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度量如大海,意志坚如钢四川仪陇人。为何有人说自己祖籍是大石板、大石桥、吉安府,聂荣臻—一生厚道人称赞,千秋风流一元戎四川江津人,陈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四川乐至人,如今云贵地区的很多人,之所以说自己祖籍来自于山西,说自己的祖籍来自于山西大槐树下,而且自己的小脚拇指是两半的话,也说明了是来自这里。
1、两湖填四川。我是四川人,祖籍湖北作为四川人的你,祖籍是哪里的呢?
四川邻水先祖李珍,宋时居湖广省黄州府(湖北黄岗县)儒学正堂衙内安身,后移城内南街娶妻生三子:金德、银德、铜德,金德公迁居麻城县孝感乡,娶朱氏生子活修,活修、妣陈氏生子早富,早富、妣陈氏生子伦纲,伦纲、妣周氏生子万性,万性、妣邱氏生子李仲,李仲、妣陈氏生子李锦,李锦、妣林氏生二子李锡、李钊,李钊、妣杨氏三生二子:李锡、李乐,
钊公、妣杨氏三,随兄锡公在河南开封府桂阁县任所,同享荣华,年幼轻浮,命他管粮仓,私卖仓谷。锡公不知,被众绅告之,上司批捉,钊公逃回原籍后,上司捉拿甚急,乃夫室商议,各自逃生,钊公遍游天下,不知所终,入川祖杨氏三,率子李芝、李乐弟兄,于明已卯(1399年)由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移入四川省邻水县太安乡(今太和乡)太安里二甲李家沟落业定居。
李芝公返归原籍,乐公后裔有移居垫江县等地。老字辈时大学正良万业永兴阳及第登金榜月中定朝纲开基本仁厚传代懿祯祥施泽喜长远发达自隆昌八大房合族字辈四十字敬宗逢泰运睦族致祥光仁孝培基厚诗书沛泽长为仪翔上苑用慧协当阳南楚先根在芬名振古香入川九世祖鸣春公,于嘉庆癸亥岁(1803年)邀集邻水八大房合族,将“兴”字品为“敬”字辈,
2、为什么贵州的很多汉族人,祖籍都是江西呢,特别是吉安府,大石板,大桥头?
其实在汉朝之前,江西属于不毛之地,人口也比较少。最多的时候40万不到,在全国排到20名左右,后来由于中原战乱,大量的人口往南迁移,江西的经济迅速发展。等到元朝初年,江西人口已经高达1700多万,位居全国第一,是当时的四川、湖南、湖北、贵州、云南五地人口之和,但是江西本来就不大,所以人口密度越来越大,不得不向外迁徙。
整个迁徙过程以明清时期最为明显,出现大规模的迁徙运动总共有三次,明朝初年江西填湖广:当年朱元璋在北方称帝之后,全国内仍然没有完全平静下来。他以江西为根据地,不断派兵进驻湖广以及云贵地区,古代打仗不同于现在,一是需要人,二是需要钱。古代国库来源于劳役,因此大大加重了江西本地人的生活负担,但是朱元璋又是以爱民著称,所以在两湖地区放宽赋税政策,吸引了大批来自江西的农民。
明朝中期流民进云贵:等到明朝中期的时候国力雄厚,出现了大批的富豪,但是这些富豪的出现,都是以剥削农民为基础。甚至在山西地区,出现了富豪和官府勾结,压迫农民的情况,有的人走投无路落草为寇,胆子小的人只能被迫迁移。不过湖广地区的人口已经饱和,只能选择云贵地区,当时江西迁徙到云南地区的人多达70多万,根据当时的人口基数来算,已经相当之巨了。
明末清初大肆屠杀:明朝末年天下大乱,农民纷纷揭竿起义,张献忠,吴三桂等人的出现,造成大量的流血事件,整个四川基本上不见人烟。为了弥补这一空档,清朝初年颁布了很多政策,政策颁布之后,吸引了很多来自湖广地区的农民,纷纷涌入四川地区。由于这一部分不是我们今天的主要内容,所以下面不再详细描述,如今云贵地区的很多人,之所以说自己祖籍来自于山西。
就是在第二次移民阶段,大部分山西人被迫背井离乡,来到了云贵地区,除了这一次之外,之前讲的元末明初也不容忽略。朱元璋时期:征北调南亦称太祖平滇,当时在东北和云南地区,仍然有一批人打着元朝的旗号,朱元璋命颖川侯傅友德、永昌侯蓝玉、西平侯沐英三人,率领大军30万,平定云南地区,平定云南地区的叛乱之后,西平侯沐英也留在了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