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射时间:2020年7月5日7时44分运载火箭: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发射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载:试验六号02卫星
发射时间:2020年7月9日20时11分运载火箭: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搭载:亚太6D卫星发射时间:2020年7月10日运载火箭:快舟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载:吉林一号高分02E星、微厘空间一号系统S2星状态:火箭飞行出现异常,发射任务失利。
发射时间: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运载火箭: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场:文昌航天发射场搭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
发射时间:2020年7月25日11时13分运载火箭: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场: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搭载:资源三号03星、龙虾眼X射线探测卫星、天启星座一零星
发射时间:2020年8月6日12时01分运载火箭: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发射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载:高分九号04星、清华科学卫星
发射时间:2020年8月23日10时27分运载火箭: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发射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载:高分九号05星、多功能试验卫星、天拓五号卫星
发射时间:2020年9月4日运载火箭: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载: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
发射时间:2020年9月7日13时57分运载火箭: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场: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搭载:高分十一号02星发射时间:2020年9月12日运载火箭: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载:吉林一号高分02C星状态:发射任务失利
发射时间:2020年9月15日9时23分运载火箭: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区域:黄海海域搭载:吉林一号高分03C-1组3颗视频成像模式卫星、6颗推扫成像模式卫星
发射时间:2020年9月21日13时40分运载火箭: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载:海洋二号C星
发射时间:2020年9月27日11时23分运载火箭: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场: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搭载:环境减灾二号A、B星
发射时间:2020年10月12日0时57分运载火箭: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搭载:高分十三号卫星
发射时间:2020年10月26日23时19分运载火箭: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搭载:遥感30号07组A、B、C星和天启星座06星
发射时间:2020年11月6日11时19分运载火箭: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发射场: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搭载:NewSat9-18卫星、电子科技大学号卫星、北航空事卫星一号、八一03星
发射时间:2020年12月7日15时12分运载火箭: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发射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载:天启星座十一星
发射时间:2020年11月12日23时59分运载火箭: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搭载:天通一号02星
发射时间: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运载火箭: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场:文昌航天发射场搭载:嫦娥五号
发射时间:2020年12月6日11时58分运载火箭: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搭载:高分十四号
发射时间:2020年12月10日4时14分运载火箭: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搭载:引力波暴高能电磁对应体全天监测器双星
发射时间:2020年12月22日12时37分运载火箭:长征八号运载火箭发射场:文昌航天发射场搭载:新技术试验七号卫星、海丝一号卫星、元光号卫星、天启星座08号星、智慧一号A星
发射时间:2020年12月27日23时44分运载火箭: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载:遥感三十三号、微纳技术试验卫星征途漫漫,惟有奋斗。
8. 2020最新卫星地图 最新版
天问一号
天问一号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下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探测器,负责执行中国第一次自主火星探测任务。
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天问一号计划于2021年2月到达火星,实施火星捕获。
2021年5月择机实施降轨,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分离,软着陆火星表面,火星车驶离着陆平台,开展巡视探测等工作,对火星的表面形貌、土壤特性、物质成分、水冰、大气、电离层、磁场等科学探测,实现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技术跨越。
9. 2020年最新的卫星地图
2020年,世界各国共进行了114次火箭发射,比2019年的103次发射多了11次。在114次发射中,美国发射44次,占总发射次数的38.6%(其中美国/新西兰,7次);中国发射39次,占34.21%;俄罗斯17次(含联盟号在库鲁的2次发射),占14.91%;欧空局5次(不含联盟号在库鲁的2次发射),占4.39%;日本4次,占3.51%;印度2次,占1.75%;伊朗2次,占1.75%;以色列1次,占0.87%。
美国发射次数第一,中国发射次数第二。
10. 2020年全新卫星地图
截止2020年中国已经拥有192颗卫星在轨飞行。数量排名世界第二,仅此于美国。人造卫星是个兴旺的家族,如果按用途分,它可分为三大类: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和应用卫星。
科学卫星是用于科学探测和研究的卫星,主要包括空间物理探测卫星和天文卫星,用来研究某星球的大气、辐射带、磁层、宇宙线、太阳辐射等,并可以观测其他星体,目前世界上大多数的人造卫星为人造地球卫星,另外有人造火星卫星等人造卫星。
卫星的作用:要说作用,天然卫星是宇宙中自然形成的,不好说它有什么作用。当然,月亮是地球的天然卫星,它可以平衡地球自转,稳定地轴,控制潮汐,可以用来观察时间等,还可以想象出很多美丽的传说。
相关内容解释:
在发射密度上,2020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宇航发射有望突破40次,发射60余颗航天器,再创历史新高。此外,长征五号B、长征七号甲、长征八号三型新一代运载火箭将在2020年实现首飞。
长征五号B是我国现有低轨运载能力最大的运载火箭,其首飞将开启我国载人航天空间站任务阶段的序幕;长征七号甲作为我国第一型新一代中型高轨火箭,对高轨卫星发射战略布局具有重要意义;长征八号首飞将填补我国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的空白,成为宇航发射和商业航天市场的主力军。
11. 卫星地图2020年高清最新版卫星地图
世界上有四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卫星导航系统。美国是世界上最早拥有,使用最广泛的卫星导航系统,简称Gps,其次俄罗斯拥有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基本上只有俄罗斯和部分欧洲国家使用,欧盟同样拥有称之为伽利略的卫星导航系统。中国是发展最晚,但是发展速度最快,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导航系统,简称BDs,目前北斗导航系统己广泛服务于国内各行各业,是导航系统的后起之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