记叙文阅读烦的得分率比名著阅读的得分率高。   (2)(2分)老师,感谢您的辛勤付出,您的教学很精彩,期待您以后在名著阅读方面给予我们更多指导。(学生身份1分,建议1分)   5.(2分)夏席、盛开的石榴花、浓郁的树阴、正午的烈日、流莺的叫声(2个1分,4个2分)   6.(2分)环境特点:凉爽、清幽、静谧(任写一);作者心境:悠闲旷达(任写一)   7.(2分)示例:用榴花明丽,红艳如火与庭院绿树,清阴遍地相映衬,既在色彩上红绿相缀,又在光线上明暗相映,能给人流丽而清邃的感觉。用末句“流莺时一声”来衬托前三句所营造的宁谧幽静之境,以有声衬无声;也以动衬静,以莺之流飞,让整个画面陡然灵动丰满起来。   8.(4分)B E   9.(2分)D   10.(4分)   ①(2分)凭什么知道是这样的呢?(关键字词:奚以,然)(关键处一处1分,不出现0.5分,扣完为止)   ②(2分)因此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必须首先使百姓富裕起来,然后(才能)统治他们。(关键字词:是以,善为国者,富民)   【参考译文】大凡治国的道理,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人民富裕就容易治理,人民贫穷就难以治理。凭什么知道是这样的呢?人民富裕就安于乡居而爱惜家园,安乡爱家就尊敬皇上而畏惧刑罚,尊敬皇上、畏惧刑罚就容易治理了。人民贫穷就不安于乡居而轻视家园,不安于乡居而轻家就敢于对抗皇上违犯禁令,抗上犯禁就难以治理了。所以,治理得好的国家长久富裕,乱国必然是穷的。因此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必须首先使百姓富裕起来,然后才能统治他们。   11.(3分)中心论点:“治国之道,必先富民”。(1分)论证方法:对比论证。(1分)正面阐述“民富”带来的结果,反面阐述“民贫”带来的后果。两者形成对比。(1分)   12.(3分)①火箭着陆的精度问题。②姿态控制问题。③减速问题。(各1分)   13.(3分)①列数字,作比较(两个1分),②具体准确地说明主发动机工作一次之困难(确保长时间使用之困难)(1分),③从而说明火箭重复使用非常困难(1分)。   14.(2分)D   15.(4分)(1)母亲下决心卖白菜(2)自责(3)厌恶(4)“我”赌气多算老太太一毛钱   16.(4分)①神态描写,动作描写(1分),②明知无物可卖,却不停地翻找(1分),(1分),③暗示家境贫寒(1分),④为下文母亲下定决心卖白菜作铺垫(1分)。   17.(2分)①衬托母亲的善良(1分),②激起我对老太太的“恶感”,为下文我故意多算一毛钱埋下伏笔。(1分)。   18.(2分)①应该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读者完全可以预想得到,留有玩味的空间(1分);②突出强化事件的结束,也就突出了本文的重点及这件事对我的教育(1分)。   19.(5分)坚强的表现:面对贫穷,母亲操持一家人的生活,艰辛而坚忍;她不愿儿子软弱,两次批评儿子哭泣(2分)。铭记终生的原因:母亲的流泪让儿子懂得了要清白做人(做人要诚实)的道理(1分)。沉痛的是:因故意多算一毛钱让母亲丢脸(蒙羞);辜负了母亲平时的教育(信任)(2分)。   20.(60分)作文。(参考中考标准)
文章TAG:重庆市万州中学2015初三期中语文重庆重庆市万州

最近更新

  • 知识管理体系,知识管理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在管理理念方面知识管理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人力资源管理成为组织管理的核心,知识集中文档管理知识内容管理的协同流动知识概念、全部知识内容可以展开并应用到具体业务中去推广知识 ......

    黔江区 日期:2023-05-06

  • 仁字开头的成语,安人

    安人安事宁人用心去安抚2,按要求写词语是人么?竟然是人这个粗野的人儒雅的人温柔的人善良的人可恶的人人渣3,带仁字的成语带仁字的成语:当仁不让、仁人志士、麻木不仁、仁至义尽、为富不仁 ......

    黔江区 日期:2023-05-06

  • 小说英语,科幻小说用英文怎么说

    科幻小说用英文怎么说sciencefiction缩写为sci-ficsci-fi是sciencefiction的简写,科幻小说hi-fi是high-fidelity简写,高保真2, ......

    黔江区 日期:2023-05-06

  • 佛家对鬼剃头解释

    鬼剃头又名斑秃,病因复杂,注意,旅行的人梦见鬼剃头,路上有障碍,怀孕的人梦见鬼剃头生女孩,最近网上出现了鬼剃头词汇,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梦见鬼剃头的意义,到目前为止,我希望鬼剃头能 ......

    黔江区 日期:2023-05-06

  • 我最喜欢的电影,我最喜欢看什么电影

    我最喜欢看什么电影2,我最喜欢的一部电影500字赶快要演讲的1,我最喜欢看什么电影http://www.ppstream.com/prolist/all1.html各类最新最经典的 ......

    黔江区 日期:2023-05-06

  • 莫扎特的歌剧,莫扎特三大著名歌剧

    莫扎特三大著名歌剧莫扎特的三大歌剧:一.〈费加罗的婚礼〉二.〈魔笛〉三.〈唐璜〉{0}2,莫扎特的经典歌剧是哪部歌剧:《巴斯蒂安与巴斯蒂安娜》(K50,1788);《米特里达特》( ......

    黔江区 日期:2023-05-05

  • 猕猴桃种植,弥猴桃种植法

    本文目录一览1,弥猴桃种植法2,怎样种猕猴桃3,怎样种植弥猴桃4,猕猴桃怎么种植方法1,弥猴桃种植法选择园地:猕猴桃最适合生长在富含有机质、渗水性好、保水能力强的沙壤土上。应把重点 ......

    黔江区 日期:2023-05-05

  • 武则天哪个朝代,武则天是哪朝代帝王

    武则天是哪朝代帝王2,武则天是那个朝代的1,武则天是哪朝代帝王周朝周朝不过现代史学家都一般把她的周朝归于唐朝武周是唐朝的,但是她即位的时候改国号为周,一般把她归到唐朝唐朝,但她改国 ......

    黔江区 日期:202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