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未来的发展还是很值得期待的。徐州最明显的优势是中国综合性交通枢纽,坐拥陇海线和京沪线两大铁路干线,淮海经济区其他城市想要谋求发展首先要有铁路打破封闭的内部环境,如人口大市菏泽至今未通高铁,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如果能率先接入徐州东站,不失为一种成本最低、受益巨大的选择。
1、徐州以后的发展会怎么样?
徐州未来的发展还是很值得期待的。徐州自古以来就是兵家重镇和商贾云集之处,在人口规模、城市面积、经济基础、文化教育各方面都俨然有大城市的风采,尤其是近代以来清末和民国重点建设的布局,令其交通、工业、教育、医疗等方面在区域内形成了特有的优势,并一直影响至今,改革开放之后,徐州由于开放较晚,加之深居内陆,错过了一个又一个大发展的机会,虽然处于活跃的长三角经济带,但却因三省交界的尴尬地理位置成为了江苏省的边缘地带,反而城市大量的人口、资源被江浙沪持续虹吸,致使城市人才外流严重,产业单一化,发展裹足不前。
在2003年的时候,江苏省逐渐意识到了苏北振兴的重要性,因徐州综合实力以及地区影响力较强,所以成为了当之无愧的“苏北一哥”,省政府也努力构建了江苏三大都市圈之一的“徐州都市圈”,带动苏北经济发展,提升江苏省竞争力,并有意坐大徐州效仿南京辐射外省鲁、豫、皖省边界地带,想法很美好,但是很可惜,是因为当时苏南在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省政府协调不出那么多的资源来发展苏北边缘地带的徐州,但是这个构想却得到了不少省领导以及上层的共鸣。
2017年的时候,全国人大江苏代表团联名提出议案,呼吁在国家层面尽快启动实施淮海经济区规划编制工作,探索建立跨省际区域合作机制,使该区域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江苏省政府的提案得到了发改委的重视,仅仅在三个月后,国务院就批复了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在城市定位上要强于一般地级市,批复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后的徐州,可谓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从国家发展大局来看,区域共同发展将会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大趋势,淮海区域经济洼地得到了国家层面的关注,或成为中国未来经济新的增长引擎,徐州被寄予厚望,徐州最明显的优势是中国综合性交通枢纽,坐拥陇海线和京沪线两大铁路干线,淮海经济区其他城市想要谋求发展首先要有铁路打破封闭的内部环境,如人口大市菏泽至今未通高铁,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如果能率先接入徐州东站,不失为一种成本最低、受益巨大的选择。
此外,徐州不光得到了省里的资源支持,还与国家长三角规划契合,尤其是长三角里加入了安徽,对徐州的发展则是一大利好,大大破除了苏皖之间行政壁垒,徐州西面和南面拓开了新天地,安徽宿州、淮北等城的积极响应,不仅给近邻徐州壮了场子,还得到了切切实实的协同发展,令枣庄也有对接之意,淮海核心朋友圈成员越来越多,徐州的发展,或者说淮海经济区的发展虽然因省域壁垒而困难重重,但随着国家进一步的支持和地方的努力,前景还是十分广阔的,目前淮海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如火如荼般的开展,小到跨省公交、地铁的互通,大到产业对接、优势互补,脚踏实地的努力才是量变到质变的正道,而这一切正在进行中。
2、徐州是人口净流出城市吗?
徐州是苏北城市,经济欠发达,人员外流是正常现象,人往高处走,对比发达的苏南,徐州经济落后,徐州人员多外流苏南等经济发达地区。可徐州现在是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经济发展很快,交通十分发达,环境优美,地铁将要开通,人员外流现象在减少,回流现象在增加。而且徐州正在吸引周边城市人员来徐,安徽宿州,淮北,河南商丘,山东枣庄,济宁等地人流入徐州,
3、徐州哪个县更有发展前途?
全国县域经济专业研究机构社会智库中郡研究所16日下午揭晓了第十六届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名单,江苏省江阴、昆山并列第一名。徐州5县(市)上榜,其中4县(市)进入百强,除了邳州、沛县、新沂外,睢宁是首次进入百强县行列!2016年百强县徐州上榜名单邳州39沛县47新沂64睢宁84丰县104相比去年,邳州市前进28位,从67位上升到39位;沛县前进30位,从去年的77位上升到47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