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安徽 > 阜阳市 > 历史试卷,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历史试卷,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1-09 08:41:40 编辑:好学习 手机版

1,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 期末考试就像熬粥,熬熬就过去了。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试卷,仅供参考。 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试题 一、单 项选择题(在下面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请将其选出并填入相应的表格中,每个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 .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 )。 A长安 B.洛阳 C.涿郡 D.江都 2.唐太宗时,赣州发生灾荒。假如你是当时的一名中书令,秉承皇帝的旨意起草了一份救灾计划,接下来你应该交给( ) A.尚书省裁决 B.门下省审议 C. 尚书省执行 D.门下省执行 3.唐明皇李隆基“以姚崇、宋璟为相,励精图治。至民夜不闭户,道不拾遗,遂达臻全盛。”这里的“明皇”所创造的治世是( )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开元盛世 D. 康乾盛世 4.唐朝时期,各国庞大的外交使团出入长安,出现了“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盛大景象。这一历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统一 B.经济 文化 领先世界 C.疆域辽阔 D.文化发达 5.它是入选世界纪录协会的世界最早的敞肩石拱桥,创造了世界之最。被誉为“华北四宝之一”。它是( )。 A.康桥 B.赵州桥 C.卢沟桥 D.钱塘江大桥 6.“黄袍加身统天下,五代纷争从此休”讲的是后周大将赵匡胤的 故事 。“黄袍加身”建立的朝代是( )。 A.唐朝 B.北宋 C.隋朝 D.元朝 7.“辽国号的意思是鋲铁,显示它们的坚硬。但鋲铁也会绣坏。只有金永不变质,我们国家就称大金吧。”你认为说这话的人物最有可能是( ) A.阿保机 B.阿骨打 C.元昊 D.赵构 8.辽、西夏、金、元、清五个政权,分别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 ) A.契丹、党项、女真、蒙古、满族 B.党项、契丹、 蒙古、女真、满族 C.女真、契丹、党项、满族 、蒙古 D.党项、契丹、满族 、女真、蒙古 9.宋朝时,下列逐渐跃居粮食产量首位的是( ) A.小麦 B.水稻 C.高粱 D.玉米 10.假如你有四位亲戚、朋友,你的朋友是宋代的一位经过科举考试而做官的人,而你的表哥则是一位在瓷窑制瓷的手工业者,你的表弟是一位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而你的舅舅是一位农民,那么他们在当时的社会地位的排序正确的是( ) A.朋友----表哥----表弟----舅舅 B.朋友---舅舅---表弟---表哥 C.舅舅---朋友----表哥---表弟 D.朋友---舅舅---表哥---表弟 1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为中华文化的灿烂辉煌作出了重要贡献。回族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最早生活在( )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2.《忽必烈传奇》获优秀电视剧金天使奖。下列属于忽必烈功绩的是( )。 A. 统一蒙古草原 B.改国号为元,定都大都 C 建立蒙古国 D.灭西夏、金、对南宋形成包围之势 13.据史书《稗史汇编》记载,明朝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这段史料反映了( ) A.明朝时京官和妻子的感情很好 B.明朝时的京官很悲观 C.明朝时的京官度日如年 D.明朝君权空前加强,形成了对百官的极大震慑 14.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主要标志是( ) A.手工 业的水平超过前代 B.商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扩大 C.手工业作坊增多 D.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 15.紫禁城坐落在北京 城南北中轴线上。其中太和殿是中轴线上最高大的建筑,皇帝即位、婚礼 、生日、命将出征、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等重大活动都在此举行。这样的建筑理念体现的实质问题是( ) A.天人合一 B.建筑功能齐全 C.皇权之上 D. 国家大一统 16.《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誉为“17世纪的工艺 百科 全书”,它反映了明代( ) ①医学的发展状况 ②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状况 ③手工业简单生产技术的发展状况 ④ 航海事业发展盛况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7.有人形象地描绘我国最优秀的古典小说中的人物林黛玉是一个“左手拿着一个药罐子,右手捏着一个醋坛子”的人,她的悲喜人生令人感叹。你知道这本著作的作者是谁吗?( )。 A.吴承恩 B.施耐庵 C.曹雪芹 D.罗贯中 18.在经济区域集团化、经济全球化迅猛扩张的今天,越来越彰显出郑和下西洋的伟大意义。下列与郑和下西洋史实不相符的是( )。 A.郑和的船队先后七次下西洋 B.郑和到过亚欧30多个国家和红海沿岸 C. 郑和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D.郑和下西洋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19.1785年的广州十三行,是清政府唯一特许官办对外贸易的机构。该情况的出现反映了这一时期清朝( ) A.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被迫开放五口通商 C. 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D. 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20.学习明清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其中概括了历史全过程的是( ) A.中华的荣耀 B.帝国的彷徨 C.东方的曙光 D.王朝的振兴 (主观卷)60分 二、简答题。(共22分) 21、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请将下列空白处填写正确内容(8分) (1)山西籍文学家罗贯中撰写的我国第一部长篇小说是_______ (2)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编著的被 誉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是_______ (3)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是_______xkb1 (4)元杂剧作家中最负盛名的是关汉卿,其代表作是悲剧_______ 22.请将下列内容的序号,填入与之对应的朝代后:(14分) ⑴澶渊之盟 ⑵郾城大捷 ⑶郑成 功收复台湾 ⑷《 清明 上河图》 ⑸靖康之变 ⑹交子 ⑺黄道婆 ⑻马可波罗来华 ⑼赵州桥 ⑽廷杖制度 ⑾敦煌艺术 ⑿《尼布楚条约》 ⒀全国第一大港-泉州 ⒁行省制度 隋朝 唐朝 北宋 南宋 元朝 明朝 清朝 三.读图解析题(15分) 23.读图回答问题: (1)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发生在哪一年?比欧洲早了大约多长时间?最远到达什么地方?(6分) (2)郑和的船队能够成功远航的原因是什么?(4分) (3)新航路开辟后,促进了欧洲国家的发展。但中国在郑和下西洋后,为什么海上贸易停滞不前,国力日益衰退?(5分) 四、探究题(23分) 24.有人说,明清时期把平定叛乱、消灭分裂势力与抗击外来侵略紧密结合起来,才 使得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学习明清历史后,同学们针对此话题展开了讨论,请你也积极参与。 任务一 梳理知识 (1)明清时期为加强皇权采取了哪些 措施 ?(5分)后果怎样?(2分) (2)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走向衰落,但是清朝也出现过危机前夜的治世局面,这一局面指什么?(2分) (3)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的衰落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任务二 解决问题 (4)用史实说明明清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保卫边疆做出的努力。(8分) 任务三 感悟启示 (5)从明清的繁荣到衰落,你得到了哪些启示?(2分) 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面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请将其选出并填入相应的表格中,每个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C B B B B A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D D C B C B A B 二、简答题。(共22分) 21.《西游记》、《本草纲目》、《资治通鉴》、《窦娥冤》。(8分) 22.(14分) 隋朝 唐朝 北宋 南宋 元朝 明朝 清朝 三.读图解析题(15分) 23.(1)1405年;早半个多世纪;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6分) (2)国力强盛,社会安定;统治者的支持;郑成功的船队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只和航海技术;船上配有 航海图和罗盘针。(4分) (3)郑成功的主要目的是宣扬国威,到西洋“取宝”,不计经济利益,为国内的经济发展没有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明中后期以后,封建统治阶级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致使中国更加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这是造成中国对外经济交往中断的最主要原因。 (5分) 四.探究题(23分) (1)明朝:废丞相,设立厂卫机构,设立廷杖制度,八股取士。清朝:设立军机处,大兴文字狱。(5分) 后果:加强皇权,巩固统治。(2分) (2)康乾盛世。(2分) (3)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农民起义风起云涌;边疆地区出现危机;西方殖民势力入侵。(4分) (4)平定准噶尔部和回部贵族的叛乱;册封__、班禅,设立驻藏大臣;会盟联姻方式加强和少数民族的联系;修建避暑山庄,联络感情加强联系。(任意答出两点) 明清时期,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维护国家的统一,捍卫了国家的主权和独立。(任意答出两点)(8分) (5)维护国家的统一是每个公民的使命;封建社会已处于衰落时期。(言之有理即 可)(2分) 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相关 文章 : 1.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和答案【完整】 2. 2015年春季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3. 2016年七年级下册期末历史试卷及答案 4.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5.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题带答案

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2,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天天积累,一点点努力,一步步前进,一滴滴汇聚,终于到了 七年级历史 期末考试这一天。这是我整理的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七年级历史期末试题 一.达标展示(50分) 本栏目有25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相信你一定能把它选出来。请 把正确的选项字母填在后面的答题栏内。 1.唐朝时期最著名的谏臣.被唐太宗称为“镜子”的是( ) A.长孙无忌 B.房玄龄 C.杜如晦 D.魏征 2.人们基本上肯定武则天的统治,主要原因是( ) 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她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C.她能替多病的唐高宗处理政事 D.她能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 3.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描写的是什么时期的情况( ) A.“开元盛世”时划 B.“贞观之治”时期 C.“文景之治”时期 D.“光武中兴”时期 4.唐朝时发明的农具有( ) ①耧车 ②曲辕车 ③翻车 ④筒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看右图人物,下列表述不确切的是( ) A.隋朝著名高僧 B.中国同天竺交往中最杰出的使者 C.以亲身见闻写成《人唐两域记》 D.这部书成为研究佛学的重要典籍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雕版印刷术在唐末己比较发达 B.赵州桥的设计者是唐朝著名工匠李春 C.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唐朝印制的《金刚经》 D.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于军事 7.“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幅 对联 称颂的是( ) A.屈原 B. 李白 C. 杜甫 D.自居易 8.澶渊之盟是( )之间的盟约 A.北宋与西夏 B.北宋与辽 C.南宋与金 D.南宋与西复 9.112了年北宋灭亡,史称这一变故为( ) A.“幺武门之变” B“陈桥兵变” C.“杯酒释兵权” D.“靖康之变” 10.你知道"苏湖熟,“天下足”这句话表明了两宋时哪个流域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 A.太湖流域 B.长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珠江流域 11.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兄弟逛街,这条街上有人说:”、唱曲、相面算卦,有人杂耍、表演等等。请问他们走到了当时的什么地方( ) A.专门制造房瓦的瓦厂 C.娱乐场所瓦舍 B.食客盈门的酒楼 D.好汉比武的擂台 12.北宋末年.一个人商人从四川到南方采购货物,他会携带的货币是( ) A.铁钱 R.交子 C.存折 D.支票 13.岳飞受到人民尊敬的主要原因是( ) A.他对皇帝忠心耿耿 B.遭奸臣谋害令人同情 C.抗金斗争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 D.他训练出纪律严明的岳家军 14.被称为“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的功绩主要是( ) A.灭亡西夏 C.建立元朝 B.统一蒙古 D.定都大都 15.我国的行省制度始于(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6.看右图人物,下列有关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宋朝著名劳动妇女 B.对棉纺织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C.从黎族人民那里学会了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D.将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广为传播 17.下列人物,能读到用活字技术印刷的《资治通鉴》一书的是( ) A.隋文帝 B.唐太宗 C.唐玄宗 D.明太祖 18.“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表现了谁的高贵品质( ) A.郑成功 B.戚继光 C.郑和 D.岳飞 19.丞相制度的设立和废除分别在哪二位皇帝在位时( ) A.秦始皇、李世民 B.秦始皇、朱元璋 C.李世民、朱棣 D.李世民、朱元璋 20.明朝封建专制主义统治加强的重要表现是( ) AI行省制度确立 B.三省六部制创立 C.科举制度确立 D.厂卫等特务机构建立 21.“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北京王麻子剪刀的生产技术,曾在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 百科 全书”中有详细介绍。该书是( ) A.《本草纲目》 B.《农政全书》 C.《天工开物》 D.《徐霞客游记》 22.明长城东西起讫地点是( ) A.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B.西起临洮,东到山海关 C.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 D.东起辽东,西到嘉峪关 23.下列封建社会的盛世局面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贞观之治 ②康乾盛世 ③开元盛世 ④贞观遗风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①③④② D.④③②① 24.下列哪项叙述是正确的( ) A.施耐庵创作了《西游记》 B.曹雪芹创作了《红楼梦》 C.《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D.《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专著 25.明朝前期,建州女真辗转迁移,来到辽东城外并不断和明发生冲突。明政府先后监修辽东十堡。后来,1575年,明朝在本溪县的清河城开设了一个辽东各民族互市的地方。它是( ) A.清河堡 B.小市 C.清河马市 D.本溪市 选择题答题栏 二.信息窗口(28分) 本栏目有4个小题,请你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问题。 26.请你仔细观察《隋朝大运河》图,按英文字母所在位置填写相应地名,并回答问题。(本小题7分) (1)运河两端城市的现今名称:(2分) A.涿郡指今____________________ B.余杭指今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河四段的名称:(4分) C.__________ D.___________ E.__________ F.___________ (3)请你说出这条运河的特点:(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请阅读下列史料,回答问题。(本小题7分) “天宝二年(743年)12月,他率弟子、工匠等,启程东渡,途中船被巨浪打坏,东渡失败。接着第三次、第四次东渡仍未成功。天宝七年(748年)第五次东渡,又遇狂风巨浪,风急波峻,水黑如墨,境况险恶。船随浪涌,忽如上高山,忽似落深谷,船上淡水缺乏,饮海水又涨腹。在海上漂流14天,饥渴交加,暑热难熬,漂流至海南岛南部,他双目失明,弟子荣睿病逝……天宝十二年,他以66岁高龄,第六次东渡,终于到达九州,受到热烈欢迎,留居奈良……”——《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1)上述材料中的“他”是谁?要到哪里去?去干什么?(3分) (2)上述材料中的“他”具有什么样的优秀品质?(2分) 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2分) 28.看右图,请同答问题:(本小题8分) (1)此人是谁?他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多少年?(2分) (2)他发明的活字印刷术的最火优点是什么?(1分) (3)中国的“四大发明”还包括什么?(3分)这说明中国对世界文明 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2分) 29.阅读下列材料:(本小题6分) 材料一 英国火百科全书中说: “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这里即指科举制)一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材料二 明朝规定,科举专取“四书”“五经”命题,并以宋儒朱熹的《四书集注》为依据,不能随意发表自己的见解,所谓“代圣贤立言”。行文格式有严格规定, 文章 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体用排偶,谓之八股文。” 材料三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抨击八股文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 请回答: (1)中国的科举制创立于哪个朝代?完善于哪个朝代?(2分) (2)科举制到明朝时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什么变化? (2分) (3)请联系实际,谈谈科举制对我们现行考试制度有什么 经验 和教训可供汲取。(2分) 三.问题探究(22分) 本栏目有2个小题,你应该论从史出,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发挥你的聪明才智。 30.2008年3月14日x藏发生了分裂活动.这是违背历史、损害人民利益的行为。曲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有铁的历史证据的:(10分) (1)请你列举唐朝时,汉藏密切交往的史事。(2分) (2) 说说 元朝、清朝是如何管理x藏的?(6分) (3)你对今天x藏地区的“__”叛乱有何看法?(2分) 31.从郑和下西洋剑闭关锁国,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1) 简述郑和下两洋的史实(指时间、规模装备、范围)。(4分)为什么说郑和远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2分) (2)清朝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是什么?(2分) (3)你怎样评价清朝闭关锁国政策?(2分)请联系现实谈谈中国对外开放的必要性。(2分) 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一、1D 2B 3A 4D 5A 6B 7C 8B 9D 10A 11C 12B 13C 14B 15D 16A 17D 18B 19B 20D 21C 22C 23B 24B 25C 二、26(1)北京 杭州 (2)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3)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27.(1)他是鉴真(1分),去日本(1分),传播佛法和唐朝 文化 (1分)。 (2)(这是开放性题目,学生的答案只要大体上符合下述内容的意思,即可得分。) 他有远大的理想。为了实现理想,他不辞辛劳,不畏艰险,百折不挠。(2分) 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要学习鉴真的优秀品质,才能经得起挫折和磨练,才能获得成功。(2分) 28.(1)毕升(1分)早四百多年(1分) (2)节省雕版费用,大大提高印刷效率(1分) (3)造纸术、火药、指南针(3分)作用:为古代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推动作用)(2分) 29.(1)隋朝(1分)唐朝(1分)(2)内容:四书五经(1分) 形式:八股文(1分) (3)借鉴:“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仕、公开张榜。”教训:局限于一张试卷定乾坤等(仅供参考,言之有理即给2分) 30.(1)唐太宗时,将文成公主嫁给了吐蕃首领松赞干布(2分)(2)元朝:将x藏置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对x藏进行有效的管理.(2分)清朝:册封五世__和五世班禅,(2分)设置驻藏大臣同__、班禅共同管理x藏。(2分)(3)x藏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分裂言论和行径都是错误的,都是不利于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的.(言之有理即给2分) 31.(1)史实:1405—1433年(1分)先后七次(1分)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只和航海技术,船上配备航海图和罗盘针(1分)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1分) 意义: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1分),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1分) (2)表现:主要表现在对外贸易进行严格的限制上。(2分) (3)评价:有阶御西方殖民势力的一面(1分);但同时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的恶果(1分) (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使中国更加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 必要性:对外开放是强国之路,富民之本。(言之有理即可给2分) 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相关文章: 1. 2015年春季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2.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3. 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4. 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5.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和答案【完整】

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3,初一历史下册期末试卷

期末考试即将到来,那么作为一名初一学生,你是否已经为接下来的期末考试做好准备了呢?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初一历史下册期末试卷,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初一历史下册期末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把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隋朝大运河是一条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被称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观。它分为四段,最北面的一段是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2.唐太宗吸取“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闭口不说话),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的教训,注重 A.虚心纳谏 B.减轻赋税 C.科举选才 D.微服私访 3.如下,为片选择一个合适的标题 A.唐朝经济繁荣 B.唐朝对外交往 C.唐朝民族和睦 D.唐朝科技发达 4.中国古典诗词浩如烟海,诗人灿若星河,与右中诗篇的作者生活于同一时代的是 A.苏轼                 B.辛弃疾 C.李清照                D.杜甫 5.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是 A.欧阳询                B.颜真卿 C.柳公权          D.黄庭坚 6.下列人物被称为“民族英雄”的是 A.寇准   B.岳飞 C.文天祥 D.戚继光 7.如果把“文成公主入藏、唐蕃会盟、澶渊之盟、宋金和议等”作为一个学习主题,那么这个学习主题应该是 A.唐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B.唐宋时期的经济发展 C.唐宋时期的对外交往 D.唐宋时期的科技 文化 8.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 A.“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C.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 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 9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这是一首题为《念怒娇.赤壁怀古》的词,作者是 A.辛弃疾 B.李清照 C.苏轼 D.陆游 10.下列属于元代最著名的画家是 A.吴道子   B.顾恺之 C.徐渭 D.赵孟頫 11.下是我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是北宋大书法家张择端的作品,是一幅极具历史价值的现实主义风俗长卷。它反映了 A.北京的社会风貌 B.南京的社会风貌 C.杭州的社会风貌 D.东京的社会风貌 12.明朝实行八股取士的考试制度的目的是 A.选拨真正有才能的人 B.命题范围是四书五经 C.选拔皇帝的忠实如仆 D.推进 教育 制度的发展 13.明建国之初,太祖朱元璋鉴于“人君不能恭览庶政,大臣专权自恣(放纵)”的状况,采取的 措施 是 A.设御史大夫 B.实行科举制 C.废除了丞相 D.大兴文字狱 14.右所示塑像中的人物是著名的民族英雄。他面向祖国宝岛台湾,所骑战左前蹄踩着殖民侵略者的头盔。“殖民侵略者”来自 A.葡萄牙 B.荷兰 C.西班牙 D.日本 15.曾写下“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诗句,成功平息东南沿海倭患的民族英雄是 A.岳飞 B.郑成功 C.文天祥 D.戚继光 16.右面是有关郑和下西洋的发言。其中正确的是 A.甲和乙 B.乙和丁 C.甲和丙 D.丙和丁 17.电影《东归英雄》讲述了清朝时期,我国一支少数民族在他们杰出首领的领导下,不远万里,历经千险回归祖国的 故事 。这支少数民族的杰出首领是 A. 渥巴锡 B. 郑成功 C. 戚继光 D. 左宗棠 18.下列关于清朝的疆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东临太平洋 B.南至南海诸岛 C.西跨葱岭 D.北至北冰洋 19.历史文物可以帮助我们获取历史信息。 所示为清政府颁赐的用于确定__、班禅继承人的“金奔巴瓶”,该文物可以见证清朝加强了对下列哪一地区的管辖? A.x疆 B.x藏 C.黑龙江 D.台湾 20.马克思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结合右,下列对清朝前期“与外界隔绝”措施表述正确的是 A.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B.禁止一切对外贸易 C.使大清帝国长治久安 D.拒绝一切外国人来华 21.清朝实行闭关自守政策最严重的后果是 A.妨碍工商业的发展 B.阻碍中外经济交流 C.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D.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2 2.小说是明清时期最突出的文学成就,众多的典型形象和情节深入人心。下列人物情节与作品搭配错误的是 A.三顾茅庐——《三国演义》 B.大闹天宫——《西游记》 C.逼上梁山——《聊斋志异》 D.黛玉葬花——《红楼梦》 23.下列著作中,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 百科 全书”的是 A.《齐民要术》 B.《水经注》 C.《本草纲目》 D.《天工开物》 24.众所周知,中医学在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明朝李时珍的一部医书里面,收集了药物1892种,药方11096个,被称为具有 总结 性的药物学巨著。它是哪一部医书 A.《黄帝内经》 B.《本草纲目》 C.《伤寒杂病论》 D.《千金方》 25.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 独创性的象征。据下并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长城东 西起止地点为 A.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 B.东起山海关,西到临洮 C.东起辽东, 西到临洮 D.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共4题,其中26题 14分,27题 12分,28题 12 分,29题 12分,共50分;请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26.(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宋时期,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先进的技术,增 加了那里的劳动人手;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 谚语 。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指出南方形成天下闻名的“粮仓”的原因主要有哪些?(6分) 材料二 “南海一号”是南宋初期一艘在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运送瓷器时失事沉没的木质古沉船……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它将为复原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陶瓷史提供极为难得的实物资料。 (2)宋朝时为了管理对外贸易,设置了哪一专门机构?(2分)清朝政府特许的利用商人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2分) (3)根据材料二,概括“南海一号”沉船重要的研究价值。(4分) 27.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京城内就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许多穷苦艺人在这里卖艺谋生,有说书的、唱曲的、演杂剧的、耍杂技的、表演踢球的等等,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瓦舍勾栏里还有许多摊位,卖饮食、卖药材,卖古玩、字画的……十分热闹。大的瓦舍勾栏,可以容纳几千人 ”这个地方的存在,真是增添了城市的生气。 ——《人教版中国历史下册》 (1)材料一中娱乐场所被称为什么?(2分) 它出现的原因是什么?(4分) (2)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在这里工作的主要是从事哪两种职业的人?(2分) 材料二 (3)左是“北宋纸币铜版拓片”,这种纸币在当时叫什 么?最早出现于哪一地区?(4分) 28. (12分)我国历代政府历来重视民族团结和注重对边疆的有效管理,民族团结、友好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朝的统一,给各族人民相互交往和学习提供了有利的环境。蒙古等族人民成批迁往内地,汉族人也大量来到边疆,契丹、女真等族人民早已进入黄河流域,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当时,许多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国,同维吾尔、蒙、汉等民族逐步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摘编自中学历史课本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时期我国民族关系融合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这一时期形成一个新的民族是什么?(2分) 材料二 清朝在康熙、 雍正、乾隆帝时期,经过同外部侵略势力及内部民族分裂势力的一系列重大斗争,建立起一个空前统一和巩固的国家。这就基本奠定了今天中国疆域的规模。 (2)为维护国家统一,清朝前期,清政府在x疆、x藏分别设置了什么机构,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4分) 材料三 条约规定:“中俄两国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和外兴安岭往东至海为界。外兴安岭以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西属俄国,外兴安岭以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东属中国。” (3) 此条约的名称是什么?签定上述条约前,清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迫使沙俄同意通过谈判来解决问题?(4分) 29.(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1)1为明朝“锦衣卫印”,其主要职能是什么?(2分)后来明成祖建立了哪个与锦衣卫相似的机构?(2分) (2)2为军机处外景,它是由哪位皇帝设立的?(2分) 以上两幅片从政治的角度主要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材料二 浙江富户庄廷珑修订前人遗著,取名《明书》。书中叙述清朝入关前的史实,使用明朝年号,并且保留了一些明朝将领抗击“后金”的 事迹 ,触怒了康熙帝。参加编写、刻印和销售这部书的70多人,都被处死。,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实行的这种政策对社会产生了哪些危害。(4分) 初一历史下册期末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 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AABDB,DACCD; 11.DCCBD,CADBA; 21.CCD BD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共4小题,共50分。其中第26小题14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2分,第29小题12分) 26.(14分) (1)南方战乱较少;中原人南迁,带去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气候温和、资源丰富。(言之有理即可,每个要点2分,共6分) (2)市舶司(2分)广州十三行。(2分) (3)说明南宋时期造船业比较发达(有助于研究我国造船业);有助于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和陶瓷史。(言之有理即可,“造船业”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和陶瓷史”每个方面2分,4分) 27.(12分) (1)瓦子;(2分)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壮大。(答出两点即可,每个要点2分,4分) (2)艺人,商人。(2分) (3)交子;四川。(4分) 28.(12分) (1)元朝的统一;(2分)回族。(2分) (2) 伊犁将军;驻藏大臣。(写错字或顺序颠倒不得分,4分) (3)中俄《尼布楚条约》(或《尼布 楚条约》);(写错字、无书名号、 其它 写法都不对,2分) 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取得了胜利。(意思相近即可,2分) 29.(12分) (1) 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意思相近即可,2分)东厂。(2分) (2)雍正帝;(2分)说明了明清皇权不断加强(或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2分) (3)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言之有理答出两个方面即可,4分) 注明:答案仅供参考,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看过初一历史下册期末试卷的还看了: 1.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和答案【完整】 2.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3. 2015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2) 4. 2016年七年级下册期末历史试卷及答案

初一历史下册期末试卷

文章TAG:历史试卷历史试卷七年

最近更新