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的白酒酿造业,提起三沟一河,那是耳熟能详的事,所谓三沟一河,就是双沟、汤沟、高沟及洋河了。按以前江苏老行政区来看,三沟一河都属于老淮阴地区的,后来江苏行政区域的调整,汤沟所在的灌南划归连云港了,双沟和洋河划给新成立地级市宿迁,老淮阴(现为淮安)只保留了高沟酒业,现高沟酒业在十几年前就更名今世缘酒业。
1、淮安人通常喜欢喝什么酒?
据说在江苏各地市的酒量排行榜上,淮安人是“坐二望一”的平均酒量1斤起步,而且可以喝的面不改色,这在江南一带属于战斗力S 级别的虽说如今淮安年轻一代的啤酒喝的多,喝白酒通常是不显山不露水,但只要是有人敢来敬,依旧是来者不拒,颇有北方人喝酒的豪迈淮安本地有今世缘和古顺河两大白酒厂,这个属于大家日常的标配。
还有老淮阴的“三沟一河”,也就是高沟、汤沟、双沟和洋河,包括茅台这些大家也照喝不误,但是大家好像不太爱喝剑兰春,或许是因为其纯酱香型的关系,壹周君曾经参加过一场淮安人组织的饭局,某些看似不能喝的当地美女,到了到了酒桌上像换了一个人,一开始几番“感情酒”后,就开始发挥“本色”了。首先小酒杯靠边,要“令狐冲”,就是拎着壶冲,
一冲就是半壶,几个回合下来,男士倒了一半。然后开始“打的”登场,就是与自己身边的朋友互相敬酒,再这样海喝了一通,基本一箱白酒见底。然后美女一声令下,老板再来两瓶洋河,一众男士立马推脱,到位了到位了,最后美女不依,叫来一箱啤酒大家“漱口”.....所以嘛,淮安人的酒桌上虽然都是“随意”,但实际上却是“我喝你也喝,你不喝就不给面子“,
2、江苏的三沟一河,为什么只有洋河走出来了?
江苏的白酒酿造业,提起三沟一河,那是耳熟能详的事,所谓三沟一河,就是双沟、汤沟、高沟及洋河了。按以前江苏老行政区来看,三沟一河都属于老淮阴地区的,后来江苏行政区域的调整,汤沟所在的灌南划归连云港了,双沟和洋河划给新成立地级市宿迁,老淮阴(现为淮安)只保留了高沟酒业,现高沟酒业在十几年前就更名今世缘酒业,
目前三沟一河在江苏地区仍保持着影响力,特别其中的洋河,在推出蓝色经典系列后,通过有效的资源整合和品牌推广,现已成为国内家喻户晓的知名白酒企业,其广告诉求:”男人的情怀”曾醉倒多少成功、豪情男儿。洋河酒业历史悠久,起源于隋唐,兴盛与明清,曾多次入选皇室贡酒,有古诗云:味占江淮第一家,描绘的就是洋河大曲,
国家最早的白酒行业标准就是以洋河酒业领衔,五粮液酒业协同,制订了国家第一部白酒行业标准。1979年入选中国八大名酒,和茅台、五粮液、汾酒、剑南春、古井贡、董酒、泸州老窖共同成为白酒行业翘楚,2005年杨廷栋主政洋河之前,洋河曾经历一段灰暗的瓶颈期,产量下滑,效益降低,市场占有率一度跌出前二十,后期洋河人果断改革,聘请了专业的职业经理人,对洋河冗长的产品线下手,重新定位洋河品牌,以中高档酒为产品诉求,以男人的情怀为广告诉求,目标消费群体定位为中高级成功人士,轰然推出蓝色经典系列,从而一炮而红,风靡全国。
相比较洋河,其他的三沟就要低调得多了,初期的汤沟,也是小有名气的,只是后来受体制的影响,没能在市场经济初期抓住机会。纵观汤沟酒业,内部管理效率低下,产品线太长,没有真正意义的产品市场定位,又由于经济上的考量,没有职业经理人入住企业,造成市场的混乱,严重影响了品牌的发展,后期出售风波彻底让汤沟走入低谷,即便后来中端定位的”两相和”系列推出,至今也没能挽回企业败落的局面,真让人扼腕叹息。
高沟酒业在体制后期虽然也进行了改革,也聘请了高人对市场资源进行了有效的整合,但囿于企业更名”今世缘”影响了品牌的连续性效应,即便后来在品牌定位,广告投入上下足了功夫,终究没能让产品又的太远,目前来说,也只能算地方品牌了,双沟酒业的没落,有其历史原因。双沟酒本来产品线就不长,短小精干型,因其一直品质稳定,很长的时间里就没把高沟和汤沟看在眼里,当年的双沟牡丹系列,在高端电视台广告推广,产品诉求也还算精准,只是不知啥原因,一向不温不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