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青岛义务教育“沦陷”不过分。私立学校生存长久的很少我所见过的私立学校(民办)生存超过十年的,只有三所,私立学校掐尖招生就没人管吗,但最近得知,私立学校没了,靠到培训机构上课为生,私立学校的目的是赢利,当无钱可赚时,投资人当然要撤了,粗略调查发现,青岛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除了市南中段的部分公办初中还算不错(“宁愿市南一张床,不要李沧一套房”,就是指的孩子上学的学区房),其他区全被私立学校“攻陷”,公办初中“哀鸿遍野”。
1、公立学校一月3200的工资,有私立学校年薪18万。如何选择?
这个问题没有什么好纠结的,因为在江浙沪一带,公立学校(有事业编制的)拿3200元/月的老师,都是刚招聘入编的。没有业绩佐证你非凡的教育教学能力,去年薪18万的私立学校应聘,人家要吗?答案不言而喻,无论什么行业,都有高工资,关键看有没有能力去拿我们校长53岁,正高职称,现在年薪就有18万(含奖励性绩效,增量绩效,住房公积金)。
如果你优秀,把教学当事业,最快的晋升路线为:五年后升中级,十年后升副高,届时,年薪就可以达到14万左右(含奖励性绩效,增量绩效,住房公积金)。更重要的是,你还收获了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和其它荣誉,评上副高后,如果任教学科一直名列前茅,又有论文、课题成果,同时又上过市级公开课,你就可以申请“名师工作室”,一年又有5万元的活动经费。
假以时日,到45岁左右,申报正高,前景一片光明,私立学校生存长久的很少我所见过的私立学校(民办)生存超过十年的,只有三所。原因很简单,去私立学校的学生,大多是家庭条件优越,学校态度和习惯不太好的学生,这就决定了,每年出轰动效应成绩的概率比较低,直接影响是生源不稳定,另外,私立学校的目的是赢利,当无钱可赚时,投资人当然要撤了。
苏北的教学骨干有去苏南私立学校的,但从来就不是主流我有个朋友,学的生物教育专业,在苏北一家公立学校任教,后来通过自学,获得了数学硕士研究生学历。后来为了高收入,辞职去了无锡一家私立学校,确实也挣到了钱(在无锡买了房),但最近得知,私立学校没了,靠到培训机构上课为生。交流得知,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归属感!所以,对于题主而言,我的意见是先安心的到公立学校工作,等自己的能力达到年薪18万了,再另作打算!,
2、有人说青岛的私立学校是主流,公立学校没有竞争力,你怎么看?
最近在青岛呆了一段时间,因为小编就是一个老师,所以除了旅游以外比较关心学校教育问题。粗略调查发现,青岛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除了市南中段的部分公办初中还算不错(“宁愿市南一张床,不要李沧一套房”,就是指的孩子上学的学区房),其他区全被私立学校“攻陷”,公办初中“哀鸿遍野”,私立初中全部“掐尖”招生,导致公办初中的普高升学率只有10%左右,如此恶性循环,逼着家长把孩子往私立学校送,三年初中下来学费就得10几万(私立初中普遍每年3.8万费用),而且据说个别私立学校的老师还在家里开设有偿家教,(让你去你敢不去?)这部分费用更是无底洞。
公办初中因为没有了优质生源,老师们讲课没了劲头(学生听不懂),学校也就没有了上进心,都在熬日子,据调查部分初中的学生和家长反应,公办初中的学生大部分上课时间都在“睡觉”,老师上课也无精打采,因为再怎么讲学生也听不懂呀!所以说青岛义务教育“沦陷”不过分。按理说国家实行的义务教育是免费的,在青岛只有两类学生“享受”这一待遇了:一类是孩子学习成绩还不错,但是没钱去私立初中的,另一类就是“值不当的”去私立的所谓“后进生”了,
那么私立学校掐尖招生就没人管吗?当然有人管,国家部委不允许私立学校掐尖招生的文件每年都有,当地教育部门也很清楚,就是治不了呢!怎么办?凉拌热办?公办高中青岛二中和五十八中也是“四区”掐尖招生,其他高中只能望洋兴叹了!没有了尖子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公办初中“无米之炊”公办高中除了“2中、58八中”也都是苟延残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