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率军扫清开封外围后,第三次包围了开封。但在明朝末年即1642年,李自成第三次进攻开封采取了围城的手段,在此前两次进攻开封都不顺利,第三次更是围城五个月之久,五月,李自成、罗汝才再次联兵三攻开封,李自成见开封空虚,立即掉头向东北方向急行军三日三夜,直抵开封城下。
1、李自成10万军队进攻河南开封,有人说这样做断送了开封的发展,为什么?
感谢邀请,开封成于黄河又毁于黄河,在历史上经历过六次黄河水淹又一次次崛起,而李自成10万军队进攻开封,也直接导致了开封迄今为止最后一次被黄河水淹没,水网遭到严重破坏,渐渐衰落。开封在北宋时期水运发达,《清明上河图》便可见一斑,后来虽然经历过金代元朝,航运交通已经大不如前,但在明朝初年汴河依然通航,另外当时的黄河也可以通航,开封在明朝又一次达到了鼎盛,如今的菊花围城也可以追溯到明朝时期。
但在明朝末年即1642年,李自成第三次进攻开封采取了围城的手段,在此前两次进攻开封都不顺利,第三次更是围城五个月之久,后来明朝增援的18万军队也在朱仙镇一带与农民军发生激烈的战争,但明朝军队不敌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于是当时的朝廷为防止李自成占领开封进而进攻河北,危及京师,便下令挖开了黄河大堤。黄河决堤后使开封城内一片汪海,据史书记载,仅淹死无辜百姓就有两万多人,并且大量的黄河水进入河道也使河流淤塞,后来虽然人们重建了开封城,但繁华的航运一去不复返了,从清朝开始,开封便逐渐没落,
2、李自成是怎么攻破西安的?
在明崇祯皇帝16年的时候,这时的李自成通过攻破潼关,这时他的大军,一路烧杀抢掠就直接到了当时贵族居住的地方西安,虽然西安的城墙比较坚固,但由于那时的明朝,已经到了岌岌可危之时,根本抵挡不住来自李自成的强烈进攻,几乎没有抵抗,就彻底被李自成乘胜西破潼关,攻入陕西,不久占领西安。次年正月,李自成改西安为“西京”,建立“大顺”政权,改年号为“永昌”,
在原来襄阳所建机构的基础上,扩大了各级政权组织,以刘宗敏、田见秀任权将军,贺锦以下将领为制将军等,负责军事;设上相、左辅、右弼等负责行政,其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各部设尚书、侍郎;设天佑殿大学士、弘文馆、文谕院、知政使等官职。又改延安府为天保府,米脂县为天保县,铸造永昌钱,开科取士,编造《甲申历》等,
3、李自成攻打开封,为什么要掘开黄河,淹没开封,致使数十万人死亡?
这个问题首先得从李自成在攻下洛阳说起,李自成攻下洛阳,抓获福王朱常洵后,下令斩了福王,农民军把福王砍碎,把他的肉和鹿肉放在一起煮了锅肉汤,美其名曰“福禄宴”。此时李自成军威大振,附近的“一斗谷”、“瓦罐子”等零星的小股武装,闻风归附,李自成见实力大增,决定攻打河南重镇开封,在政治、军事方面造成更大影响,
他对形势作这样的分析,开封方面听到洛阳陷落的消息,防备必严,难以进犯,不如暂且引兵远去,待其戒备懈怠时再回师突然袭击。于是挥师南下,佯攻汝州(今临汝),河南巡抚李仙凤只顾进驻洛阳,不以开封为忧。李自成见开封空虚,立即掉头向东北方向急行军三日三夜,直抵开封城下,开封是周王朱恭枵的藩封地,福王被杀,他寝食不安,生怕遭同样的下场。
获悉李自成兵临城下,大惊失色,咬咬牙拿出五十万两银子犒赏守城士兵,并悬赏:杀敌一名赏银五十两,李自成对开封采取“围而不攻”的战术。围城三日后,城内已一片恐慌,为了稳定人心,周王朱恭枵还派人抬出一块龙牌,由士兵鸣锣开道,在大街上边走边喊:有能退寇解围者,赏银十万两!思宗(崇祯)见开封被围,唯恐这个中原重镇陷落,危及大局,急调援军解围,
李自成看形势不利,不得不放弃包围了七日七夜的开封,向南转移。这是第一次开封被围,思宗察办了李仙凤,任命丁启睿为督师节制五省军队,丁启睿胆小如鼠,面对情况,他却手足无措,无以为计,他听说李自成部众达数十万,宁愿挨饿,也不愿向开封方向行动,得知张献忠在光山、固始一带活动,兵力单薄,但灵机一动对部将说:皇上命我剿豫贼,这就是豫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