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人文化大省,湖北是先秦时期楚国的地域,楚辞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四,湖北人以家为中心,过年一般不请外人做客,缺点是瞧不起北方人,对外人操普通话,而自家人之间全是说湖北话;和湖北人接触我发现他们有浓厚的重男轻女的思想,姑娘女婿都是客,儿子孙女再丑都是皇上。
1、外人眼中的湖北,是个什么样子的?
一个江苏人眼里的湖北人说句实在话,好久没有接触过湖北人了,十年前,去过武汉,宜昌,去过西陵峡,对湖北留下深刻印像,对湖北人也印象很好。一,湖北人热情好客,初到武汉,分不清南北,武汉的路我觉得比上海还要难分辨南北东西,坐车从武昌到汉口,再到武昌,大桥上走来走去,方向都搞不清了,加上武汉的地名很有意思,什么傅家坡,刘家湾的,有点大家族的聚居地味道,初次见面的刘女士接待了我,热情介绍了武汉的景点,邀我游东湖,中午还带我去武汉理工对面的九龙大酒店就餐,临走,还要买点鸭脖子土特产给我带着,被我阻止,因为,我还要去宜昌,
到宜昌已经是晚上九点,但宜昌那边接待我的人一直在等着,我记得是在珍珠路上的一家部队宾馆,那么晚湖北的朋友还在等我,让我十分感动,第二天,还派车专门带我去看了西陵峡,看了三峡大坝,看了西陵峡大桥,回头又看了葛洲坝,中午也是拿出当地的特色菜肴热情接待,印象很深的是吃了好几种鱼,说都是江鱼。二是武汉人重视文化教育,
湖北人文化大省,湖北是先秦时期楚国的地域,楚辞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近代,张之洞武汉兴办实业的同时,也开办了许多学校,今天,武汉拥有有多个高校,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在国内名头很响,湖北的大学数量国内领先。
2、外省人中的湖北人是怎样的?
天上的九头鸟,地下的湖北佬,湖北人的精明,非一般人所能及。虽然我从未有机会到过湖北,可找了个湖北老婆,几十年的相濡与共,使我对湖北人有一定的了解和感触,一,湖北自古为中国的中心,南国水乡,气候温和湿润,风调雨顺,乃鱼米之乡;这里的饮食文化,纯厚实在,他们做菜没有其它地方那么小气,大鱼大肉,话不多说就是吃。
湖北人吃鱼特别的老练,就好像鱼没刺似的,而我多年来吃鱼一直甘拜下风,二,湖北人以大米为主食,各种美食小吃花样多多,尤其是那江米糍粑是我的最爱,煎炸蒸炒,软濡香甜,还有那江米汤圆更是让人百吃不厌颇具特色;最绝的是我丈母娘做的腊鱼腊肉。那才是叫绝,每逢过年,家里到处都是挂着腌制好的腊肉腊肠,足有上百斤之多。
三,湖北人会做生意,在全国各地都是他们的身影,湖北人很自信,他们以自己是湖北人为荣,与北方人做生意,灵活不古板,尽显他们的聪明才智,四,湖北人以家为中心,过年一般不请外人做客,缺点是瞧不起北方人,对外人操普通话,而自家人之间全是说湖北话;和湖北人接触我发现他们有浓厚的重男轻女的思想,姑娘女婿都是客,儿子孙女再丑都是皇上。
3、武汉人究竟说的是什么话?
作为我在武汉生活了68年的老武汉人,我谈点对武汉话的了解,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真正的武汉人是汉口为中心。而汉口是指黄埔路到汉正街一带,这一带是解放前武汉的商业文化中心。包括江汉路到汉口长春街的各国租界,武汉的百年民校如市一男中,即今天的二中,市一女中,即今天的市16中。我在1954年起生活在大智门活车站附近的天声街,
先后在一元路小学,市16中,市二中读书。我只知道那时武汉人是以黄埔路以上称为汉人口,黄埔路以下为乡下,因此正宗的汉口话是黄埔路以上的,而黄埔以下因靠近黄陂,很多黄陂人融入其中,因而话中融入黄陂话,被中心城区即黄埔路以上的人称为乡里话。而武昌话又与汉口话不同,我们老武汉人一听就分得出来,而汉阳话因汉阳蔡甸人多,话音带有浓重的菜甸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