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表新野这个地方地理位置在当时来说很重要,处于曹操阵营与刘表阵营的交界处,在公元204年前,曹操的大本营是在许昌,也就是汉献帝所在的位置,公元204年曹操拿下冀州邺城后,就将自己的大本营设在邺城,而汉献帝所在的许昌就是东汉的傀儡政权。四、许昌的人才地位经济发达、社会稳定的地方也是人才聚集的地方,许昌同样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曹操选定许昌同样看重许昌地区的人才资源。
1、曹操为何要定都在许昌?
一、许昌的历史地位许昌历史悠久,是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许昌本来称“许”,源于尧时高士许由牧耕此地,洗耳于颍水之滨而得名,后来,曹丕篡汉称魏,因“汉亡于许,魏基昌于许”,改许县为“许昌县”。夏商西周时期,夏朝曾建都阳翟,也就是如今许昌禹州;商朝许地分布有历、有熊氏、昆吾、康等诸侯国和部落;西周许地分布有历、康、许、鄢等诸侯国和城邑,
春秋战国时期,许地先后为韩、魏、郑、楚所据,秦王政十七年置颍川郡,辖许县、阳翟县、长社县、鄢陵县、襄城县等12县。西汉东汉时期,汉高祖刘邦时期,析许县,置颍阴县;然后许县、颍阴县、阳翟县、长社县、鄢陵县、襄城县均属颍川郡,王莽新朝时期,将颍川郡改为左队,阳翟县改为颍川县,鄢陵县改为左亭并入许县,许县、颍阴、长社、颍川等县属左队。
东汉建安元年八月,曹操东迎汉献帝至许县,称许县为许都许县,从此许昌成为汉朝末代都城,二、许昌的战略地位许昌地处中原,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许昌西北依靠嵩山山脉,西部有石人山、白云山、伏牛山等山脉,南部有大别山、博山等山脉横亘,总之三面环山,只有东部是开阔的平原,许昌北有袁绍,东有吕布、刘备,东南有袁术,南部有刘表,西南有张绣,关中、洛阳地区还散布着众多反曹的残余势力;可以说许昌四面是敌,只有选择这样易守难攻的地方,才能在中原建立稳固的大后方,才有逐鹿群雄的资本。
三、许昌的经济地位许昌位于中州平原的西部,气候温和,河流纵横,雨量适中,农业、渔业、畜牧业均较发达;许昌远离洛阳、关中战乱地区,相对稳定,经济相对繁荣;许昌交通便利,北临黄河,东接广阔的黄淮平原,南通富裕的江夏郡,西南与南阳盆地相望,便于粮草集中疏散,四、许昌的人才地位经济发达、社会稳定的地方也是人才聚集的地方,许昌同样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曹操选定许昌同样看重许昌地区的人才资源。
2、刘备屯兵新野,曹操大本营在许昌,两者直线距离并不是很远,刘备这样也太不安全了吧?
刘备在官渡之战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就敏锐地发现了袁绍的败象,便向袁绍借口南下骚扰许昌,同时趁此机会逃离袁绍,投靠荆州刘表,刘备与刘表虽然都是汉室后裔,但是乱世之中利益显然更重要,刘备投靠刘表的性质与当年张绣与刘表联盟的性质类似,刘表为刘备提供部分兵员,粮食,补给,刘备为刘表镇守荆州的北大门新野县,换句话说,刘备相当于雇佣军的性质,靠出卖武力换取生存机会,同时也说明了新野就是刘表地盘最北端的前线,也是最危险的地方。
刘备自从当年张绣投靠曹操之后,刘表的地盘逐渐向南萎缩,原本刘表与张绣联盟时,宛城是刘表的前线和战略缓冲区,这里是亲刘表势力的张绣,为刘表挡住了数次来自曹操的攻击,但是张绣投靠曹操后,刘表的控制区继续向南移动,变成了新野,原来的张绣的也换成了现在的刘备,对刘表来说,他利用刘备守在前线新野,以抵御曹操一步一步向南蚕食荆州地盘,对于曹操来说,刘备镇守新野,如果要南下攻击荆州,首先就得解决刘备。
刘表新野这个地方地理位置在当时来说很重要,处于曹操阵营与刘表阵营的交界处,在公元204年前,曹操的大本营是在许昌,也就是汉献帝所在的位置,公元204年曹操拿下冀州邺城后,就将自己的大本营设在邺城,而汉献帝所在的许昌就是东汉的傀儡政权,从地图上看的话,新野离许昌的直线距离大概是250公里,骑快马的话,五六天时间就能从新野赶到许昌,汉献帝虽然是曹操的傀儡,但是却代表着东汉政权,不可谓不重要,曹操是绝对不允许任何其他势力抢走汉献帝的,但许昌离刘表及刘备的地盘非常近,曹操就不担心刘备或者刘表打过来吗?曹操看看地图就会明白,曹操不是不提心,而是做好了万全之策的安排,刘备或者刘表不敢打,或者没有能力打到许昌的,因为在许昌的东南和西南分别有曹操的两个军事基地,一个是宛城,另一个就是汝南,宛城、汝南与许昌共同组成一个铁三角战略防守姿态,刘备或者刘表根本就打不进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