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儿童求助电话
“12345,有事找政府。”12345是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用来帮助诉求人解决生活、生产中所遇困难和问题,是市委、市政府关注民生、倾听民意的平台。
12345投诉范围:
1、负责受理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批评、意见、建议和要求,反映重要社会问题和重大突发事件。
2、负责受理协调解决群众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2. 儿童 电话
设置里有消息免打扰。
3. 儿童热线电话
亲,儿童电话手表主等待管理员设备确认的意思是:一个家庭买两个手表A和B,爸爸和妈妈分别用手机号码注册了帐号,爸爸注册的时候,先添加了手表A,妈妈添加手表A的时候,需要爸爸用安全守护最新APP 授权,妈妈先添加的手表B,爸爸再添加手表B的时候,需要妈妈用安全守护最新APP 授权;爸爸先添加了手表A 和B,妈妈添加手表A和B 的时候,都需要爸爸使用APP 授权。
4. 青少年求助电话
12355热线当然有用啦,12355是共青团中央权益部设立的专门面向青少年提供服务的热线电话,该热线的开通,旨在为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和法律咨询援助,及时掌握青少年思想动态和现实需求,引导青少年依法反映诉求有效化解社会不稳定因素,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体基础,促进社会和谐,有利于改进服务青少年的途径和方式!
5. 儿童求助电话怎么打
不是。
12345市民服务热线是为市民政务服务,为了方便市民记忆,全国各省市都采取了将服务热线合并统一接入12345,再通过12345热线中心根据具体情况需要进行转接相关部门而形成的便民热线。
受理:
企业和群众各类非紧急诉求,包括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咨询、求助、投诉、举报和意见建议等。
不受理:
须通过诉讼、仲裁、纪检监察、行政复议、政府信息公开等程序解决的事项和已进入信访渠道的事项,以及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和违反社会公序良俗的事项。
6. 儿童求助电话热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第三条 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
未成年人依法平等地享有各项权利,不因本人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民族、种族、性别、户籍、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家庭状况、身心健康状况等受到歧视。
第四条 保护未成年人,应当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处理涉及未成年人事项,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
(二)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
(三)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
(四)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五)听取未成年人的意见;
(六)保护与教育相结合。
第五条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对未成年人进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科学教育、文化教育、法治教育、国家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劳动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抵制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和其他腐朽思想的侵蚀,引导未成年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六条 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以及其他成年人的共同责任。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第七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对未成年人承担监护职责。
国家采取措施指导、支持、帮助和监督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
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关经费纳入本级政府预算。
第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制,统筹、协调、督促和指导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制具体工作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承担,省级人民政府也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由其他有关部门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