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研院所来看,武汉有中科院武汉分院,有中科院水生所,生物所,植物所等有两院院士五六十人,而重庆在这方面不如武汉。当前情况来看,重庆的城市面貌是优于武汉的,目前重庆和武汉都在城建扩张和完善的时期,长远来看,我偏向于投武汉一票,武汉总面积8494.41平方公里,2016年常住人口1076.62万人,全市城镇化79.77%也就是武汉的主城区人口为858.819万,这里面有很多朋友会问了,为什么就是拿常住人口乘以城镇化率,原因很简单,因为武汉是中部地区唯一一个没有县的城市。
1、武汉青山区的房子怎么样?
谢谢邀请!虽然是本地人,但从小在汉口长大发展,所以对青山房产不敢妄加评论。既然来了就聊点隔江的观点可好?说青山就饶不过武钢,青山居民很多都是武钢的职工或职工家属吧,所以青山有一股其他区不具备的气质和氛围,武钢效益好的那些年,收入高又是国企铁饭碗,展现的是傲气;这些年武钢走下坡路,钢铁不景气加上裁员潮,暮气沉沉,好多武钢人都另谋出路了,干哪行的都有,但也混的蛮好,给青山的朋友们点个赞!说远了,说回房子!定性的来谈哈青山的房子,
房产离不开地段、配套,民生配套医院,学校,民生消费的商圈,青山有武钢三中、众园广场,医院说不上来,所以这跟前的房子肯定好;另一个配套就是产业配套,人们可以赚钱的市场、产业园、商务区等等,好像除了武钢就没有特别有名的。这几年随着欢乐大道东进发展,青山滨江商务区概念的炒作,可能会有改观,不过难得吸引其他区的人来发展(哪个区没有几个概念),而吸引外来人口能力又比不过其他区,特别是钢厂的烟囱,离近了健康说没有影响谁信呢,花山新城都感觉离得不够远啊。
2、为什么有些武汉人不承认远城区属于武汉?
我觉得我还是蛮有资格回答一下市内和郊区的这些问题先自我介绍一下,本人是95年生人,出生于新洲阳逻,学习历程如下:1在汉口读完幼儿园和一年级2回到阳逻读到三年级3随父母来汉口读书,从四年级读到初二4转校回阳逻接着读初三并参加中考,高中也是在阳逻就读5大学在汉阳区读的我记得在阳逻读小学的时候,我用过的一个信纸上面写的都还是黄岗市新洲区什么的,到后面就变成了武汉市新洲区,当时还不太知道这代表什么,到后来才知道原来我们和黄陂啊这些地方都划到了武汉市,从此我们在行政意义上就算是武汉人了,
我觉得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最开始我们这些郊区的不论是经济发展、家庭条件还是建设教育什么的,确实是比不上市内,所以市内的一些人条件比较好的,也会自然而然的有种高人一等的感觉2最开始包括我们家在内的郊区农民,很多都往市内跑,美其名曰进城打工,那个时候做的绝大多数都是一些比较出体力的、形象可能不太好的工作,所以也让市内的人更加飘了3就是划到武汉来以后本身就有的问题,毕竟两边以前不同属一个地方的人,突然成为了一家人,那么肯定会有摩擦和或多或少的敌意,而且年纪越大就越难融合,就像我小时候,市内的婆婆爹爹骂一些年轻人什么的很多都是骂你个乡里伢什么的4还有些理由我就不一一例举了我重点想说的是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都有了质的提高,我小时候听的最多的就是乡里伢这个词,也给当时的我蒙上了不小的心理阴影,但是后面的这些年来,我真的很难得听到这么一句话了也算是拖武汉的福,随着时间的发展我们这些郊区也在飞快地成长,家乡也建设的越来越好,全武汉不论城区郊区都在融合,我记得16年全武汉到处房子的时候,在盘龙城、江夏、蔡甸还有我大阳逻,很多都是市内的跑我们这来买,郊区或许任然比不上市内,但是我觉得现在的全部武汉人怕都不敢说不想要哪个郊区吧,自然也就不会说不承认那个远城区是武汉这种话了我有个同事人称江夏地王,开玩笑告诉我一个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的一个段子,以前市内很多人谈起江夏啊,那是一个又穷又远的乡里地方,现在说起江夏啊,那真是一个又远又远的地方啊哈哈哈最后借一位大人物的话说,发展才是硬道理,落后就要挨打。
3、武汉和重庆哪个更发达?
重庆和武汉谁更发达,这要从多方面分析:1、从政治角度说,重庆高于武汉,,重庆第四大直辖市,书记一般都由政治局委员兼任,市长都市中央委员级別,武汉,湖北省省会,副省级城市,书记一般中央候补委员任职,市长副部级,在政治和行政地位上,重庆比武汉强,2、从经济角度来说,重庆国民生产总值今年将突破2万亿,而武汉今年估计达到1.5万亿,从数字上看,重庆高武汉5千亿,但重庆说是重庆市,但从国土面积和人口来说,他其实算一个省,人口三千多万,真正市区常住人口也就六七百万人,武汉,市域面积8000多平方公里,人口一千多万,市区人口和重庆应该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